专栏名称: 第一教育
“第一教育”是《上海教育》杂志公众微信号,并联合了《现代教学》《成才与就业》《教育参考》、上海教育电视台“教育新闻”栏目等媒体,致力于成为专业的教育资讯服务者,与教育管理者、教师、家长实时互动,提供最前沿、有用的教育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待字闺中  ·  DeepSeek 爆火带来的大变化 ·  1 周前  
程序员小灰  ·  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牛逼的个人经历 ·  2 天前  
OSC开源社区  ·  如何公正评价百度开源的贡献? ·  4 天前  
程序员的那些事  ·  普通人如何抓住 DeepSeek ... ·  3 天前  
程序员的那些事  ·  if微信+DeepSeek=王炸,百度+De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第一教育

寒假里,这所高中在海外上了一堂大思政课

第一教育  · 公众号  ·  · 2025-02-19 20:08

正文

2024年9月, 第一教育 曾报道过上海市光明中学的几位学生将思政课上的一份提案变为现实,“点亮”了校园中的百年老楼。(可回顾相关报道 你相信光吗?”这件政协提案来自高中生,他们用了一年时间“点亮光明


刚过去的寒假, 光明中学 开展了 “追寻伟大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赴法红色研学活动 ,学生们将“点亮光明”的视频带到了法国,与法国的师生讲述了这背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中国故事。


学校党政办主任赵程斌告诉 第一教育 :“百年前,一大批中国青年从上海出发,前往法国,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来学习知识、探索真理,并将先进技术与科学思想带回国。百年后,光明学子循着先辈的足迹,奔赴法国,在海外上了一堂大思政课。”




学生设计研学路线

就地开展一场项目化学习


出发前,团队的32名学生设计了一条主题为“追寻伟大的足迹”的红色路线,计划走访巴黎的周恩来故居、蒙达尔纪的邓小平广场、留法勤工俭学纪念馆、里昂的中法大学旧址等地。



“学生们开展了一场项目化学习,通过查阅相关史料,设计出这样一条研学路线。 在研学中,每到一处红色场馆 ,带队教师们都 会进行现场情境教学,并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通过了解历史,牢记先辈们的爱国情怀。 ”赵程斌告诉小编。


据了解,前往法国之前,学校带领部分学生前往了上海的黄浦码头参观考察。黄浦码头曾是留法勤工俭学生离沪的重要出发地,其中就包括周恩来、邓小平、聂荣臻等人。


图片


抵达法国后,研学团队按照计划来到了巴黎市中心13区的戈德弗鲁瓦街的海王星旅馆,青年周恩来曾与留法勤工俭学的青年在这里创办了旅欧革命刊物《赤光》。


学生姚屹璘说:“我了解到,周总理曾在那间十平方米的房间中刻苦学习,并为天津《益世报》撰写通讯,向国内传播革命思想和信息。老一辈革命家无论面临多么艰苦的环境,仍矢志不渝地投身于革命事业,令人肃然起敬。”


“我们还参观了蒙达尔纪纪念馆,馆内陈列的珍贵史料与文物,仿佛将我拉回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在这里,勤工俭学的学生在工作之余,接触新思想,提出了‘立志改造中国与世界’。展品无声,却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先辈们的伟大精神。”学生李昊天在参观后有感而发。



是红色之旅,也是友谊之旅


在为期14天的行程中,光明中学研学团队先后走访了4个法国城市、3所法国大学和2所法国中学,并看望了在法留学的光明毕业生。


法国鲁昂高等电子工程工程师学院、法国诺欧商学院和法国国立应用科学学院(里昂校区)与光明中学有着长期的合作,每年都有光明毕业生在这里留学深造。


除了与学长学姐们进行交流,学生们还前往了圣艾格南教育农场,体验法式面包制作全过程;前往帕卢埃尔核电站,感受法国现代化核能的发展与运用。


图片



图片


校党政办主任赵程斌介绍:“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巴黎城堡学院中学与里昂蒙格黑中学分别来访光明中学,这次我们进行了回访。学校还为学生结对了当地学生家庭,以寄宿家庭的形式,体验了纯正的法式家庭生活。”


据悉,一直以来,法语教学是光明中学的办学特色之一,除了组建法语班,学校还开设了面向全员的法语口语课、法国文化课等,学校希望学生有机会多走出去看看,但学成归来后能报效祖国,做一名胸怀家国、放眼世界、立足上海的光明学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