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洞见
在转型时代的中国,洞察,见解。新鲜独到,犀利理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洞见  ·  把人际关系处烂的十种行为 ·  1 周前  
冯唐  ·  好喝的酒,实惠的时候囤 ·  1 周前  
ONE文艺生活  ·  假期的朋友圈卷不过这26张照片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洞见

你的自律里可能还潜伏着你的愤怒

洞见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06-14 23:22

正文


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新闻,不一样的故事,数百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免费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紫苏

来源:紫苏的香气(ID: perilla622)


01


周末的晚上带小孩出去散步,因为时间比较充裕,特意走远了一些,不知不觉走到了隔壁小区门口。

儿子想要坐摇摇车,因为店家新置的超级飞侠乐迪很惹眼。我领着他去店里兑硬币,只兑三个。

这是我一贯的做法,既要满足儿子想坐摇摇车的需求,也给他一个娱乐时间的度。

我坐在摇摇车旁边看手机,并没有注意到旁边有人。

在我把第二个硬币丢进投币口的时候,突然听到一位宝妈愤怒地责备:“你这位妈妈怎么这样,别人还在排队呢你给小孩一个劲儿玩。你只能给你家小孩坐一回就该让给别人玩好吗?

莫名其妙被人训斥了一顿,我好无语。继续低头看手机,我想隐藏我想跟她争吵的情绪。

一个硬币也只有三分钟的玩乐时间,过了一分钟我抬头扫了一下这位责备我的宝妈,手里牵着女儿,儿子围在被我家孩子占据的乐迪摇摇车旁边兴奋地看着。

同为宝妈,我一心软,对她说道:“我们马上就坐完了,坐完这趟我们就走啊。

然而换来的还是她气冲冲地回应:“没事,你可以继续这样让你儿子无休止地占用公共玩具。

我终于也忍不住盯住她问:请问你打算给你儿子坐几回呢?

“我从来都只给小孩玩一次!”她气冲冲地答道。不容分说就给我上了一趟公共常识课:作为妈妈你应该给小孩子做个好榜样,这是公共设施,你怎么可以这样……

说完把围站在乐迪车旁边的儿子狠狠地训斥了一顿拉扯回家了:你干嘛非得玩这个?人家玩到半夜你难不成还要在这等到半夜……

我怎么可以这样?

我为什么不能这样?店家置放的玩具车很多,只不过因为你的小孩想跟我家小孩坐同一个,你又着急回家不愿等待,就拿你只给小孩坐一个币的自律来指责我三个币的标准?

而我又何曾知道后来的你只希望满足你孩子玩一次就走的愿望?就凭你突如其来的责备?

我很生气,也很心疼她儿子哭闹着离去。然而我已经告诉过她,我们坐完这两分钟就会走。她的愤怒不仅伤害了我,也剥夺了她儿子娱乐的机会。


02


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很多人说自己很自律。我要求自己坚持锻炼身体,我要求自己每个月读一本书,我要求自己对人说话有礼貌,我要求自己不背后对人说三道四,我要求自己有上进心……

而且我坚持得很好,我对自己的自律很满意,让我对生活充满了存在感,让我更加爱自己。

这些我都相信,而且很支持。尤其是当你这些自律完美地符合着道德标准和进步的需求。

然而严于律己容易,宽以待人太太太难!

我的上一位老板Jason,曾经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实力派外贸经理。自己创业以后前期事业进展很快,因为大部分的优质客户都是他亲手开发和维护起来的。

我曾跟他一起跟进过公司的大客户,发现他每一封回客户的邮件都有条有理,每一次我感觉到合作的危机,他总能合理地化险为夷。

随着业务的扩大,业务员也都自己开发出不少优质的客户,每年订单成交量都很大。只是偶尔会因为品质或订单交期发生一些小问题,不免会上诉到Jason那里。

然而每一次业务会议Jason都要开骂,在他的标准里,大多数业务员的工作方式都是不对的,每一个客户合作的机遇都得归功于他的斡旋。

Jason对其他的部门,也有自己心里的严格标准,因为他信奉的那些标准,他并不信任高薪聘请来的高管,每个部门几乎都自己进行垂直管理,凡事亲体力行。

慢慢地,Jason越来越愤怒,他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在别的公司里做得很不错的员工,高新聘请到自己的平台里就黯然失色。

后来每次开会时他的口头禅就变成了:如果没有我的及时干预,这个公司也许早就垮了。

公司也还是在缓慢的发展,只是老员工都开始惧怕老板责骂都不再发挥积极主动性,而新进员工的流动率越来越高。Jason的愤怒和焦虑也日渐疯长。


03


生活中我们也都大约能隐隐地察觉到,我们内心似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冲突。这些冲突让我们的行动变得纠结。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伦.霍尼把基本心理冲突在个体上的过度外化划分为三种需求,分别是亲近他人、对抗他人和疏远他人。

在对抗型的人看来,这个世界就好像一个角斗场,想要生活其中,就要明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因此他才产生了自己的需求。

在自己的能力和智谋方面,他没有停止过努力,因为他要证明自己的强大和精明。

然而当对抗型人面对他人不同于自己标准的行为方式时,第一反应往往就表现为愤怒,你怎么可以这样?

其实在他的攻击性倾向得到缓和的情况下,你也能窥见他内心的善意。

这位愤怒的宝妈也许想教会我如何遵守公共娱乐秩序,我优秀的老板想教会每一位员工他自认为最可行的工作模式。

然而这种尝试却不幸止步于愤怒和责备。


04


我也自认为是个自律的人,也曾有过愤怒的阶段。然而后来我发觉这些愤怒丝毫没能为我解决问题。

那么到底我们该如何去化解这场激发人愤怒的自律冲突呢?

卡伦霍尼认为:我们能做的就是“发现对立面的存在”。

不管你能否接受这种对立面,首先你要认可对立面是客观存在的。

每个人面对的社会环境和个体需求都不一样,所以行为标准也不尽相同。我们当然期望每个人的自律都朝着公序良俗的基准来发展,但如果发生冲突,你不用愤怒,他怎么可以这样?

任何一种成功,绝非只有一条路可以通达;

任何一种明智,绝非只有一个标准可以衡量;

任何一种优秀,绝非只有一个基准可以评判。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有利的方法。所以当你的自律遭遇他人的抗拒时,你只需理解,哦,原来你是这样。

不妨冷静地把你的愤怒转换成请求,去实现你真正想要达到的目的。

那位愤怒的宝妈,如果在我投币的当时和气地问我:可否让我家小孩轮流先坐一回?我想我马上会报以深深的歉意而表示同意。

因为我的自律里,还藏着我的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