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BIE别的
VICE是全球最大的青年文化媒体公司。这里有身临现场的体验报道、被忽略的群体、刺激你思考的不同角度、令人不适但真实的社会观察、以及题材多样的纪录片和在线视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史客郎  ·  东亚将来啥走向,一文讲清楚 ·  昨天  
参考消息  ·  泽连斯基通报最新战况 ·  4 天前  
参考消息  ·  最新!又一名维和人员中弹 ·  4 天前  
参考消息  ·  “近30个国家申请加入金砖”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BIE别的

你觉得你会变成你父母那样的人吗?

BIE别的  · 公众号  · 国际  · 2017-04-18 14:58

正文

我跟我妈又吵了一架,这次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鸡巴”这个词究竟应不应该出现在我署名的文章里。我妈说到最后挺委屈的:“你看我到四十多岁了,这词我都不敢直接说出来。你是我养大的,怎么就敢直接讲出来呢?” 

“你一点都不像我。”

好,好,这对话到此彻底结束。我只能跪下给我妈来首《世上只有妈妈好》来安慰她,然后再唱首《征服》表达一下自己的心声。因为我的实话没法说出口,我从来都没想过要成为她这样 —— 或者说,我整个成长期都只在做一件事:避免活成我爸妈那样。

我绝对不会变成我父母那样的人,别跟我提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 —— 你问过我意见了吗就让我来给你续命?亲子关系最浓厚的时刻只可能出现在妊娠期,那时候母亲的心律是我唯一能听到的世界,母亲的温度是我对世界唯一的感知,脐带是我与世界唯一的联系。但从分娩那一刻起,世界变了,离别就已经在进行,我们最终会长成不一样的人。

中国的家庭讲究传承,家族意识很厚重,所以一个家庭内部总是会有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存在。它有的时候以乘法口诀般的家训形式存在,有的时候又是挂在门后的那条鞭子;有的时候会是那张巨大的全家福,在上面每个人都有同样风格的笑。在这种精神性的东西的驱使下,父母会时不时地对我们的生活有一些掌控欲,特别是那些与他们的认知格格不入的部分,他们总恨不得用剪草机推掉才好。

我跟周围人吐槽父母的这种园丁心态,附和的人不少,但是也有好几个人保持沉默。他们说这事儿不是像我想得这么容易判断,孩子跟父母之间的互动永远是复杂的、多动因的,即便答案相同,解题过程也不同。我就让他们把这道题的解题过程详细说给我听:


 糖宝,25岁,公司总经理 

“我不会也不想成为我父母那样的人。” 

我妈妈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科学家,在那个崇尚用知识拯救命运的年代,她是真的落实了这句话的人。我爸也是。

我当面抱怨过我的母亲的。我说她其实一直很幸运,看似在童年时期吃了很多苦,但这些苦其实都是物质上的,那种吃不饱穿不好的那种;但是她想做的事情,她想达成的目标,她都成了。

所以很多时候她不理解我的痛苦,她觉得我想太多了。她不明白我的局促与紧张,她不明白她在我生命中的有多少重量,这种重量又会衍生出多少压力。

我的学生时代,远没有我的母亲朱老师那么光辉耀眼,我是在众多 “龙如何不生龙?” 的疑惑眼光中长大的。我不明白那些大人们为什么要这么和我说话,为什么要这么要求我,我知道我的妈妈很优秀,我也很爱她。但是我是我,她是她。

我变不成她那样,她热爱科学,研究化学,专业顶尖。我喜欢文艺,喜欢探索精神领域,喜欢即兴戏剧。她对我也有过很多期望,你知道吗,我妈妈是纺织这方面的顶尖科学家,我高中选文科对我的家庭而言已经是相当级别的反叛了。我一直在尝试理解她,但是她和我爸,总在这件事上没有那么多耐心。我跟他们说下周我要飞回北京来看戏,我爸 “啊?看什么?” 我就重复了一遍,他就再也没说话了。

我妈妈说过,刚出生的时候,我的手是透明的。她抱我入怀,我可以一直在她怀中睡,她亦可以一直抱。有一次她轻轻说,宝宝,你要什么,我都会给你。被我舅舅听到,遂批评了她一顿。

我说我不会成为她那样,因为我们性格不一样,面对的社会环境不一样,追求的东西,就是那种可以作为我们心脏跳动在我们胸膛的东西也不一样。

我也不想成为她那样,亲子之间肯定会有相似的部分,我跟她一样没办法将就,没办法做着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然后准备把自己喜欢的事业当作第二人生。所以我不想成为她那样的科学家。

至于你问我说我会不会成为像我父母那样的父亲,我觉得是我的成长过程塑造了我的父母,所以我觉得我会变成一个不一样的父亲。

因为孩子肯定是最特别的。


 杰克,24岁,求职中 

“我很想成为我父母那样的人,但是这不可能。” 

我父母是集体经济时代过来的人,而且在东北,你可以想象一下这个情境。然后我爸最早从事业单位出来干新闻,然后没多久就开始做生意,生意做得特别特别好,因为他性格能力都很强,他是一个很优秀的人。我很向往他。

我妈性格也特别好,特别乐天。

这些我都没继承到。

我们生活的年代也不同,他们那个年代,做一件事情似乎不像今天这样难,至少想一件事情不用这么麻烦。工作就是工作而已,它好像跟人生是分开的。然后情绪啊,心理状态啊,人生规划啊,很多事情不用你想,你就跟着时代走就行了。

然后你也知道我这半年多的求职经历,磕磕绊绊的,一堆破事儿,情绪也不稳定。我当然想成为我爸妈那样的人,他们都很优秀,社会生活家庭生活都处理得很好。我爸是我爷爷和姥姥两边的主心骨,家里谁他都能照顾到。但我连我自己都照顾不好。

我爸当然也想过让我回家继承家业什么的,我没吭声。今年2月回北京之前,我爸整个春节期间没跟我说过话,突然就冲我说一句: “儿子,你过来,爸爸跟你喝点酒。” 然后他给我问了几个熟人,让我回北京来继续试试。

我是gay,所以能不能成为我父母那样的父母,这个问题我不能回答你了。


 小憨,30岁,全职妈妈 

“我绝对绝对不能跟我妈似的。” 

我怀孕后第一反应就是辞职。我是美甲师,继续做下去肯定会对宝宝有影响。然后老板留我,因为店里现在很多客人都是冲着我来的,但我觉得不行我必须得走。

我就觉得我一定要特别特别爱我的宝宝才行。

我跟你说过的我很恨我妈,我生下来她从没抱过我。然后她特别漂亮,我们班同学都知道我有个特漂亮的妈妈,她也是那种典型女强人,所以对我要求超级严,我跟男生讲话,我放学回家迟了,我考试考差了,打,狠狠打。

我家里确实很传统的,但我爸性格比较懦,所以一直我妈厉害。我现在的对象虽然有点大男子主义,但是人性格很强,照顾家里照顾得很好。我长得像我爸,没她好看,我总觉得她因为这件事,觉得我是她人生的一个败笔。

我一直觉得我妈不爱我,真的。然后我会忍不住想你不爱我为什么要生下我。

到我自己做妈妈了,我一定会对我的孩子很好。

 

 陈冬,36岁,投资人 

“我已经成为我父母那样的人了,但我还不想放弃自己的生活,最后挣扎一下吧。” 

我从没想过会重复我父母的生活轨迹,所以大学毕业自己想办法申到了美国一所大学的继续读建筑。但爸妈就是爸妈,你丢不下的。我爸后来重病,我妈就说你回来吧,求你了,回来吧,家里不能没有个男人。

离开美国这件事没像你刚刚猜的那么难,我就一天时间,行李能送的都送了,电脑也没要,因为里面的东西都没用了。回来了也没怎么不适应,飞机上我爸之前的秘书还在那儿狠狠跟我嘱咐呢,我说你就别说这些破事了,我爸怎么样了。公司那些事儿不用别人教,我从小耳濡目染的东西,那是我爸每天的生活,我能不比他知道吗?

在家里也是一样的,我爸倒下来,我一回来就要顶上他的位置。然后我每天就开始跟他做一样的事情,就是多一件,我有空就去医院看他。就那个时候我才觉得我其实还是个儿子呢,我爸还在,我就还能有个地方喘口气,想想其他事情。

不想美国的生活,你想它干嘛,想能现在就去啊。但还是会看看建筑方面的书,过年回杭州的时候,去那个中国美院的象山校区转过,在那儿心比较静。

也就那个时候能感受到自己心里在想什么,其他时候都只顾着忙我爸之前留下来的一些事情。现在别人也喊我 “陈总” 了,跟之前喊我爸是一样的。

不后悔回来。这不是后不后悔的事情,这是我的责任。继续我爸未尽的事。

回答+标签 #有个问题# ,在留言区评论或者回复后台都行。

很可能你的答案会出现在我们的网站上,我们也会对一些有突出 ‘表现’ 的人,进行单独硬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