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篇文章的作者张先生说:北京有故宫,有几百家大大小小的剧院。可是故宫的房子还不如老家猪圈好看,剧院里看演出要么是图新鲜要么是熬时间。
我想起了自己在北京的那些年里,去过4次长城,10次以上故宫,看过近百场文艺演出,每次收获颇丰。我尤其爱去故宫,每次都能待上一整天。春有春的生动,夏有夏的荫凉,秋天故宫有很多展览很,而冬天的雪景美得震撼,每次下雪我都要去故宫里走走,还会偷偷在内心扮演一下穿越剧女主角。
对于“走进故宫,觉得还不如老家猪圈”的作者张先生,我真的好同情你啊!门票钱可算是白花了。不管文凭有多高,但对基本的历史之美、建筑之美都完全无感,没有审美能力,这是真的太没文化了。
地地道道的老北京玩家王世襄,生日时送给妻子一把小扫帚,笑称这是对爱妻“敝帚自珍”;过年时用红纸剪一只“腾云飞兔”做贺礼。王世襄的生活乐趣,他得到的成就和尊重,一星半点也不来自于他有几套房。
作者张先生说:“北京有故宫后海798,有历史有文化有高楼大厦。这些东西好不好?好!但不能当饭吃。”——看到所有的美,都要想到能不能当饭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穷”!尽管经济层面可能已经早就远远超过了温饱,但内心还在时刻扒拉着算盘计算一斗米一升油。心穷,是真穷!
张先生羡慕着老北京人坐拥老祖宗留下来的5套房,觉都若是没了5套房的底气和悠闲,就连烟火人生也不配体会。若是张先生接下来说:“等着瞧,等我努力赚钱,我也买5套房子,每天提笼架鸟”,那我倒是要说声佩服。
可惜的是,张先生跌坐在地上咧开嘴哭起来了:“我也想啥都不干坐享其成啊,可惜我老祖宗不争气,没在北京给我留5套房啊,我回老家就只能喂猪啊。我那不争气的祖宗喂……”。
几十岁的大男人,公然抱怨祖上没能给他留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好遗产,是梁静茹给他的勇气么?
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人作家阿城,小时候在北京琉璃厂学杂,买不起书,就偷偷看,他说起琉璃厂的舒服:“冬天,店里的炉子上永远用铁壶热着开水,呼出一种不间断的微弱啸音。” 这样的美,如今在北京处处可见,可惜张先生是见不到的,那是五套房的老北京才配看到的美,外地人烧开水那是不配称之为“烟火人生”的。
张先生认为若是在北京没有五套房,就算有好工作好事业,也不配开心,不配气定神闲,不配感受生活气息,逗鸟下棋,听戏喝茶。
是啊,有些人对自己要求就是特别“严苛”,有啥开心事儿都不忘扇自己一耳光,质问自己:你这个穷人,你这么LOW,凭什么高兴,凭什么快乐,凭什么自豪?
我有个朋友的孩子,高中模拟考考了个前十名,乐颠颠回家,父母劈头盖脸来一句:又没考第一,有什么好自满的?高考是场全国竞争,你这个成绩放到全省排名,全国排名,那就是几万名以后了。你高兴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