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实验老司机
关注老司机,实验不死机。实验老司机分享生命科学实验知识,通过短视频、在线讲座、直播演示帮助新手实验操作者完成从0到1的入门学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格上财富  ·  人生陷阱知多少? ·  昨天  
格上财富  ·  复利的喜悦:一台学习机器的投资之旅 ·  昨天  
拾榴询财  ·  今年小阳春,楼市会强势反弹吗? ·  昨天  
格上财富  ·  关于deepseek的一些普遍误读 ·  3 天前  
格上财富  ·  芒格:巴菲特取得成功的六个要素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实验老司机

实验解析|给小鼠接种肿瘤细胞如何高效成瘤

实验老司机  · 公众号  ·  · 2024-10-15 07:00

正文

给小鼠接种肿瘤细胞以高效成瘤是肿瘤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方法。


一、肿瘤细胞的准备

1、细胞株选择

选择适合的肿瘤细胞株,如乳腺癌细胞、肺癌细胞或结直肠癌细胞等,确保这些细胞株在小鼠模型中已被验证能够成瘤。


2、细胞的活力和状态

确保接种的肿瘤细胞具有高活力和良好的生长状态。在接种前,通过细胞计数、台盼蓝染色等方法评估细胞的存活率,一般来说,存活率应在90%以上。如果细胞存活率较低,可能会导致接种后成瘤效率降低甚至不成瘤。


3、细胞的浓度

选择合适的细胞浓度进行接种。通常,每只小鼠的接种量在1×10⁶至1×10⁷个细胞之间,但具体浓度可能因肿瘤细胞类型和实验目的而异。某些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细胞可能在较低浓度下就能成瘤,而一些生长较为缓慢的细胞可能需要更高的浓度,如某些低度恶性的甲状腺肿瘤细胞、部分前列腺癌的肿瘤细胞等。


4、细胞的培养条件

维持肿瘤细胞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生长,包括培养基的成分、温度、CO₂浓度等。


二、小鼠的选择和准备

1、品系

不同品系的小鼠对肿瘤细胞的敏感性可能不同。常用的小鼠品系如BALB/c、C57BL/6等,根据肿瘤细胞株的特点选择免疫缺陷或免疫健全的小鼠品系。如BALB/c 小鼠在乳腺癌模型中可能更容易成瘤。


2、年龄和性别

一般选择6-8周龄的小鼠,雌性或雄性均可,但要保持实验中性别和年龄的一致性。

老年小鼠的免疫系统可能相对较弱,对肿瘤细胞的抵抗力也会有所不同。


3、免疫状态

如果需要研究免疫相关的肿瘤发生机制,可以选择免疫健全的小鼠;如果要排除免疫系统的影响,可以使用免疫缺陷小鼠,如裸鼠或NOD/SCID小鼠。


4、小鼠的健康状况

确保小鼠健康,无感染和其他疾病,以免影响肿瘤细胞的接种和生长。


5、小鼠环境准备

在接种前将小鼠适应实验环境,确保环境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适宜。


三、接种方法

1、皮下接种

这是最常见的接种方法之一,操作简单且肿瘤易于测量。在小鼠的侧腹或背部皮下注射肿瘤细胞悬液,注射时要注意避免注入血管。

方法:先固定小鼠,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与小鼠皮肤呈约45度角刺入皮下,当针头进入皮下后,会感到阻力减小,此时轻轻推动注射器活塞,将肿瘤细胞悬液缓慢注入皮下,一般注射量为0.1-0.2mL左右,具体根据实验要求调整,注射完毕后,轻轻拔出针头,用酒精棉球再次擦拭注射部位,防止感染。


2、原位接种

根据肿瘤的类型,选择相应的器官进行原位接种,如肺癌细胞可以接种到肺,乳腺癌细胞可以接种到乳腺。这种方法更能模拟肿瘤在体内的自然生长环境,但操作难度相对较高。


3、尾静脉注射

用于建立转移模型,将肿瘤细胞注射至小鼠尾静脉,观察肿瘤细胞的血液传播和转移。


四、接种后的护理和观察

1、观察小鼠的健康状况

每天观察小鼠的饮食、饮水、活动情况、体重变化等,及时发现异常。


2、测量肿瘤大小

定期使用游标卡尺测量皮下肿瘤的长径和短径,计算肿瘤体积。

如图为不同处理组皮下成瘤实验结果图。


五、注意事项

1、必要时可对小鼠进行麻醉,以减少痛苦和应激反应。常用异氟烷或戊巴比妥钠麻醉。

2、细胞注射:使用无菌注射器和细针头(如26G或27G),将肿瘤细胞悬液缓慢注射至预定部位。皮下接种时,注射时注意避免过深或过浅,以确保细胞位于皮下组织中。

3、确保所有操作都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接种时肿瘤细胞的状态直接影响成瘤效率,细胞应处于活跃增殖期。小鼠的个体差异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尽可能保证实验的同质性。

总之,要高效地给小鼠接种肿瘤细胞成瘤,需要综合考虑肿瘤细胞的质量、小鼠的选择和接种方法等多个因素,并在实验过程中进行精心的护理和观察。





本文作者是"小米"同学,在获得授权后,实验老司机将本文发表于公众号。

本文由作者根据自身经验总结而成,内容仅供参考。

文稿:小米

校对:煲仔饭

参考资料:

  • Dheeraj A, Garcia Marques FJ, Tailor D, Bermudez A, Resendez A, Pandrala M, Grau B, Kumar P, Haley CB, Honkala A, Kujur P, Jeffrey SS, Pitteri S, Malhotra SV. Inhibition of protein translational machinery i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as a promising therapeutic strategy. Cell Rep Med. 2024 May 21;5(5):101552. doi: 10.1016/j.xcrm.2024.101552. Epub 2024 May 9. PMID: 38729158; PMCID: PMC11148772.

  • https://images.app.goo.gl/b8Zt4wStnpjpxUuHA

  • https://images.app.goo.gl/bs8MSwqX9qwcC6eBA





往期文章推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