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东莞阳光网
东莞阳光网由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主管、东莞广播电视台主办,是以新闻资讯为龙头,集专业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区域性强势媒体,是东莞四大媒体之一。2012年3月13日,东莞阳光网获得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颁发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51好读  ›  专栏  ›  东莞阳光网

东莞人注意!这种一级致癌的病菌,全广东超一半人都感染了!

东莞阳光网  · 公众号  · 广东  · 2017-07-27 12:1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见面打招呼就问“吃饭了吗?”

足见中国人对吃饭的重视

然而,你知道吗?

中国人更容易得胃癌!



这里有一组吓人的数字:

我国每年新增胃癌病例68万例

占全球发病总数的一半

其中最小发病人群已低至25岁

40岁以后,胃癌发生率增加一倍!

而导致胃癌的主要病因—— 幽门螺旋杆菌

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一级致癌物

幽门螺旋杆菌长这样

2个人中就有1个感染

广东的感染率也超过了 50%

儿童的感染率高达25%~64.39%

△各地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比率表


0 1

幽门螺旋杆菌是胃癌最主要原因


幽门螺旋杆菌(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


这种细菌可以长期生活在病人的胃液中,逐渐侵蚀胃黏膜。感染者会出现反酸、嗳气、腹痛等症状,严重的长期感染可能导致胃溃疡、胃穿孔甚至癌变。

1984年,两名澳大利亚科学家就发现,胃部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是引起胃炎、胃溃疡、胃癌等胃病的最主要原因。他们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检出率高的地区,胃癌的发病率也高。



在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中,

幽门螺旋杆菌的检出率为95%~100%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检出率为85%~95%

胃溃疡患者中检出率为70%~80%

胃癌患者中检出率约为80%

夹菜、给孩子嚼饭都会传染!

胃炎和胃癌本身都不会传染,

但罪魁祸首—— 幽门螺旋杆菌却极易传染

中国人吃饭不分餐,喜欢互相夹菜,

这就容易导致

一人感染,全家传染!


幽门螺旋杆菌是典型的“病从口入”的细菌。


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嘴对嘴的亲吻、家庭共餐中共食、共用水杯、牙刷、毛巾、脸盆等,容易沾到唾液的生活用品,都会传播幽门螺旋杆菌。


家人之间也要注意避免互相夹菜,以免幽门螺旋杆菌互相传染 。


此外,幽门螺旋杆菌还会经粪—口传播。吃了被含幽门螺旋杆菌的粪便污染的食物及饮水,就会传染。


因此,在居家生活中,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马桶也要经常进行清洗。


调查发现,儿童胃病常见的五大原因之首,就是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HP)。而成人感染者,超过半数都是在儿童时期感染。


不少老人喜欢把食物嚼烂了或咬下来再喂孩子,殊不知这样极易传染幽门螺旋杆菌。

0 2

奶奶嚼饭喂孙女 2岁女童胃溃疡


今年才2岁的多多,平时是由奶奶带。奶奶平时对孩子呵护备至,可最近一个月,多多不仅吃不下东西,人也瘦了好多。


一天夜里多多刚喝完奶,没过一会就吐了,吐出来的不是食物,而是咖啡色的液体,就像是牛奶混着血一样!


多多的爸妈吓坏了,大半夜的赶紧将孩子送进了医院。胃镜显示,多多得了胃溃疡!


这么小的孩子得胃溃疡,连医生都连说少见。追根溯源发现,罪魁祸首竟然是奶奶。


原来,奶奶有嚼饭喂多多的习惯。但其实奶奶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多多也就被感染了。由于她年纪小,抵抗力弱,胃部黏膜也比较脆弱,时间一长,便形成了胃部溃疡。


0 3

怎样对付幽门螺旋杆菌?


1、勤杀菌


幽门螺旋杆菌有个弱点——不耐热 ,如果有高温消毒功能的碗柜就可以把它杀死,或者洗碗时放在锅里用开水煮一会儿也行。


以及! 不要嚼饭喂孩子!不要互相夹菜!最好使用公筷!

2、 早筛查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中,80%以上没有任何症状,幽门螺旋杆最长可在胃中潜伏数十年。


很多人有家族胃病史,甚至已经有了胃部不适的症状,仍然没有及时筛查。由于筛查不及时,一发现就是晚期,我国的胃癌五年生存率不到普及早筛国家的1/3。


如果在胃癌发病前就筛查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治愈率可以达到90%以上。


提前做一次幽门螺旋杆菌筛查,不仅可以大大降低胃癌风险,也避免了将高危型病菌的再次传染。


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可采用13C呼气试验。13C呼气试验已被公认为目前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最佳方法。对人体无损害,而且检出率和符合率更高(接近100%),各种年龄的患者都可采用。



医生建议:


以下4种情况满足任1种,建议尽早做一次预防性筛查:


1、年龄在30岁以上,从未做过早期筛查;


2、有经常胃痛、胃胀、反酸恶心、打嗝、呕吐反胃、黑色粪便等症状


3、家族有胃病或胃癌史;


4、本人有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胃病史。


以上消息大家都get到了吗?

保护好你的胃,

防止“病从口入”哦!


来源 | 南方名医帮

编辑 | 陈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