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算法与数学之美
从生活中挖掘数学之美,在实践中体验算法之奇,魅力旅程,从此开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九章算法  ·  Meta学神刷题奥义!《LeetCode通关 ... ·  3 天前  
九章算法  ·  Meta启动hiring ... ·  昨天  
九章算法  ·  「九章快讯」Meta大裁休长假的员工! ·  3 天前  
九章算法  ·  2月LeetCode刷题小分队正式开始啦:刷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算法与数学之美

拒付邮资引发的创意——数学家希尔发明邮票的故事

算法与数学之美  · 公众号  · 算法  · 2017-02-05 23:14

正文

拒付邮资引发的创意——数学家希尔发明邮票的故事

【导读】邮票是谁发明的?为什么邮票四周是齿轮状的?其实这都跟一位数学家有关。


邮票的诞生,源于一起拒付邮资的事件。1838年的某日,一辆邮政马车停在英国的一个小村庄,车上跳下一位邮差,他的手里举着一封信,嘴里不停地喊道:“爱丽斯·布朗,快来取信。”一位秀丽的姑娘应声推开门,接过信,看了看,便把信退还给邮差:“对不起,我付不起邮资,请把信退回去吧!”“这,这……哪有这样的道理!信都送到你手里了却不付钱。”邮差心怀不满地说。


两人的对话声使路过这里的数学家罗兰·希尔驻足观望,他问清事情的原委,便替姑娘付了邮资。姑娘拿到信,对罗兰·希尔说:“先生,谢谢你!不过这封信我也不用拆开了,它里面没有信。”“为什么?”“因为我家里穷,没有钱,付不起昂贵的邮资。我和在军队服役的未婚夫事先约定,在他寄来的信封上,画个圆圈,表示他身体安康,一切如意。这样,我就不用取信了。”


希尔听了布朗的回答,既为她的家境难过,同时也感到邮资的交付方式有问题。当时英国的邮政管理局规定:邮资由收件人一方给付。如果收信人拒付,信便退给寄信人。


希尔决意要拟定一个科学的邮政收费办法。经过反复思考,他提出由寄信人购买一种“凭证”,然后将“凭证”贴在信封上,表示邮资已付。1839年,英国财政部采纳了希尔的建议,编制了下一年度邮政预算,并经维多利亚女王批准公布。



1840年1月,英国邮政管理局开始实施新的邮政收费方式,即信函基价规定为每半盎司(相当于14克)的重量,收费为一便士。 1840年5月6日,英国邮政管理局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邮票上印着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侧面浮雕像。它选用带水印的纸张印刷,涂有背胶,并标有“邮政”字样。一便士一张的票面是黑色的,二便士一张的票面是蓝色的,它们被人们通称为“黑便士邮票”。


第一枚邮票发行后,由于使用方便,深受人们的欢迎,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竟重印了11版,售出6800万枚。


可是,当时的邮票是没有齿孔的。邮局工作人员要用剪刀把印成一大张的邮票剪开,然后再出售给用户。直到1848年,英国发明家亨利·阿察尔发明了邮票齿孔,才解决了这一问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