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叶骥
GTD.asia®授权讲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叶骥

抬头便是悠远过去 | 叶骥

叶骥  · 公众号  ·  · 2017-03-16 13:5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零. 导读

字数一千,
纯粹闲聊。

一. 再说泛读

两个月前写了一篇文章,
叫《如何10分钟读完500篇微信文章》。
大约的内容是教普通人,
用科研人员与IT人士会用的工具:RSS阅读器,
来阅读海量的微信文章。

但是,10分钟500篇,真的吗?

有人问怎么可能做到?
难道是只读标题吗?

是的,可以做到;
是的,只读标题。

现在每天例行阅读订阅的微信公号文章。

比如今天:

打开阅读器REEDER,
未读文章236,
5分钟刷完236个标题,
236篇里找出一篇关于恋爱的文章,
还蛮好,转发给小兄弟,
点击”标记全部已读”,
剩下的全部舍弃
前后头尾也就10分钟。

在一个言必称罗胖的年份,
我格格不入。

但认真地讲,
哪怕是选择过的订阅号里,
99%的文章也不是必须读的。

这样讲似乎有些偏激,
其实有两个前提。

第一:
对于专业的学习者而言,
自然会有大把阅读的时间,
对于上班族或创业者而言,
其实每天的阅读时间是非常有限的。

第二:
学习的世界中文字只占很小一部分,
文字的世界中微信只占很小一部分。

二. 一叶障目

如果把古往今来那些漂亮的灵魂都放在一起,
10W+又算的了什么?

如果有限的时间被极少量的价值所占据,
就叫: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最近采铜老师的读书会,
开了三期与诗有关的主题。

诗有什么用?
没用.
一不能吃,
二不能用,
三难赚钱。

但诗歌确能来优美的体验,
这种优美与数量无关,
也无法用金钱或时间来交换。

一目十行地浏览读优美的文字,
那是暴殄天物。

真正优美的文字需要大声朗读,
『用脊椎骨阅读』 (艾晓明言)。

是的没错,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人会越来越变得像机器,
机器会越来越变得像人。

但不妨碍我们对优美的追求。

三. 悠远过去

在人努力变成机器的过程中,
一部分自己会被人为地关闭。

那一部分的我们活在 悠远的过去

过去是十五岁夏天,
天空很蓝下午很闲,
虫子在窗前嗡嗡嗡,
只对着一本书发呆,
纸张发黄有粗糙的手感,
看见印刷汉字最后一捺,
它尾部还有油墨的触角。

字那么少,
时间这么多。

回到最初的话题,
为什么要

高效人人都想要,
但问题在于这背后是什么?
人借用机器的目的是什么?

人借用机器不是为了把自己变成机器,
而是为了生活地更加 从容

10分钟读完500篇微信文章,
是为了:
别在这事上浪费太多生命,
所以接下来可以发呆,
然后可以给老婆做饭,
如果还有条件再翻几页小诗,
心情很好就念出来吧!


四. 再见

今天不讲方法与工具,
停下来看看天就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