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了她的散文,体验了按洋溢着真善美的对月亮,星星和母亲的礼赞,反而会觉得美的让人心慌,世界上哪有这么多单纯清澈的心?
然而,她的美化不是粉饰,而是她个人美好生活的写照。
冰心生于福州,从小随父母辗转福州、烟台等地居住。
因为总是住在海边,她对大海有天生的喜爱之情,渐渐的也具备了大海那幽深而沉着的性格。
七岁时,她已看完了《三国志》、《水浒传》、《聊斋志异》,十一岁便能熟读《天雨花》,《再生缘》,《儿女英雄传》、《说岳》、《东周列国志》,可她读了《红楼梦》后,却说她顶顶讨厌的书就是它。
确实,里面写尽了大户人家里的机关算尽,冰心从小生活衣食无忧、处处美好,她自然不喜。
她的家庭是少有的幸福,父亲是大将之才,远见卓识,母亲不仅是传统的“贤妻良母”,与子女的关系相当好,亦母亦友。几个弟弟也都乖巧懂事,从未有人过早的生死离别。
所以,冰心写作中常常流露出一种超越尘世烦忧的泛爱主义。
在她看来,人们只要凭着爱心,就能够消除人的隔膜和对立,可以解决社会上的压迫和纷争。
她的人生顺风顺水,写作之路也一帆风顺。
一九一八年,她发表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五四时期她写了各式的散文和抒情小品。
她给《晨报》副刊和《小说月报》写了无数的小说,诗歌和散文。
后来,她考取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上学期间她把在美国的所见所闻写成了《寄小读者》,此文流至今,一直是新读者认识她的入门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