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资管纵横
私募一站式服务专家。每日为私募群体提供最新资讯、行业动态、法税解读等。私募综合解决方案“合募”已经上线,欢迎关注了解。
51好读  ›  专栏  ›  资管纵横

券商资管如何转型?懂得做加减,业务要越来越多,团队要越做越精

资管纵横  · 公众号  ·  · 2017-08-29 19:0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导 言



资管行业近几年发展迅猛,但也遭遇了严监管和发展的一个瓶颈,站在新的转型十字路口。尤其是券商资管的“节节败退”,让很多人以为“券商资管没得玩了”,要纵横君说,这是券商资管最坏的时代,但也是最好的时代。


先要变革,转型为先。但怎么转型,才能适应现在的市场呢?正如华创债券QQ总所言:“首先得有长期处于强监管的心理准备,其次,一心一意做实事,不要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最终会竹篮打水一场空;最后,懂得做加减法,业务越来越多,团队要越做越精。”


今天,纵横君给大家分享的这篇文章,正视了资管的艰难时刻,痛定思痛,剖析了未来转型之路。在“乱世”中看清形势,何其难?



一次我聊到了银行的转型,那么随之而来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券商资管该如何转型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的变化,有些想法和大家沟通:


第一,从市场环境看,现在无疑是券商资管行业最差的阶段。


债熊没有结束,银行理财增速扩张放缓,强监管也还没有结束,等等这些因素都使得目前券商资管行业面临最差的环境。


这样的环境会引发众多的问题,表现为:


行业规模的下降


半年末根据公开数据看,主动管理前20大券商的主动管理规模多数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当然这个规模的下降主要是受到银行理财委外规模的下降,也和券商资管产品业绩差有关系。


不过, 一旦规模下降,很多问题会浮现出来,特别是资金池,如何滚动运作,避免兑付压力就是个问题。


另外,过去几年券商资管行业人员扩张太快,一旦管理规模下降,裁员也是不可避免的。


赚钱模式的终结


过去资管行业很容易干,央行大放水的背景下,得力的销售+投资团队杠杆操作就可以了。


但以后不是了, 资管行业会更具有技术含量,至少不能只是赚央行的钱。


客户信任需要重新建立


本轮债熊导致了众多产品收益不达预期,甚至有些产品比银行自己管的还要差.


因此券商资管要重新获得委托人的信任,恐怕一时半会比较难。


第二,不管如何,资管行业还是要发展的,因此从长远看,目前也是券商资管行业最好的时代,表现为:


(1)市场有了波动,给了小平台的机构更多的机会。


如果市场是牛市,大家都赚钱,自然是大平台业务发展更快,因为银行会更相信大平台,因此牛市其实更强化了平台的优势。


但客观的说, 投资业绩和平台大小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业绩和团队关系更大。


现在很多小平台的团队其实并不差,很多人也是曾经在大平台工作过的,或者是大平台培养出来的。


只有熊市, 才能体现出团队之间的差别,也有助于虽然平台小但业绩不错的团队获得更多的业务机会。


而且, 只有在熊市的时候,才能真正体现投研团队的重要性。


(2)从过去债券市场的走势看,牛熊都是交替出现的,市场也都有一个共识,真正给你钱的时候,其实是不好管的,真的没钱给你的时候,反而投资上难度小一些。


比如去年这个时候,委外的需求是很多,但是明显的资金成本和资产收益倒挂的厉害;


而现在虽然委外需求下降了,但是一旦是有需求的,要完成收益要求的难度反而不如去年大。


第三,券商资管如何转型适应目前的环境?我觉得下面几点很重要:


承认强监管的事实

做好长期处于强监管下的准备


过去是弱监管,监管没说不让干,那就可以干;现在是强监管,监管没说不让干就不能干。如果基于这个原则,那么业务范围首先是会比此前缩小很多。


术业有专攻,不要什么都想做


从现在市场上的资管机构看,确实很少有股票,债券,商品都做的好的。


能在一个领域精耕细作,做出自己的特色就足够了。


实际上,现在很多银行自己做了大类资产配置,当他们看好股票的时候,会去找股票做的牛的机构;


看好债券的时候,回去找债券做的好的机构。券商资管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专项,等着银行挑选就好。


另外,我本人更不看好Fof和Mom的模式,能客观的认识清楚自己的投资能力已经很了不起了,再去评估别的机构的投资能力,难上加难。


当然,大的银行是可以做的,毕竟他们有规模,也有资源能调动市场上的管理人的资源。


投研销一体


过去市场上只是强调投研一体, 但是这几年很多机构过度强调销售的重要性,忽视了投研的重要性。


如上面所说,在牛市氛围中,销售强是有优势的,可以很容易拉来业务。


但如果投研不行,最终管不好,在熊市中的劣势就会体现出来。


这里并不是说销售不重要,是想强调销售和投研应该是一体的,销售不是简单的忽略市场环境去找客户, 本质上应该是在了解市场环境的前提下,在合适的时间提供给合适的客户合适的综合金融服务


也就是说,市场好的时候,销售要拉业务;市场不好的时候,明明知道完成不了收益的时候,销售更应该告诉客户。


所以 短期内看起来,销售没有拉动业务,但销售会获得更多的尊重,更利于业务的长期发展。


从股票而言,投资,研究和销售可能还有相对比较明显的界限。


但是从债券而言,投资团队和研究团队的界限并不是那么明显, 投资经理本质上也在研究市场,只是不写报告而已,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投资;


研究员如果能研究好市场,也可以做个投资经理(记得以前我们债券研究团队的很多研究员现在都转型为了投资经理,不存在什么障碍)。


销售看起来离他们远了点,但 其实好的销售,也应该是个投资经理,也应该是个研究员。


所以,我认为, 债券业务的投资,研究,销售是完全可以融合的,甚至是三者是一体和相互可以取代的。


给客户管产品还是给客户建体系


本质上, 资管行业当然是给客户管产品,但是我们更强调应该给客户建体系。


我一直认为资管行业不是客户把钱委托我们管那么简单,客户委托的不单单是一个产品,更应该得到的是综合的服务。


这其中包括良好的业绩,更应该包括帮助客户建立起应该有的体系,这样彼此的合作才能走的更远。


我内心有一个愿望,银行委外的最终目标是不用委外!


团队需要从少到多,更需要从多到少


业务发展初期,确实需要团队铺下去,伴随着业务的发展,团队也会越来越多。


但是考虑到未来的市场环境,未来资管行业会从劳动密集型行业向脑力密集型行业的转变,那么现在可能是时候做减法了,通过严格的考核使得团队从多到少。


来源 丨屈庆债券论坛

编辑 丨青果乐园纵横君(ID:qgsmly2)




私募人,请查收您的合规利器



在这里关注我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