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太空
腾讯太空官方微信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植物星球  ·  开春,Burberry格子奢花第一名 ·  2 天前  
植物星球  ·  立春,樱花初开,狼尾蕨绿 ·  4 天前  
昆明广播电视台  ·  视听日历|你好昆明:“躺”在滇池边 ·  3 天前  
昆明广播电视台  ·  视听日历|你好昆明:“躺”在滇池边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太空

NASA拟建绕月空间站 该知道的都在这了

腾讯太空  · 公众号  · 探索  · 2018-09-20 20:42

正文

NASA计划在2022年建造一座绕月空间站。这个轨道前哨被称之为“月球轨道平台-门户”,简称“门户空间站”,将帮助人类的触角向深空延伸,同时也在月表和月球轨道内进行一系列有趣的科学实验和商业活动。


美国宇航局计划建造一个环绕月球的深空栖息地,名为“月球轨道平台 - 门户”,作为宇航员的下一个太空居所。这个空间站将成为未来月球任务和其它探索任务的一个重要站点

美国宇航局计划利用“太空发射系统”火箭和猎户座深空载人飞船建造和造访绕月空间站——月球轨道平台 - 门户,简称门户空间站。“太空发射系统”和猎户座仍在研制之中。 55 吨的门户空间站第一段以及电力和推进系统预计于 2022 年发射升空。在此之后,相继发射机械臂、乘员舱和气闸等其它关键组件。宇航局官员表示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门户空间站将在本世纪 20 年代中期做好迎接宇航员的准备。

艺术概念图,猎户座飞船靠近门户空间站

不过,门户空间站毕竟是一个小型前哨,宇航员所能获得的空间无法与 440 吨的国际空间站相提并论。按照当前的设计,门户空间站将拥有 55 立方米的居住空间。相比之下,国际空间站的居住空间达到 388 立方米。


国际空间站一次可容纳 6 名宇航员,每人执行 5 6 个月的任务。各国宇航员不停轮换,让国际空间站自 2000 11 月以来一直保持有人居住状态。门户空间站一次最多可容纳 4 名宇航员。他们将或多或少地处于孤立状态,每次的逗留时间在 30 90 天左右。

按照宇航局的计划,门户空间站将于 2022 年动工

由于将宇航员送入月轨的成本极高,猎户座飞船不可能频繁发射。这意味着门户空间站一年之中基本上无人居住,除非其他用户使用这座空间站。 6 月,宇航局载人探索与行动任务理事会与未来太空行动工作组举行一场情况说明会。理事会先进探索系统部门副主任约翰·圭蒂表示:“门户空间站的居民并不仅限于美国宇航员。我们试图让对接、电力、航空电子设备以及其它很多系统采用互操作性标准。”


他说:“这种做法旨在向其他国家和其他公司敞开大门,让他们与门户空间站对接。不过,他们必须带上自己的物资。我们不会为每一个人提供食物、水和其它物资。我们尽可能详细规划我们的任务。门户空间站有能力执行各种任务。”

美国宇航局的“太空发射系统”火箭

门户空间站的居民可以执行很多任务。他们可以操控月球表面的探测车,也可像在国际空间站一样,在门户空间站进行各种科学实验。医生和任务规划人员将密切监测门户空间站宇航员如何在深空环境下应对心理和生理挑战。


宇航局官员表示门户空间站能够在全年内为科学研究提供支持,不管宇航员的造访频率如何。根据宇航局的设想,这座空间站的内部和外部将配备一系列科学仪器,很多设备将同时收集数据。

国际空间站

门户空间站与地表之间的距离远超国际空间站,后者距地面只有 400 公里。宇航局计划在一条高度椭圆形的近直线晕轮轨道组装门户空间站,与月表的最近距离不到 1500 公里,最远达到 7 万公里。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为 38.44 万公里。


宇航局官员表示门户空间站绕轨一周需要 6 天,始终不在月球阴影的笼罩下,进而与地球保持不间断通讯。借助这样的轨道,门户空间站可充当一个起点。着陆器可从这里启程,奔赴月球;探测器也可从这里踏上深空探索之旅。圭蒂说:“我们的最终目标是火星,载人火星往返之旅所需的系统非常巨大。”

门户空间站艺术概念图

圭蒂指出宇航局希望火星飞船不必面对地球的引力井,以提高火星之旅的能效和成本效益。门户空间站能够在这方面发挥作用。他说:“如果我们能够利用猎户座飞船进入地月之间的空间,换句话说,奔赴门户空间站,我们可以一点点挪动这座空间站在轨道中的位置——电力和推进系统能够做到这一点——与火星运输 - 居住系统对接,而后让它们从这里启程,奔赴红色星球。返航时,火星飞船也可以在这里停靠。”

绕月空间站艺术概念图

门户空间站的硬件设计正处在进行时。宇航局预计于 2019 年宣布电力和推进系统的主承包商。洛克希德·马丁、诺斯罗普·格鲁曼、毕格罗宇航、波音和内华达山脉将于 2019 年交付他们提议的栖息舱原型,而后进行测试。现在,宇航局正与第六家潜在的栖息舱承包商——纳诺拉克斯公司进行磋商。


圭蒂表示如果一切顺利,美国宇航员将在本世纪 20 年代结束前重返月球。按照特朗普总统签署的 1 号太空政策指令,宇航局需要在月表建造一个可长期使用的可持续前哨。这项指令还明确指出人类对太阳系的探索不应止于月球。圭蒂说:“火星仍是一个重要目的地,仍是我们的一个远期目标,但近期内的焦点是地月之间的太空。”

中秋将至,我们还制作了关于月亮的300个问题。

月亮上有什么?

月亮是从哪来的?

没有月亮又会怎样?

答题正确率高于60%的话,请将结果页截图发到后台,我们会择机抽取幸运用户发放Q币~

还不快去戳“ 阅读原文 ”~


星辰大海自助套餐 (‵﹏′)


在微信搜索漫步宇宙【qqtaikong】并关注,然后

1、回复“ 英仙座 ”可以看到2018年8月英仙座流星雨合集,近百颗流星与你一期一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