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
“互联网+教育”产业专业园区;“互联网+教育”助力创新创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

看点丨2025EDUCAUSE十大教育话题发布

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  · 公众号  ·  · 2024-11-30 11:30

正文

2025 EDUCAUSE十大教育话题描述了高等教育技术和数据领导者及专业人士如何通过打造既具备办学能力,又充满人文关怀的高校,来重获人们对高等教育的信任。这些话题强调了通过全面合作和充分发挥领导力,来维持“能力”与“关怀”之间的平衡。一起来看——



一项民意调查显示,美国高等教育存在信任问题。在过去10年中,对高等教育有信心的美国人比例下降了21%,从57%降至36%。2024年,对高等教育信心不足或没有信心的美国人(32%)与对高等教育充满信心的美国人(36%)几乎一样多。这种信心持续下降的趋势可能会继续下去,因为只有31%的美国人认为高等教育正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而68%的人认为高等教育正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是前者的两倍多。


高等教育需要依赖技术和数据,并且必须制定相应的人工智能战略和方法。在当前时代,缺乏数据和技术支持的高校将难以高效运行。然而,在数据和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高校还存在信任问题,而人工智能(AI)本身并不会增强人们对技术的信任。


因此,学校需要关注师生的疑虑,即他们是否相信学校会以道德、透明和安全的方式使用技术和数据。高等教育需要重建信任。信任不仅包含情感因素,还涉及行为因素。我们信任那些展现出人文关怀的学校;同时,我们也需要确信这些学校能够高效、有效地运作。高校既要展现出对学生、教职员工的理解和关心,又要高效率、高效益地运作。学校领导的工作是打造办学能力和人文关怀兼备的学校,并在“能力”和“关怀”两者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

2025 EDUCAUSE

十大教育话题

  1. 数据驱动的学校: 利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来提高学生的成功率,赢得招生竞争,增加研究资金,减少低效现象

  2. 行政简化: 流程、数据和技术的简化和现代化

  3. 优化学生体验: 利用技术和数据改善学生服务并使之个性化

  4. 增强信任: 推进保护隐私和数据安全的战略制度

  5. 首席信息官(CIO)的挑战: 在资源有限、局势动荡和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领导数字化战略和运营

  6. 制度韧性: 推动学校做好准备,以防范和应对数量越来越多和范围不断扩大的风险

  7. 更快、更好、更便宜: 利用技术实现服务个性化、工作自动化并提升灵活性

  8. 以人为本: 帮助员工适应快速变化和数字技术不断进步的时代,提高技能,茁壮成长

  9. 驯服数字丛林: 更新和统一数字基础设施和治理,提升学校效率和效益

  10. (并列)搭建桥梁,而不是围墙: 增加学生的数字访问,同时保护其数据隐私

    (并列)可支持、可持续、可负担: 为新技术投资、试点、政策和使用制定制度战略

具有卓越能力的学校


提高办学实力的重点是通过提升学校的个性化、自动化和灵活性,帮助师生员工更轻松、更有效地工作和学习。个性化可以为不同的用户定制技术体验,以确保每个人都能从应用程序中获得所需的内容。有效的自动化减少了工作量,减少了出错的可能性,从而使人们从重复性工作中腾出手来,有助于合理安排工作。灵活性有助于学校和师生员工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


人工智能是学校成员渴望采用的大量新技术之一,但投资人工智能需要深思熟虑。技术投资需要适合用户及其设备,需要适合学校,并符合合规要求。 确保这种契合度的部分工作是技术性的:评估数据隐私、网络安全和架构契合度。但也有部分工作是非技术性的,因为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可能会对新投资的价值持反对意见,或希望在技术选择上拥有自主权。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高校不仅要注重利用技术和数据来提高效率,而且还应敏锐地感受到用户的技术体验,意识到使这些体验安全可靠并易于在物理校园之外访问的重要性。

随着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被开发出来并用于支持学生与学校的互动,这些应用程序对学生成功的影响正在增加。服务领导者应与技术专家合作,规划并支持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使其感受无缝、有益的技术服务体验。

各学校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保持足够的人员配备水平,以及如何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工作人员。IT部门内外的所有员工都需要在工作中使用数据和技术。他们需要熟练掌握数字技术,以便安全有效地使用技术工具。技术培训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高等教育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还必须建立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可以通过优先考虑员工发展、创造积极的工作环境和促进合作来实现这一目标。


关注官方视频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