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条简短的消息被很多媒体作为头条推送了出来。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2日召开会议,决定设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由习近平任主任。
正是这条简短的新闻,却载入了大中国的史册。长期以来,困扰军与民结合的统筹管理问题,终于有了一个新的机构。
这条消息的更重要之处还在于,习主席有了一个新称谓:习主任!
新闻通稿里,只有一句话介绍了这个新机构的职能:
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是中央层面军民融合发展重大问题的决策和议事协调机构,统一领导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向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负责。
这是官方发布的场面文字,其实背后的深层涵义简单地说只有两个字:老兵!
没错!这一次,习主任和新机构为老兵代言!
老兵,一个厚重的称谓!
老兵,曾经是这个社会最受追捧的流行元素。
可是,去年的国庆节后平静的工作日,有一部分退伍老兵以这样的方式引发关注——
他们无奈地到北京聚集,表达诉求。
如此一来,网上开始了报道和热议:少数“吃瓜群众”不嫌事大,不断添油加醋地转发;还有个别境外媒体跟风炒作,想让复转军人“上头条”,借势造点舆论压力。
其实,了解情况的人都知道,老兵并不希望以这样的方式引发关注——
剑客君全程经历此事,剑客君知道,这些上了年纪的老兵,岁月的沧桑爬上了他们的额头,成了一道道皱纹的印记。他们早已不再是当年迅疾如风的军中少年,很多人身体条件并不好。他们有的人千里迢迢赶来,也许实属无奈而非本意所愿。
他们中,有的也许经历了战争洗礼,曾是穿越硝烟的功勋英雄;有的把最美好的青春韶华献给了部队,默默奉献了大半辈子;
有的在部队改革浪潮下,舍弃心爱的岗位,服从组织安排毅然转身……含泪脱征衣,非为劣汰故!
每位老兵都像是一本厚重的书!
是的,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时间在变,人也在变,老兵也换了一茬茬。
但是,很多复转军人曾在部队经历锤炼和洗礼后,培养形成的坚定政治信仰、严明纪律意识、良好道德品行、坚韧不拔意志,一直没有变!
老兵,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经济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做好他们的安置和管理保障工作,关系军心民心,理所应当,十分重要。
只是,他们的确有一些“苦衷”:随着经济和社会转型发展,一些地方并没有认清形势和主动作为,在复转军人安置、伤残军人优抚优待、退役军人作用发挥上做得差强人意;少数有过突出贡献、突出战功的老兵,并没有获得相应政治和经济待遇……
其实,对比起来才知道,早在抗战时期的1942年,党的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抗日军人退伍及安置暂行办法》,这是党史中记载较早的关于军人退役方面的政策文件。
1945年4月,党的七大把“加强优待抗属,抚恤伤亡,安置残废军人及退伍军人的工作”列入党的军事问题决议。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正视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阔步前行。
军人生来为报国,国家理应给予国家守卫者以应有的礼遇和尊崇。
一次次的老兵安置难问题,让这个国家受到了触动。
在深入推动军民融合的大格局、大背景下,国家越来越重视复转军人安置工作。
去年实施的民政部国资委印发《意见》要求:任何企业不得下发针对退役士兵的歧视性文件,不得拒绝接收退役士兵或者限制、禁止下属公司接收退役士兵。
前不久,中央13号文件对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期间军转安置作出“四个放宽”规定:放宽安置地去向条件,放宽师职干部转业年龄条件,放宽自主择业军龄和职级条件,放宽在艰苦边远地区和特殊岗位服役干部到地级城市安置条件。
这次成立的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除了加强军民深度融合,在重大工程制造、装备制造、国之重器方面加强对军地的统筹,一个重要作用,还是从顶层设计上做好军人的服役、退出现役之后的安置等最关系到军人切身利益的大事。
这是有着划时代意义的一个机构。
军改当前,除了统筹涉及到地方比较多的系统改革,还意味着下步立法层面的先行!
复转安置是一项复杂工作、系统工程,做好不容易。军地必须加强协作配合,搞好统筹,形成合力,创新安置机制,全面落实各项政策;
必须严肃安置工作纪律,主动作为,关注解决实际困难,细化落实责任,不能让复转军人的“苦衷”一直“苦”!
大多数军人都有退出现役的那一天。
做好复转军人安置工作,惠及的不仅仅是退役军人,也是在给现役军人增添温暖,从更广意义上为祖国长城永固添砖加瓦!
感谢习主任!感谢你为老兵成立这个新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