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体育蓝皮书
集专业性、权威性、前瞻性于一体的体育产业年度行业发展报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体育大生意  ·  00后奥运冠军,出道! ·  3 天前  
学习强国  ·  郑钦文,三冠三亚!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体育蓝皮书

深圳市出台全民健身计划稳步前行夯实基础

体育蓝皮书  · 公众号  · 体育  · 2016-12-30 18:00

正文


全民健身与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我市各级政府关注的民生问题。此次《深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实施计划》)出台,更为今后全民健身工作指明方向。而在2016年这个开局之年,市文体旅游局在全民健身群众体育工作方面,做到了稳步前行、夯实基础,为《实施计划》打响“开门红”。

 

两大前提促《实施计划》出台

 

据市文体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实施计划》的出台是在两大前提背景下应运而生的。2016年6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对新时期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有了新的指南。省体育局也多次召开会议要求各地市级部门加快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研制工作,下发了《关于做好研制工作的通知》。在2016年6月省体育局下发的《关于征求意见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依照本实施计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除此之外,近年来,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民对于身体健康日益关注,但市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和政府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之间存在一定矛盾。如何进一步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保障市民健身权益是全民健身工作中最为基础的环节。为此,需要尽快制订和出台符合我市全民健身发展实际的实施计划,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全民健身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更好地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开局之年实现“开门红”

 

《实施计划》虽未出台,但是全民健身工作却从未停歇过。尤其是在2016年这个《实施计划》的开局之年,市文体旅游局分管群众体育工作部门更是全力以赴,力求开局之年稳步前行,圆满完成既定工作计划。

 

这其中主要表现在:全民健身活动持续深入开展;不断创新全民健身活动举办形式、丰富活动内涵,全年全民健身活动做到不间断。其中圆满组织了第十二届外来青工文体节体育类活动;组织第八届全国“全民健身日”活动等。全民健身组织建设扎实有效;包括制定了《深圳市群众性公共体育活动资助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强体育协会的指导,全年投入1500多万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全市各单项体育协会开展各类群众体育活动。推动体育场馆惠新开放;研究制定了《深圳市公共体育场馆惠民开放指导意见》、研究制定了《深圳市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管理办法》。推广实施大众乒乓球技术等级制度(段位制);开展乒乓球段位制考官培训3期,培训了58名考官,发展了12期入段和通段培训和活动,共有556人参与通段,396人获得段位。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体系更加规范;截至目前,全市招募体育义工人数达6688名,服务范围覆盖全市,志愿服务达9000个小时。为市民提供科学健身服务;免费为市民进行国民体质测试,完善市区两级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各项工作,开展全民健身数据调查,为我市6500名市民健康状况进行随机调查,为开展全民健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七大措施护航《实施计划》

 

为确保《实施计划》顺利稳步推进,《实施计划》中指出七大保障措施,其中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与管理;完善政策与法制保障;深化改革创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科技创新;加强监督检查。

 

在其中备受市民关注的“科技创新”工作中,要求充分利用深圳高新技术的优势,加快全民健身创新与科技创新的结合,提高全民健身方法和手段的科技含量。积极引入高新技术产品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加强国民体质测定仪器物联网化和健康监测大数据开发利用,研究制订运动处方库和体育健身活动指南,提高市民的科学健身意识和素养。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加强体育信息化建设,搭建公共服务信息化平台,重点推出体育健身场馆、群体活动、科学健身指导等服务信息,使全民健身服务更加便捷、高效。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设备升级更新换代,支持健身信息聚合、健身APP、智能健身硬件、健身在线培训教育等全民健身新业态发展。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经常体育锻炼人数等指标的及时分析和运动健康效果综合评价,提高对全民健身活动的指导水平和全民健身设施安全监管的效率。

 

新年重抓落实,突出服务民生

 

2017年开年之际,市政府出台《深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实施计划》)。市文体旅游局在新的一年将怎样继续深化开展全民健身群众体育工作呢?记者了解到,2017年将重点抓落实,强化推动各级政府履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职责,以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目标,突出服务民生,创新群体体育工作体制机制,巩固“大群体”工作格局。

 

市文体旅游局群众体育处介绍,2017年我市群众体育重点工作包括:

 

一是落实新周期工作规划;结合我市“十三五”规划布局,重点落实《实施计划》,对2017年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再明确、再安排、再部署,进一步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目标完成时限。

 

二是加强群众体育组织管理规范化;逐步建立以市体育总会为行业协会,引领市、区各社会体育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服务。实施《深圳市群众性公共体育活动资助管理办法》,实现公开、公平、公正对重点群众性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予以扶持,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保障体育社会组织开展的体育活动健康发展。

 

三是加大体育惠民工作力度;包括推动实施《深圳市公共体育场馆惠民开放管理办法》,促进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优惠向市民开放;实施《深圳市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管理办法》,探索通过各种形式将社会力量投资兴建的体育场馆纳入我市体育惠民工程中;全面开放市、区国民体质监测与健身指导站,接受市民日常预约,加大运动处方开具及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的力度和深度;加大“乒乓球段位制”推广力度,加强考官队伍培训,接受市民报考通段;采取各种措施激发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热情和活力,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上岗率,创新服务形式,选派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公益体育服务配送并扩大受众面;组织举办全民健身大讲堂活动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宣传科学健身方法,提升全民健身活动的科学化水平。

 

四是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办好新年登莲花山、外来青工文体节、全民健身日、市民长跑日和全民健身月等传统品牌活动。发挥体育社会组织力量,举办各类群众体育竞赛表演。落实《深圳市足球振兴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举办深圳市“足协杯”足球赛、深圳市业余足球甲级联赛等群众足球赛事。

 

五是加强全民健身宣传工作。

 

六是推动群众体育发展的改革创新。在完成乒乓球项目“大众业余锻炼技术等级标准(段位制)”实施的基础上总结经验,研究其它项目的“大众业余锻炼技术等级标准(段位制)”研制及推广实施课题,通过调研、摸底了解现行状况,建立测评体系。

 

《实施计划》中主要指标解释说明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50万人以上。

 

根据我市2015年国民体测数据的6万个样本统计结果,我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为30.25%。其中由于2015年开始不再测7至18岁年龄段的学生,但按教育部关于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学生部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比例按100%计算。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该指标已适当调低。因此按市统计局提供的到2020年我市人口为1480万人计算,我市到2020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约为450万。考虑到我市户籍人口倒挂的实际和经常参加锻炼人数比例基本稳定,因此2020年经常参加锻炼人数比例按30.25%计算。

 

★市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水平以上人数比例不低于90%(按我市人口构成比抽样调查)。

 

根据国家2003年制定《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时规定,根据正态分布原则,综合达标率的理论界限是85%。我市2009至2015年国民体质测定综合达标率百分点分别为88.8%、91.9%、90.6%、89.9%、90.2%、89.8%,88.5%,因随机抽样的原因,历年达标率有一些波动,但也基本稳定在90%左右。考虑到我市常住人口会大幅度增加以及户籍人口倒挂的实际,2020年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目标数为不低于90%。

 

★全市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90万平方米。

 

根据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开展的全国第七次体育场地普查指标解释,体育设施场地面积包括:除解放军、武警、铁路系统外的各系统、各行业、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各类体育场地。在我市,包括市属体育设施、区属体育设施、街道及社区基层体育设施、各类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学校、宾馆酒店、旅游景点等体育场地设施。目前,根据全国第七次体育场地普查初步统计,我市截至2016年年底的体育场地总面积为2390万平方米,结合我市在建体育设施和基层体育设施建设实际,十三五期间我市体育面积将增加200万平方米,到2020年体育设施总面积为2590万平方米。

 

★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体育社会组织数量达到每万人0.5个以上。

 

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市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体育社会组织数量达到489个,其中市一级社会团体85个,民办非企业单位79个,基金会3个,市一级社会组织数量167个;区一级社会团体273个,民办非企业单位49个,基金会0个,区一级社会组织数量322个。根据《广东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关于“每万人拥有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体育社会组织数量达到0.5个以上”的要求及我市2020年常住人口(1480万人),我市到2020年社会组织数量达到740个以上。

 

★全市每万人拥有2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

 

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市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为17647人(以“体育管理在线”上注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数为准),按照2015年常住人口1138万计算,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约为15.5人。(按照广东省体育局要求,到2015年年底,各地“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要达到15人,我市目前已达标。)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加大推广和培训力度,扩充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预计每年增加2000名以上,到2020年每万人达到20名。

 

★建成市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点数量不少于60个。

 

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重心,已经从注重指导员数量逐渐转向创建服务点等上岗服务方面。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印发社会体育指导员2011-2015年发展规划的通知》的目标任务中明确“全面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作用。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体育健身指导服务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提供保障”。随着我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各单项体育协会和其他各级体育组织的发展,2015年我市已建成了40个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点,定期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各服务点开展免费培训等志愿服务。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在现有40个服务点的基础上,每年增加4至5个服务点,到2020年达到6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