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人民币,不论是哪一版,甚至包括所有的流通纪念币,相信喜欢收藏钱币的您
一定都如数家珍
。
不过,
有些钱币因为种种原因,留下了美丽的“错误”……可能就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了,今天小藏就来给大家来盘点一下吧!
熟悉人民币故事的大家一定知道,毛主席曾四次拒绝在人民币上印自己的头像。
到第三套人民币设计印制时,当时设计者们因为前面三次的被拒,这一套也就没有设计主席头像,但印刷工人们态度强烈,要求印制主席头像的钞票,毛泽东得知后再次坚决反对。
所以这一版十元人民币虽然以天安门为背景,但刻意抹去了天安门前的主席像,这样的画面怕很难再见了。
曾有研究语言学的教授撰文指出:根据《说文解字》、《康熙字典》及当代的权威字典,“貳”和“贰”是规范的写法,前者是繁体字,后者是简体字,其它的形体则是错别字。
因受中国书法的影响,前三版人民币“贰”字两横都印在“弋”字左肩上,“角”字的一竖没有出头。
中国货币印刷标准化之后,这种情况将难再出现,因此这枚钞也成为了藏友津津乐道的对象。
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十周年纪念币错版特征:“宪法颁布十周年”应为“新宪法颁布十周年”,少了一个“新”字。
第四套人民币两元中背面南海著名风景“南天一柱”,中的“柱”字旁一竖本应往下走,由于刻板错误却形成上勾,使“柱”字看起来非常像是“拄”。
此一元券票面上的“盲点”没有采用凹版印刷,故而盲人手并不能摸到盲点。
目前随着第四套人民币的退市和曾经在流通的大量消耗而备受关注。
▲
2005版与1999版第五套人民币对比
199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除一元券)是我国货币在进入国际化后,“史无前例”地首次未在票面上设计币值单位汉语拼音YUAN(元),在市面上仅仅流通了6年,就被2005版替换,现存世量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