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
IFR
)的最新消息,德国制造业的工业机器人密度位居全球第三,每
10000
名工人拥有
309
台工业机器人。与此同时,
2017
年德国就业人数达到
4400
万,这是自统一之后的最高数字。
工业机器人的迅速普及并没有削弱就业人数:今天,为工人创造新工作的任务一次又一次地有机器来完成。这是欧洲经济研究中心(
ZEW
)代表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进行的最新研究的结果。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主席
Junji Tsuda
表示,“
ZEW
对劳动力市场的研究结果证实了我们在全球主要工业国家所观察到的情况,生产的现代化将危险、不健康和单调的工作转移给机器。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有某些工作的某些流程是自动化的,而不是员工的所有工作范围。”但是,如果工作岗位消失的话,
ZEW
报告说,五年内有
5%
的雇员被替换,这些损失全部由新的工作岗位弥补。
在德国,使用机器的增加是的就业增长了
1%
,并且这种发展趋势还将继续保持:
ZEW
预计,到
2021
年,工业的进一步自动化和数字化将使就业率上升
1.8%
。
这一发展趋势与
20
世纪
90
年代计算机繁荣时期的经验相吻合。
IT
在企业中的大规模使用确实使传统的加工工作变得多余。但根据
ZEW
的计算,从
1995
年到
2011
年,就业率每年还是增长了
0.2%
。
伦敦经济学院(
LSE
)最近发布了一项研究报告,题为“工作中的机器人:
1993
至
2007
年间在
17
个发达经济体中使用工业机器人的研究”。
LSE
研究主管
Guy Michaels
在德国慕尼黑国际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贸易博览会(Automatica 2018)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总结了研究的关键成果,“得益于工业机器人的使用,生产力提高了15%。与此同时,低技能劳动力比重下降,工资略有上升。工业机器人对整体员工数量没有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