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云石
主要用于作者本人云石的原创文章发布。从历史与地缘角度解析中国崛起外部因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联社  ·  美官员:美乌矿产协议预计于本周签署 ·  12 小时前  
财联社  ·  美官员:美乌矿产协议预计于本周签署 ·  12 小时前  
参考消息  ·  就稀土协议,乌对美提条件 ·  2 天前  
卢克文工作室  ·  上千元德国剃须刀平替,居然只要百元?!min ...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爆料:美国拒绝共提涉俄草案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云石

民营企业座谈会开了,今年经济能变好吗?

云石  · 公众号  · 国际  · 2025-02-23 19:56

正文

2 17 日,中央时隔六年再次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这场会议在全国引发了巨大的舆论反响,甚至被很多人视为当下经济发展的战略转折;是我们蓄力调整告一段落,开始转守为攻,开启经济新周期的标志。

这样的看法,并非没有道理。这几年我们的经济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大家的心气、劲头也受到了一定冲击。当然,懂经济的人,都知道这是对内调整经济结构,固本培元,对外应对美国金融战的阶段性蛰伏;但对于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不会管这些宏观的东西,大家只会看到身边的降薪、裁员,看到很多人生活变得拮据甚至困难。再加上一些跪习惯了的公知二狗子在舆论场上蹿下跳的聒噪,更是搞的大家忧心忡忡。

不过,随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的召开,这一切都应该成过去式。毕竟这场座谈会除了本身的意义,同样也有大环境做背景。它的召开,是建立在美国进入被迫降息周期,对华金融战败像已显;是建立在房地产软着陆,建立在中国科技大爆发、军事科技和民用硬核科技纷纷突破,建立在 Deepseek 横空出世,将美国金融、科技的最后堡垒,维持“美国第一”的最后信心——人工智能垄断击得粉碎的基础上的。

这意味着我们其实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清楚了经济体系中的积弊,并积攒出了进入经济发展新周期的底气和资本。而民营企业座谈会,更像是一个信号,一个发令枪,指引大家向前开跑。

当然,中央的信号是清晰的、明确的。但落实到地方,各地能否跟上中央的发令枪?特别是广东、浙江这种的民营企业兴盛的经济强省之外,其他地区——尤其是内陆省市,能否在这一轮由新质生产力大爆发引领的新经济周期中,跟上时代发展的浪潮,收获到令人满意的增长呢?

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的重庆,正在用自身的努力,给同类型的内陆兄弟省市做一个示范和表率。

客观的说,重庆并不是一个以“新潮”而闻名的城市,虽然这几年旅游发展的火热,赛博风格的城市风貌,让其在互联网上爆火出圈,一跃成为网红顶流;但就实体产业而言,作为一个传统工业重镇,过去很多年中,重庆在实体产业方面留给世人的印象,更多的偏向于“质朴”——城市的产业体系大而不强,科技含量有限,企业性质构成方面以传统老国企为主,民营企业多属于传统国企的附属、配套,规模不大,质量也不算高。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其实,这些都已经是老黄历了。曾经的重庆经济——尤其是产业体系,确实有一些“老大黑粗”的感觉,但经过这些年的努力转型,整体气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民营经济,这两年的发展更可以说是突飞猛进,无论是体量还是质量,都跟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不仅成长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新龙头,更为这座城市接下来的产业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那么,重庆民营经济有哪些令人瞩目的表现?而这些表现背后,地方政府,又做了哪些工作,付出了什么样的努力?

我们可以从一场会议中窥得答案:

2 21 日,重庆市召开深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作为民营企业座谈会的落地会议,重庆市在中央会议结束四天既举办召开,这个行动速度,本身就足见当地对民营经济发展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

而早在中央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之前, 2 月上旬重庆市发改委就公开发布了《重庆市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的公告,并在公告指出: 重庆要以超常规举措培育壮大民营经济,奋力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

那么,重庆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 在哪里呢?

主要体现在四个维度:
一是强劲的经济贡献 2024 年,重庆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 47.8% 的税收、 61.6% GDP 90.2% 的新增就业;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达 1.98 万亿、增长 6.2% 。重庆民营经营主体 367.3 万户,占全部经营主体 97.8% ,意味着平均每 9 个人就有 1 个人创业。这彰显出民营经济在稳增长、促就业等方面的作用,为经济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是卓越的创新能力 2024 年,重庆全市有效期内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 8042 家,同比增长 16.72% ;民营科技型企业累计达 69503 家,同比增长 19.27% “2024 民企科技创新指数 100 企业研发费用总额较上年增长 25.81%

这里面最耀眼的,当数重庆本土企业赛力斯与华为合作推出的问界 M9 ,凭借科技创新连续 9 个月稳居中国 50 万元以上豪华车型销冠,总销量达 15.1 万台,一举打破 BBA 对豪华车市场的长期垄断。而其他的诸如宗申集团、华森制药等当地 20 家民企也设立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智飞生物研发的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 EC )检测试剂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被世卫组织全球推广。
三是有效的开放拓展 2024 年,重庆全市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 4122 家、同比增长 11.95% ;进出口总额 3233.7 亿元,占全市比重 45.2% 。出口方面成绩亮眼,出口额达 2386.6 亿元,同比增长 7.8% 。重庆美迪智能家居在越南、泰国设厂,降低成本,拓展海外市场。华峰化工等在 300 个川渝共建重大项目中投资超 2400 亿元,龙湖集团等助力全市国企盘活资产 117 亿元。
四是优良的营商环境。 重庆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涵盖科技创新、市场开拓、资金扶持等各方面。在政务服务上,重庆深入推进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健全 民呼我为 企业吹哨 · 部门报到 机制,协调解决企业诉求 4800 余项,受理吹哨事项 1.2 万余件,办结率和满意度均超 99% ,让民营企业安心发展。
以上就是重庆过去这些年——特别是近两年大力支持民营企业,所结出的硕果。从这系列发展成果来看,数字还是比较亮眼的。不过也必须承认,与东部发达地区,尤其是这次在中央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大放光彩的深圳、杭州比,这样的 高度 显然还有不小的差距。

当然,这个也很正常。毕竟重庆深居内陆,本身经济基础和发展条件和沿海发达地区的大城市就存在着不小差距,双方在资金体量、技术积累。人才吸引力方面都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这并不是重庆裹足不前、自甘落后的理由。相反,在承认差距的同时,积极挖掘自身优势,结合实际摸索出适合本地民营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这才是重庆一直努力在做的工作。

那重庆接下来要做的工作有哪些?或者说,重庆在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方面,会着重朝哪几个方向发力?
结合 中央 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 的讲话,主要有以下五点:
要强化科技创新 ,引导民营企业深度参与“四链”融合、“四侧”协同,突出向“新”攀“高”加快产业发展,持续完善新质生产力发展生态,参与打造重点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在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416”科技创新布局、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大显身手,不断增强企业内生动力发展活力。
要放宽准入门槛 ,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引导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参与“两重”“两新”项目和城市建设发展,拓展民营企业投资空间、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共建共享现代化新重庆强大合力。
要优化营商环境 ,强化精细化信用赋能、高水平数智赋能、全方位要素赋能,打造“信用重庆”升级版,大力实施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完善惠企纾困政策精准帮扶和“直达快享”体系,及时清偿存量欠款,举一反三构建防拖欠长效机制,让企业得实惠、强信心、增底气。
要主动拥抱AI时代 ,放大数字重庆建设优势,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培育一批具有重庆辨识度和全国影响力的AI龙头企业,深化链主企业AI赋能,制度化推进数据开放共享,努力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浪潮中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局面。
要加强党建统领 ,完善党政“一把手”联系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制度,全面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新型政商关系,完善民营经济法治保障体系,坚持典型引路营造民营经济发展良好氛围,让企业和企业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当然,政府态度是明确的,决心也是坚定的。但大家未免又有所担心——会不会落实时就变成了放空炮、口惠而实不至?会不会朝令夕改?政策执行时会不会走样,会不会异化成关系人士谋利的工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