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彰显中国现代科学家的伟绩,自 1988 年至 2015 年共推出了七组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共计 30 位科学家入选。其中,曾经在浙江大学学习或工作过的竺可桢、梁希、贝时璋、钱三强、王淦昌、赵九章、金善宝、叶笃正等 8位科学家入选,占比超过四分之一。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 8 位浙大校友科学家吧 !
竺可桢 (1890-1974) 浙江上虞人,是我国科学界和教育界的一面旗帜,是地理学和气象学的一代宗师。他于1910 年考取第二批庚款生赴美留学,1913年在伊利诺大学毕业后,于1918 年在哈佛大学获气象学博士学位。在气象学、气候学、物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和自然资源综合考察研究等方面都作出重大贡献。他担任浙江大学校长不久,为避日寇侵扰,带领千名师生、眷属西迁办学,历尽艰辛,头尾 10 年,行程 2600 余千米。在颠沛流离的恶劣环境中,由于他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和超越的教育思想与理念,倡导与力行 " 求是“校训,使浙大从一所普通大学崛起为全国著名大学,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李约瑟博士赞为 " 东方剑桥 "。他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长达 25 年,在筹划设立科研机构、广纳优秀科研人才、推动科学创新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1948 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鉴于竺可桢在气象学上的杰出成就,2012 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将224888 号小行星命名为竺可桢星。
于1988年入选中国现代科学家邮票第一组。
梁希 (1883-1958) 浙江吴兴县人,林学家、 林业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是我国林业界的一代宗师,我国科技界的一面旗帜, 是我国近现代林学和林业杰出的开拓者。早年受清政府派送赴日 本士官学校留学,1906 年转东京帝国大学学林业,于 1916 年毕业回国任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林科主任,后留学德国 4 年,回国后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森林系系主任。1929 年至 1933 年任浙大农学院森林系教授、系主任,后转中央大学任教。30 余年的林业教学和科研,培养了一大批林业高级专门人才。在欢送 5 名毕业生时, 赠每人一张纸,上书一首他的诗:“一树青松一少年,葱葱五木碧连天。和烟织就森林字,写在巴山山那边。”寄望弟子们珍慑“五木”于心,令人感奋一辈子 !
1955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他编著了大量林业科学著作,对我国森林采伐、木材加工和林产化学工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任林业部首任部长,中华全国科普协会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等职。
于2006年入选中国现代科学家邮票第四组。
贝时璋 (1903-2009) 浙江宁波人,生物学家。 1921 年留学德国,1928 年3月完成从本科到博士“三级跳”,戴上了德国脱滨根大学第一顶自然科学博士学位的桂冠。1930年至1950年任浙大生物系教授、系主任和理学院院长,1950年至1983年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和生物物理所研究员、所长。他自留学德国时起,从事细胞学研究,取得显著成果。在抗战艰苦条件下,他提出了细胞除通过细胞分裂增殖外,也能以卵黄粒为基础或细胞汁为基地重建细胞的崭新理论。1970年恢复细胞重建研究后,又获得“卵黄颗粒内有 DNA、组蛋白和染色质, 并能将卵黄颗粒染色质提取出来”的重大新发现等成果。1978年脱滨根大学又加冕第二个自然科学学位的金冠,人们称贝时璋为金博士。此后,他的细胞重建理论不断完善、不断取得新的成果,1988 年由科学出版社先后出版《细胞重建》第一集、第二集,深得世界同行学术界的赞佩。1988 年3月脱滨根大学又授予贝时璋第三个自然科学博士学位。这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事,人们 称贝时璋为钻石博士 !
1948 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鉴于贝时璋在生物物理学上的杰出成就,2003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将3605号小行星命名为贝时璋星。
于2011年入选中国现代科学家邮票第五组。
钱三强 (1913-1992) 浙江湖州人,核物理学家,被人昵称为“中国的奥本海默”( 原子弹之父 ),1979-1982兼任浙江大学校长。1937 年,他考取巴黎大学的镭学名额,成为世界原子核科学研究最先进机构的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一名学员,于1940 年获法国博士学位。在居里实验室学习与研究11年,发表论文40篇,与夫人何泽慧博士等合作新发现铀三分裂现象。1948 年回国后,受聘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同时,负责组建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所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浙江大学校长等职。头衔是责任与使命的象征。1960 年 7 月,毛泽东主席发出“用八年时间,拿出自己的原子弹”的号召,钱三强组织并带领一批科学家先后建立了原子能反应堆加速器并解决原子弹设计试验诸多难题,于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两年 8 个月后,第一颗氢弹又成功爆炸。荣誉是业绩与成功的标志,人们不会忘记钱三强的功勋: 1985年法国总统授予荣誉军团军官勋章;199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两禅一星功勋奖章”。
1955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鉴于他在原 子能大业上的杰出贡献,国际天文联合会小行星中心将25240 号小行星命名为“钱三强星”。
于2011年入选中国现代科学家邮票第五组。
王淦昌 (1907-1998) 江苏常熟人,核物理学家。1933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后,翌年任山东大学物理系教授, 1936年至1950年任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系主任。1941 年 10 月,在湄潭艰苦条件下完成《关于探测中微子的一个建议》一文,由美国《物理评论》发表,获第二届范旭东奖;1942 年,探测中微子的实验由美国物理学家艾伦实验成功,成了当年国际物理学重要成就之一,其实验被命名为“王淦昌 - 艾伦实验”。王淦昌的名字被写入多种典籍之中。此后,王淦昌又发表了《关于宇宙线粒子的实验方法》等10 余篇论文,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好评,其大名与彭桓武一起载入美国百年科学大事记中。他“愿以身许国”,改名王京,埋名17年,常在戈壁滩罗布泊旁实验研究,直至原子弹和氢弹成功爆炸。他主张“艰苦奋斗,自主创新”,他提出并促成国家“728 工程”( 秦山核电站 )和“863 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的实施。由于王淦昌为人类科技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1984 年德国西柏林大学授予一份荣誉证书;1991 年国家“863计划”会议授予荣誉证书;1995 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
1955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97 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将 14558 号小行星命名为“王淦昌星”。
于2014年入选中国现代科学家邮票第六组。
赵九章 (1907-1968) 浙江吴兴人,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1925年秋考入浙江大学前身一一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电机科,积极投身爱国民主运动,1928 年 3月赵九章等被当局逮捕入狱。他们两次发动罢饭斗争,赵九章被折磨得奄奄一息,后被姨夫戴季陶保释出狱。 1933 年夏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35年7月考取公费留德学动力气象学等,获博士学位。1938年9月回国任西南联大教授。1946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1948年当局责令气象所迁台湾,他复电“八年抗战, 颠沛流离,实不堪再动”予以抵制。1957年 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10月13日,钱学森、赵九章提出开展人造卫星研究的建议。翌年,中国科学院成立我国第一个卫星研究小组,由钱学森任组长,赵九章任常务副组长。在赵九章带领下,从探空火箭箭头,T7探空火箭,中近程导弹......一步步向人造卫星 上天目标行进。1964年12月,赵九章起草人造卫星研制计划送周总理,并把 1965年1月作为研制人造卫星起始日,代号“651”项目,后成立“651”设计院,由赵九章任院长,至1968年前基本完成第一颗人造卫星试样星和正样星。正样星和试射初样星基本一样,直到1970年4月24日卫星发射成功,赵九章功不可没 ! 但不幸的是遇上了“史无前例”的政治风暴,这个戴季陶的外甥被风暴夺去了生命......
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中共中 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赵九章“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7年10月29日赵九章百岁华诞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将7811号小行星命名为“赵九章星”。
于2014年入选中国现代科学家邮票第六组。
金善宝(1895—1997) 浙江诸暨人。著名育种学家,农业教育家、农学家和小麦专家,中国现代小麦科学主要奠基人。1927─1929年在浙江大学农学院任教;1933年任浙江大学农学院副教授。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0年7月,金善宝赴美留学,先后在康奈尔大学、明尼苏达大学研究作物育种。1932年回国,任浙江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教授。编著了《大豆油分及蛋白质》《近代上米良种法》,1928年发表对我国小麦科研和生产均有重要意义的论著《中国小麦区域》,1934年编著了我国第一部小麦专著《实用小麦论》。 1957年,他的《中国小麦之种类及分布》一文在国内引起很大的反响。上 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他还组织和主编了我国研究小麦栽培的重要巨著《中国小麦栽培学》。
于2016年入选中国现代科学家邮票第七组。
叶笃正(1916-2013) 安徽安庆人。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43年浙江大学史地学系研究生毕业。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叶笃正先生1940年考入国立浙江大学研究院史地研究所,专攻大气学,并于1943年获国立浙江大学理学硕 士学位。 叶笃正先生被公认为我国现代气象学的奠基人之一,曾代表中国人第一次获得国际气象界“诺贝尔奖”——“国际气象组织奖”。先生一生取得了卓越的科技成果,包括建立青藏高原气象学、大气环流的突变表现、提出大气能量频散理论、倡导与可持续发展相联系的全球变化研究和有序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影响的适应等。其研究成果为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叶笃正先生在国立浙江大学师从气象学家涂长望和物理学家王淦昌教授,从此与两位恩师结下了一生的情谊。先生一生不忘母校的教诲,弘扬“求是”精神,艰苦奋斗,取得了卓著的成就,是浙江大学的杰出校友。先生作为浙江大学校友总会的名誉会长,一直关心母校的发展, 积极为母校的发展献言献策。
于2016年入选中国现代科学家邮票第七组。
当然,浙江大学的杰出校友绝不仅仅这八位。秉承着“求是创新”精神,百余年来,浙里造就了精英无数,培育了桃李满园。正是这些灿若星辰的名字,一代代践行和传承着求是精神,不断增添着“浙大人”这个称号的无上荣光。
转载自深圳市浙江大学校友会
今日编辑:费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