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标题不要吓到,哥不是广东人,不吃成都人。
这里说成都人好(hào)吃,是说成都人爱美食、懂美食,更会做美食。
作为一枚吃货,哥太爱成都,火锅、串串、锅盔、肥肠粉……都是最爱,可我很懂川菜吗?不敢说。直到前几天看了韩国tvn电视台拍的这档节目,我才真正看懂了成都美食——
《街头大胃王》
豆瓣评分9.5
节目一共12集,每一集讲一个城市的美食,第一集是成都,第二集是香港。
主持人白钟元是韩国知名电视人,虽然是韩国人,但他会讲普通话,“都是看中文菜单学会的。”
一来成都,白叔就被成都夜市的各种小吃迷住。
刷上辣酱再炭烤的烤串,滋滋烤声混杂诱人的肉香
炸熟的土豆,用调料拌着吃,麻辣爽口
一下没忍住,又点了份炒面,呼哧呼哧吃上了。
白叔一边感叹来成都就得长胖,一边吃个不停,露出吃货般的满足微笑,还会用普通话夸一下摊主。
作为街头大胃王,白叔真的很能吃——
一大早出门感受成都早餐,买了个红糖发糕,觉得好吃还小声bb“早知道买两个”。
一看到锅盔,又走不动路了。
白叔一边看摊主做锅盔,一边解释“军屯锅盔”的来历:
锅是铁锅,盔是帽子,据说张飞在军屯这个地方打仗时,没有铁锅,就用头盔来烤饼吃。
哥终于知道锅盔是什么意思了,还是外国人科普的……不过,锅盔的味道没的说,白叔吃完,发出“比巴黎的糕点还好吃”的赞叹。
基本上每道美食,白叔都会介绍一下来历,虽然是给韩国观众了解的,但不少中国小伙伴也顺便被科普了。
比如麻婆豆腐——
1862年,饭店老板陈春福的妻子,外号叫麻婆,她用油贩子卖剩下的油,给工人们做了一道豆腐菜,人们口口相传,就有了这道150年历史的名菜。
麻婆豆腐拌饭真是无比好吃啊。
以及——宫保鸡丁
据说是清朝的四川总督喜欢吃鸡丁和花生米,又爱吃辣,家厨就给他做了这道私房菜。
因为他的外号叫“宫保”,所以这道菜就叫做宫保鸡丁。
还有鱼香肉丝,为啥没有鱼?
四川一户人家,很喜欢吃鱼,于是做了一些去腥的调料,有一次妻子把烧鱼剩下的调料放入另一道菜中,发现更好吃,这道甜甜辣辣的菜就流传下来了。
可惜,要想在外地吃到好吃又正宗的宫保鸡丁和鱼香肉丝,真的太难了……
一般碰到这两道菜,哥都是直接略过。
当然,在成都的吃货日常,粉和面一定是重点。
白叔逛到成都有名的景点宽窄巷子,本地人基本上不会去,游客扎堆。哥以为他会入坑,没想到,这个韩国人很懂行……
小吃街都不好吃,街边的苍蝇小馆才是真正等待发掘的美食宝地。
白叔随手找了一家肥肠粉店,点了一碗粉,还很专业地加了冒节子。(猪小肠)
粉丝是薯粉,精髓在红油,加上打结的丰满肥肠,想一想都知道有多美味。
嘶溜嘶溜~
四川面食另一扛把子的担担面,也随处可见。
红油底,加上炸过的酥肉和酸菜,而面的口感则是软的,真的要馋死了。
在四川,无论是火锅还是面食,红油都是非常重要的主要调料。
好在成都人完全不怕辣,为什么呢?
因为这里有全国最好的肛肠医院……
话说回来,成都人其实并非整天火锅烤串,对于年轻人来说,吃饭的日常可能就是公司边的一顿猪脚饭、担担面。
白叔找了一家小店,点了一份猪脚鸭肉饭,也就是盖浇饭,20块钱,肉多到不行。
饭还可以无限加,这点很爽。
白叔吃得美滋滋,饭吃完了去加,没想到一回头,悲惨的一幕发生了……
人家还没吃完啊!!!
一个人吃饭的痛苦谁能懂?!
(摄像大哥也是坏)
饭馆大叔有点歉意,说再给做一份,白叔内心忧伤,但还是谢绝了:“没事没事没事没事”。
白天没吃爽,晚上白叔摸索了一家串串店,打算大吃一顿。
蘸酱吃,又辣又香。
还有冒花甲,一口一个。
对于火锅和串串的区别,白叔有自己的理解——
串串释放了人们下菜的压力,很适合年轻人喝酒聚餐。
以及,成都人爱享乐、爱消遣的性格,也使得川菜的绝佳美味留在了本地,怎么吃,外地的川菜都不及本地十分之一。
不为赚钱牺牲生活品质,这是很多成都人的原则。
But!对吃货来说,实在是很大的损失啊!
白叔的可爱普通发,和非常slay的剪辑,使得这一档美食节目,既接地气,又活泼有趣,当然,最戳人的是,节目里的美食看着就好吃。
这和我们很多美食节目严肃、充满艺术感的风格是截然不同的。
当然,舌尖一、二拍的还是相当不错的,到了舌尖三,脱离生活、复古的古怪趣味就一直贯穿整部纪录片,实话说,一整季都没有几处能让人垂涎欲滴。
成都的市井生活,在美食上放大到极致,被tvn完美捕捉到了。国内的纪录片导演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把眼光放在当代人的饮食意趣上?
毕竟,看得见吃得着的美食,才是最诱人的。
有机会哥还想去成都吃好吃的啊!
(想看的,点击阅读原文就可在b站上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