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厦门日报
《厦门日报》官方微信。《厦门日报》创办于1949年10月,是福建乃至海西地区发行自费订阅率最高、日均版数最多、广告营收最大的党报,也是本地最具权威性、公信力、亲和力和影响力的主流大报。荣膺2013年全国“百强报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厦门日报  ·  99%以上为甲流!紧急提醒→ ·  20 小时前  
厦门日报  ·  9个月坐933次地铁,获赠一辆车!网友:果然 ... ·  20 小时前  
海西晨报  ·  快讯!厦门十一中将开办滨北校区 ·  昨天  
海西晨报  ·  快讯!厦门十一中将开办滨北校区 ·  昨天  
厦门日报  ·  霸王茶姬突然被曝!网友:扎心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厦门日报

今天,厦门最老牌酒店回归!很多人奔着这个“童年回忆”……

厦门日报  · 公众号  · 厦门  · 2025-01-01 17:35

正文


今天
2025年的第一天&第一个假期
据说 不少厦门人
都来这儿打卡了↓↓



据前方小伙伴来报
想吃上一口心心念念的茶点
如果没有提前预约
排队是必不可少的
而今日份出镜率最高的“时髦单品”
必须是TA↓↓







经过一年零两个月的精雕细琢

厦门最老牌酒店厦门鹭江宾馆

日前完成第六次改造提升

正式恢复对外营业



鹭江宾馆(鹭江大厦)1958年建设,两年后建成开业。1985年1月正式更名“鹭江宾馆”营业。开业后,各界名流、海外华人华侨纷至沓来,许多人在这里第一次乘坐电梯、喝咖啡、泡舞厅、吃茶点,甚至谁家的公子千金能在此举办婚礼,也是一件脸上有光的事。




外观依旧是

经典嘉庚风格建筑


“改了哪里?好像完全没变。”

不停有过往者驻足

仔细端详这栋酒店

与他们记忆中的样子做对比


鹭江宾馆。


的确,仅从外观上看,鹭江宾馆似乎没有任何变化:绿色琉璃瓦、红砖墙、贯穿楼身的石砌柱壁、转角柱,甚至是阳台上的镂空云纹等细微之处,都与之前一样。

不变,因它足够经典。鹭江道一侧,历史风貌建筑物众多,但鹭江宾馆,由陈嘉庚先生向周恩来总理打报告后特批建设,为嘉庚风格建筑的代表,外观细节已近美学极致:其是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建筑、地标建筑,凸显嘉庚式建筑“穿西装、戴斗笠”的中西合璧特点——红砖楼体和白色石柱,如西装背带般笔挺,而绿色的琉璃瓦屋顶,即是充满“民族风”的中式斗笠。


站在宾馆正门

高悬于门楣上的牌匾

“鹭江宾馆”四字遒劲有力


鹭江宾馆。


其中的“鹭江”二字

可在七楼鹭江潮餐厅的露台寻到原迹:

一块青石板上刻有“鹭江大厦”四个字

但没有落款



这块青石牌匾,是此次改造提升过程中,从仓库中翻找出的老物件。1985年之前,鹭江宾馆还叫鹭江大厦,这块牌匾就挂在大楼门前墙壁上。“这是先伯罗丹先生的字!”远在北京的罗丹之侄罗钟看过此字后,电话中的声音变得有些激动。

鹭江宾馆大堂西侧的空间,已经变为时光长廊。


如今,酒店大堂西侧的空间,已经变为时光长廊,中山路竣工、鹭江大厦建设、经济特区获批、鼓浪屿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地等时间节点,以老照片的形式出现在地面的透光砖上,以此致敬历史。




精细修复8种水泥花砖


迈入向海一侧的客房

脚下的闽南花砖令人眼前一亮

这些花砖

是60多年前大楼初建时所铺设的

其间经历数轮改造

一度沉睡在地板下数十年

此次改造得以重见天日


鹭江宾馆的地面花砖图案非常精美,如同艺术品。


此次鹭江宾馆改造提升文保专家组成员、厦门市博物馆原副馆长、文博研究员郑东说,鹭江宾馆的地面花砖图案非常精美,如同艺术品。


经过摸排,文保专家组在鹭江宾馆房间和廊道地面发现了8种不同花色的水泥花砖,并指导工匠原地精细修复。


除了客房地板,花砖元素隐藏在酒店的各个角落,如同“盲盒”,等待宾客去寻找发现。


鹭江宾馆咖啡厅。


从最开始的结构加固和装修,到增加文物修缮、前后9次论证和修改方案,鹭江宾馆的改造提升过程,堪称一次业界经典案例。


鹭江宾馆。




宾客争相询问“黄桃小伞”


试营业期间

在7楼的观海餐厅

不少宾客刚落座

就问:“有没有黄桃小伞?”



在鹭江宾馆吃“黄桃小伞”

是独属于“80后”“90后”的美好记忆

餐厅服务员很感慨

一道“黄桃小伞”甜品

在鹭江宾馆一天售卖的数量

足够其他酒店卖上一个月

但“黄桃小伞”只是鹭江宾馆

百道餐食中最简单的一道


在二楼后厨,粤菜师傅正在制作黑蒜什菌饺,成品外观似一个蒜形的小笼包,包子褶翠绿欲滴如蒜苗,包子皮洁白透光为蒜瓣。如不明制作过程,常人可能会觉得这包子褶,是涂抹了食用色素。


绿色,其实来自于菠菜汁。厨师先用菠菜汁和面、制成大面皮,再将白面团搓成条,包裹其中,切成面剂子。擀出来的包子皮,外绿内白,纳馅捏制,顶着翠绿褶子的蒜形蒸包便成了。


“厨师团队有四五十人,菜品都是当天选用新鲜材料,手工制作,保留食材最原本的风味。”鹭江宾馆资深厨师黄祺介绍,一些复杂的菜品,如燕鲍翅参,泡发连同制作的时间,超过一星期。


鹭江宾馆1984年底第一次试营业期间,黄祺是后厨实习生,40年过去,他仍坚守在这里。


“我还记得,鹭江宾馆当时引入港式茶点,以月薪2万元聘请香港厨师,那几乎是整个后厨所有本地厨师月工资的总和。大投入,打响了鹭江茶点的品牌,并留下了精工细作的优良传统。”黄祺回忆,鹭江宾馆也没有丢掉闽南古早味,如油葱粿、芋枣、面线糊、沙茶面、肉粽、五香卷、扁食汤,制作工艺几十年未曾改变,为的就是让宾客一口吃到记忆中的味道。


鹭江宾馆的茶点餐厅户外区域。


因此,鹭江茶点的顾客中,有十几年间每周坚持光顾两三次的老夫妻,也有提前一年下订单的外国旅游团。



最近,后厨团队正在想办法恢复曾经红极一时的鹭江药膳,例如杜仲焖鱼唇,当归鳗鱼柳,无论是工序还是炊具选择,都颇有讲究。


鹭江宾馆有你难忘的回忆吗?

欢迎留言说说~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徐景明 摄影/摄像:林铭鸿 杨进福 林岑 许梦洁 视频编辑:许梦洁

编辑:罗小州 值班主任:蔡萍萍

厦门日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今起实施!弹性退休办法来了!点击计算→

重磅发布!厦门出台七方面硬核举措

厦门刚刚发布!住房公积金政策调整




厦门日报社微信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