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DeepTech深科技
“DeepTech深科技”是与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官方独家合作的一个新科技内容品牌。我们专注于关注三个方面:1、基于科学的发现;2、真正的科技创新;3、深科技应用的创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古尔曼:库存告急暗示#新iPadAir和M ... ·  昨天  
虎嗅APP  ·  中国GDP十强省,又变了 ·  2 天前  
新浪科技  ·  【#面壁智能联创谈DeepSeek出圈#:与 ... ·  3 天前  
新浪科技  ·  【#小米SU7Ultra全年销量目标1万台#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DeepTech深科技

英特尔的统治地位又遭重大挑战,微软云服务瞄准ARM处理器架构

DeepTech深科技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3-09 12:41

正文


3月8日,据彭博社报道,微软正在测试搭载高通公司基于ARM架构处理器的服务器来运行其Azure云系统。 虽然它们还没有为客户提供任何服务, 但将来在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和存储等方面必定大有用途。



众所周知,在芯片处理器领域, 英特尔是无可非议的霸主,它占据着接近 99% 的市场份额。 在这背后,除了有英特尔自身的科技创新和优秀的营销策略之外, 竞争对手的重大战略失误也是原因之一。


但从 2017 年开始,情况似乎会有重大转机。随着笔记本和台式机市场的逐渐萎缩, 英特尔的重要利基也在逐渐失去往昔的光辉。 而伴随着云计算需求的的日益增加,如谷歌、亚马逊和微软之类的各大科技厂商也在疯狂的为其服务器设备购置海量的专用芯片, 目前这一市场规模已超过500亿美元。

但显而易见的是,英特尔并没有及时抓住这次转型的机会。 竞争对手的最新产品大有重新占据市场的趋势。 目前,这一领域的主要玩家包括AMD、高通和Nvidia, 他们也都相继推出了性能优秀的新型处理器。



而微软选择 ARM 处理器的首要原因就是 ARM 处理器便宜,而且能源消耗较低。 这就会降低微软的云服务器的价格,带来更高的性价比,自然也就会吸引更多客户。

虽然尚不清楚微软会采购多少ARM的芯片,但据微软Azure云部门副总裁Jason Zander透露, 微软已经对其合作伙伴做出了“重大的承诺”。 同时, 微软还对服务器设计制定了开源的策略, 也就意味着其可以被其他云服务器厂商采用,从而进一步降低云服务器的价格,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而高通数据中心的产品主管Ram Peddibhotla也提到, “我们与微软的合作是长期而多方面的。”

而对于 ARM 来说,已经在移动处理器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尤其是以能耗低而闻名。 但他们却还将触角伸向了超级计算机领域, 这就明显触及了英特尔的利益。 ARM专门为超级计算开发了设计了新的芯片架构 , 富士通当即宣布将使用该芯片制造一个名为Project K的超级计算机。

自从去年ARM被软银(SoftBank)以320亿美元收购以来,前景一片大好。ARM计划到2021年将英国员工人数翻番,从1,600人增加到3200人, 上个月又表示,预计在未来的20年内将提供大约一万亿个物联网设备的芯片。


而最新的消息显示, 软银计划将ARM约25%的股份注入到其与沙特主权投资基金共同成立的1000亿美元愿景基金之中。 这一方面印证了石油巨头的科技转型之路,但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ARM的技术积累之雄厚。

除了高通和ARM之外,其他厂商也动作频频。 上周,Nvidia和微软宣布共同搭建了一个新的计算单元,旨在提升AI在云数据处理中的表现。 尽管 AI 只占当今云数据处理的工作量中的一小部分, 但它却是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


而就在Nvidia发声的前一天, AMD公司推出了对英特尔构成威胁的Naples服务器芯片, 这也是台式电脑所用的Ryzen芯片的升级版本。AMD表示,Naples芯片与英特尔的架构完全兼容, 但将比英特尔的产品更便宜,性能更好,运算速度也更快。


AMD高级副总裁Forrest Norrod对新芯片信心满满, “我们将再次成为全球科技的领导者,也重新认识到了硬件在数据处理中的重要性。”

英特尔创新尝试本无可厚非,它所开发的量子技术和光学计算机想必未来也将大有前途。 但从此次微软的事件也可以看出,英特尔现阶段的一些收入正在被竞争对手逐渐瓜分。 对于其能否保持在芯片领域的龙头地位, 或许还有待于新产品来验证。


当然,理论上, 最具颠覆性的将是 神经网络技术的进展, 到时很多计算将都在本土运行,不像目前大多依赖云端。 但这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变成现实,如今还不得而知。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美合作“城郭会员计划”正式发布,让您始终处于新兴技术商业趋势的最前沿。详情请点击下方图片查看 ↓↓↓





招聘

编辑、视觉设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