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汽车结构用钢而言,Q&P钢以其高强度高塑性的综合性能可大幅减轻汽车车体重量,同时增强汽车抗撞击能力,提高汽车安全系数。由此可见Q&P钢的应用前景广阔,其研究意义重大。
本研究依托某钢铁企业项目“新一代高强塑积汽车用钢的开发”,分别对冷轧连续退火Q&P工艺以及热轧在线直接淬火配分(Hot-rolling Direct 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HDQ&P)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特别是采用低Si、低C成分体系在国内率先开发了可镀可焊的新型超高强Q&P钢工艺与技术。所得实验钢为强度级别包含屈服强度500-1000MPa、抗拉强度900-1500MPa、延伸率14%-45%的一系列不同性能级别的Q&P钢。在此研究基础之上,总结出了一套满足不同性能级别需求的集成分设计熔炼、相变行为研究、工艺设计、微观表征和组织性能关系为一体的Q&P钢研究与开发策略。
1)研究了不同配分工艺下的碳从马氏体向奥氏体富集的动力学行为,揭示了奥氏体的稳定化与材料抗拉强度、均匀延伸率等力学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残余奥氏体于马氏体板条间呈薄膜分布,其宽度为100nm左右。马氏体板条束边界存在块状残余奥氏体,其尺寸可达500nm左右。随着配分时间的延长,马氏体板条宽化,位错密度下降。随着配分时间延长,残余奥氏体先增多后减少。并不是所有残余奥氏体均发生TRIP效应。残余奥氏体中存在碳分布不均匀性。贫碳残余奥氏体更易发生TRIP效应。配分时间过长马氏体板条中碳化物存在粗化现象,同时伴随奥氏体分解。位错相互作用和TRIP效应提高加工硬化率,从而使均匀延伸率和抗拉强度均提高。100s后析出的碳化物使屈服强度上升。
2) 将Q&P理论引入热轧,提出一种非等温(连续冷却)过程中实现动态碳配分概念,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热轧直接淬火配分(HDQ&P)钢的工业化原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