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时任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了“岛链”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利用西太平洋岛屿密集的天然优势,在这些大小岛屿上部署大量武器装备,彻底封锁亚洲大陆的出海口,封堵亚洲大陆国家的海空军活动。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甚至称这种岛链就是一座巨大的不沉航空母舰!
最早的岛链计划与我们关系不大,因为1951年的时候我们的海军并没有远洋航行能力,杜勒斯提出的岛链计划,最初针对的是当时的苏联海军,太平洋舰队是苏联海军实力最强的舰队,太平洋舰队的核潜艇频繁从西太靠近大陆的密集岛屿间穿行,岛链计划发挥的第一个作用就是监视或限制苏联海军核潜艇的活动。
1
991年之后,美国打造的岛链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不过不久之后,这些岛链的
作用就重新显现出来,只不过目标从苏联换成了我海军。
事实上,从1951年提出计划开始,美国打造了不止一条岛链,而是三条!第一岛链北起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南至大巽他群岛,整体呈一个大大的弧形,将整个亚洲大陆东海岸完全包围起来。
第二岛链靠近太平洋中部,以关岛为中心,包括小笠原群岛、硫黄列岛和马利亚纳群岛等岛屿以及南太平洋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岛国。
第三岛链位于太平洋中间靠东的位置,以夏威夷群岛为中心,北起阿留申群岛,南至甘比尔群岛,也是横跨太平洋南北的一条岛屿组成的弧形防御圈。
三条岛链在当时的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美国在这些岛链上重点打造,部署大量作战力量,包括航空母舰、战斗机、核潜艇等等,这些岛链的作用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封堵亚洲大陆前出太平洋的所有通道,二是这些岛链是美军在西太的重要前进基地,第三个方面是这些岛链本身就具有极强的防卫能力,等于是三座“海上的马奇诺防线”,可以避免美国本土陷入战火。
通过地图可以看到,第一、二岛链将我国面向的太平洋方向整个包围起来,我海军前出太平洋只能从这些岛链之间寥寥无几的几条国际水道通行,这就达到了美国的目的:平时进行监测,我海军前出太平洋的活动都在其掌握之中,更重要的是,在战时美国可以轻松将这些岛链中间的通道封锁!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直至本世纪初期,这些岛链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美军在西太的整个军事部署都围绕这些岛链展开。不过最近十年来,却很少再听到关于岛链的探讨。
实际上从1951年开始,美国从未放弃加强这些岛链的部署,这些岛链也一直存在,现在之所以很少再说岛链,是因为在如今的中国面前,这些岛链已经形同虚设!
第一岛链大部分位于我国大陆向西一千公里的太平洋上面,如果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还缺乏对第一岛链的反制措施,那么在今天就完全不同了。我国目前作战半径一千公里以上的战斗机超过1000架,海军拥有双航母战斗群,并且第一岛链上大部分重点目标都处于东风-17和长剑-10的覆盖范围内,在陆基大型预警机、电子战机的配合下,战时可以迅速将这些目标摧毁。第一岛链内可以说我们没有对手。
近些年我国远程打击能力提升迅速,上百架辽轰6K携带远程巡航导弹打击范围覆盖第二岛链的大部分区域,第二岛链的核心就是关岛,现在我们有一款被称之为“关岛快递”的中程弹道导弹东风26,这款导弹可以对关岛进行重点照顾,关岛一但被破防,第二岛链也就彻底断开了。
我国两款反舰弹道导弹东风21D和东风26,射程恰好覆盖第一第二岛链,简直就是为了斩断这两条岛链而研发的,美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只要进入第二岛链之内,就会随时遭到反舰弹道导弹的打击,如果想要安全就只能退到第三岛链,而处于第三岛链上的航母,也就失去了其原本的价值。
可以说,随着我国实力的不断增强,一二岛链已经是形同虚设,一二岛链没有了,第三岛链也就没有了价值。从1951年开始,美国苦心经营了70年的岛链如今依然存在,不过面对崛起的我国,这些岛链已经发挥不出此前那种作用,这些太平洋上的“马奇诺防线”最终也会像欧洲那条“马奇诺防线”一样,没来得及发挥任何价值就已成为历史。
为分享前沿资讯及有价值的观点,新刀口谈兵微信公众号转载此文,并经过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