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赛迪顾问
分享我的思维,创造你的世界。“赛迪顾问”助您全方位解读产经热点,科学制定战略决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峡小微  ·  媒体聚焦:梯级电站保供很给力 ... ·  3 天前  
优秀网页设计  ·  AI工具丨年后工作必备!256个AI工具百宝 ... ·  5 天前  
ZaomeDesign  ·  桥上人家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赛迪顾问

《2024医疗器械十大前沿技术》重磅发布

赛迪顾问  · 公众号  ·  · 2024-12-17 10:00

正文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作 者

医药健康产业研究中心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已经从“模仿创新”逐渐发展到“自主创新”阶段,产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前沿技术创新的牵引。洞察医疗器械前沿技术发展趋势,抢抓前沿技术突破重大机遇,打通前沿技术产业化路径,对于构建医疗器械领域新质生产力、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赛迪顾问医药健康产业研究中心重磅发布《2024医疗器械十大前沿技术》,本研究共分为三个章节,包括医疗器械产业扫描、医疗器械十大前沿技术发展特征、技术产业化的难点与建议。报告的核心概览如下,全文请于文末获取。


一、医疗器械产业现状扫描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规模逐渐壮大,企业数量不断增长,技术持续迭代升级,产业生态逐渐完善。2023年中国医疗器械产业规模达到11841.7亿元,增长率为16.3%,比全球增长率高7.7个百分点。在政策引导、需求牵引、技术进步的驱动下,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预计2025年产业规模有望超过1.6万亿元。



2019-2025年中国医疗器械产业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2024.12


企业呈现资源整合、高端化、全球化趋势。 截至2024年9月,中国医疗器械生产制造企业数量为5.8万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4000余家,上市企业263家。企业呈现三大趋势:一是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并购重组和战略合作成为主流;二是企业加速布局高端市场,技术创新是核心竞争力;三是中国本土厂商崭露头角,出海成为新引擎。


创新医疗器械加速放量。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进入快速发展黄金时期,创新医疗器械产品获批数量由2018年的20款增长至2023年的61款,复合增长率为25.0%。国产创新医疗器械占比持续提高。在2018-2023年获批的创新医疗器械中,国产创新医疗器械占比持续超过70%。



2018-2023年中国市场批准上市的创新医疗器械数量变化

数据来源:国家药监局官网,赛迪顾问整理,2024.12


二、医疗器械十大前沿技术发展特征



多项技术处于商业孵化阶段。 脑机接口技术、植入式柔性电极技术、柔性外骨骼机器人技术、便携式核磁共振技术、3D器官打印技术经历基础研究阶段、成果转化阶段,当前正处于商业孵化阶段,商业价值逐渐显现,引发市场关注。脑机接口技术在治疗癫痫、帕金森、强迫症等病症方面应用广泛;柔性外骨骼机器人技术在医疗康复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智能仿生皮肤技术则在医疗修复、人机交互等领域展现出无限可能。



2024年中国医疗器械十大前沿技术发展阶段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2024.12


主要研发主体逐渐由科研院所转向企业。 技术发展早期的研究探索阶段多以科研院所发挥引领作用,随着技术的更新与迭代,企业逐渐成为专利申请与技术推广的核心主体。尤其是在商业孵化阶段,中国企业申请的专利数量占比超过50%,高于科研院所的专利占比。


前沿医疗器械技术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东部地区聚集了大量的创新资源、人才资源,是中国前沿医疗器械技术的重要集聚地。其中,北京、上海、江苏、广东作为医疗器械创新的第一梯队,专利数量占比居全国前列,成为前沿医疗器械技术创新的主阵地,形成引领优势。浙江、山东等地加速追赶,正通过持续加大创新投入、积极培育创新人才、不断优化创新环境等多维度举措,全力加速追赶前沿步伐。


三、医疗器械前沿技术产业化难点与建议



基于以上研究,赛迪顾问提出中国医疗器械前沿技术产业化的三大难点:一是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脱节,二是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错配,三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资金短缺。针对三大难点,赛迪顾问提出三个建议:一是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向“以临床需求为源头”转变;二是从“企业作为答题人”向“以企业作为出题人”转变;三是从“以资本投资为重点”向“以产业投资为基础”转变。具体内容详见报告全文。


以下为报告全部内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