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背景:
2018年11月15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公办园原则上不低于50%,普惠性幼儿园不低于80%,2020年实现毛入园率85%。根据《意见》精神,为落实相关要求,2019年1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向各省市自治区下发了《关于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小区配套幼儿园应当由教育行政部门办成公办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园,不得办成营利性幼儿园。之后,各地方采取积极举措,加大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的步伐。
国家开放二胎政策后,入园难入园贵成为普通工薪阶层的困扰。十九大报告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蓝图中特别加入了“幼有所育”的新要求。但在一些地方,急于提高公办、普惠幼儿园的比例,在政策执行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以下三种现象比较集中和突出:
这些做法是对中央政策的误读。
普惠政策要点解析
1、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
中央要求加快公办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不意味着要限制民办学前教育的发展,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看,
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仍然要坚持公办和民办“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优化公办园与民办园的关系,降低高收费民办园占比过高,只能是加快公办幼儿园的发展步伐,不断扩大公办幼儿园的占比。过度阶段,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扶持、经费扶持、师资扶持等做法,引导一些民办幼儿园办成普惠园。
但是必须坚持自觉自愿的原则,而不能强制将民办幼儿园转型。
2、中央出台学前教育新政的最大意义是,确定学前教育的公益性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学前教育事业的属性不明。不少地方,把学前教育推向了市场,主要通过发展民办学前教育来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事业的需求。
《意见》的出台,最重大的意义,就是
确立了学前教育的公共服务属性。
《意见》开宗明义,强调“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
在这里,《意见》突出强调了学前教育的社会公益事业属性,为确立学前教育的公共服务属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拨正了学前教育发展方向。
如果还有人寄希望于在学前教育赚快钱,赚大钱,那么无疑是与国家大政方针背道而驰的。
3、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利国利民
学前教育的公益属性是最强的。研究表明,在学前教育上的投入体现在社会福利、补救教育、预防犯罪方面投入的降低以及纳税的增加。学前教育投资效益这种鲜明的外溢性特征,恰恰说明学前教育投资的公益性是国民教育中最强的。
另一方面,从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看,我国仍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年轻的父母生活成本高,其中主要体现在抚养孩子的成本和教育的成本太高。大力发展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有利于降低年轻夫妇抚养、教育孩子的成本,对于鼓励年轻人生育意愿,延长我国人口红利具有重大意义。
4、为什么强调公办幼儿园不能低于50%?
《意见》要求“各地要把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作为重点任务,结合本地实际,着力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坚决扭转高收费民办园占比偏高的局面。大力发展公办园,充分发挥公办园保基本、兜底线、引领方向、平抑收费的主渠道作用。”
说到底,加快发展公办学前教育,要求公办幼儿园不能低于50%,
其根本目的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学前教育发展理念,发挥公办幼儿园对学前教育市场的引领和调控作用,
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学前教育的公益属性,降低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成本。
5、新政压缩了民办幼儿园的发展空间和赢利空间?
学前教育,作为公益性最强的教育事业,不能凸显它的资源配置的市场属性,更不能把学前教育作为产业、作为企业来举办。从中央规定的公办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的比例看,必然要限制和压缩高收费民办幼儿园的发展空间。
同时,随着高质量公办幼儿园的不断发展,高收费民办幼儿园的赢利也会逐步回到正常的水平,而不是拼命地在孩子们身上变着花样赚钱。
总体上民办幼儿园的利润空间会下降,但是不会压缩发展空间,反而会留给那些真正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人更良好的发展环境。
6、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是否都要办成公办的?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文件早就明确了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的性质是城镇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它跟卫生院、居委会一样纳入城乡建设规划。
城镇居住区幼儿园配套建设也是一种最经济、最集约、最便民的公共服务资源建设方式。是城镇居民接受学前教育的教育资源。
国家对居住区幼儿园配套建设的定位,有明确规定:城镇居住区配套园优先办成公办园,或委托办成资产国有的普惠性民办园,不得举办为营利性民办幼儿园。也就是说,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教育公共服务设施,就其产权性质而言,属于公共资产,必须交给教育行政部门使用。
城镇居住区幼儿园配套建设的处理有两种模式:一是通过补助生均公用经费将高收费幼儿园办成普惠性民办园;二是通过约谈开发商降低房租,并由财政补贴剩余房租的方式,将高收费幼儿园降费办成普惠性民办园。
如果财政有保障,可以办成公办幼儿园;
如果财力不足,也可以办成政府所有、按照民办机制运营的幼儿园。
幼儿园普惠制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但是要执行好,不能为了图快图省事搞一刀切,损害了幼儿园的利益,伤害幼教人的办学热情。
1、
一些地方强迫幼儿园转普惠园?张志勇:对中央精神的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