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译文
上海译文出版社官方微信账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拾柒年蝉  ·  科幻小说连载:接受:裂瓷光(5) ·  9 小时前  
青海公安  ·  夜听(324) | 警营过年 ·  14 小时前  
为你读诗  ·  沉香藏家绕不过的绿奇楠,绕腕留奇香 ·  3 天前  
为你读诗  ·  初五:愿新年有钱有闲,自在如风 ·  4 天前  
光明日报  ·  今天大年初四,祝您“四巳如意”! ·  4 天前  
光明日报  ·  今天大年初四,祝您“四巳如意”!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译文

纪念契诃夫逝世120周年,名家导赏版《契诃夫戏剧全集》上新!

上海译文  · 公众号  · 文学  · 2024-07-15 21:19

正文

120年前的今天——1904年7月15日,契诃夫在德国巴登维勒与世长辞

在契诃夫为我们留下的所有宝贵艺术财富中,他的戏剧无疑是如王冠上的宝石一般璀璨夺目的存在。

在这位“现代戏剧之父”逝世120周年之际,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了“契诃夫戏剧全集(名家导赏版)”系列作品,完整收录契诃夫毕生经典剧作,再次为广大戏迷、书迷朋友呈现“有这个时代一切的痛和希望”的契诃夫舞台。


这一版《契诃夫戏剧全集》的装帧极具特色,封面设计复古又简洁新潮,据编辑透露,字体专门请设计师定制。

小32开平装,一剧一册,盈盈一握,非常适合随身携带、随时阅读。扫书中二维码即可听狄菲菲、吕梁、吴磊等著名演员有声演绎剧作经典片段,随时随地,帷幕拉开,“好戏上演”。

点击试听👇

《契诃夫戏剧全集》特邀跨越戏剧文学研究、翻译界、舞台表导演的学者为本系列作品进行深度解读,包括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董晓,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教授彭涛,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吴小钧,新幻想现实主义戏剧研究学者、戏剧导演杨申,知名导演王晓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乐、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系教师邹卓凡,为每一个剧目撰写导读,把多年研究的成果和心得交付读者(以下导读内容均为节选)

《万尼亚舅舅》导读

内敛的幽默,
是契诃夫戏剧最深刻的幽默

作者:董晓

契诃夫戏剧里,幽默隐含了更深的忧郁,是一种内敛的幽默,是契诃夫戏剧世界中最深刻的幽默。当契诃夫将幽默与对人生的无奈感受相交融时,幽默就深化、发展成独特的内敛的幽默。我们在《万尼亚舅舅》里品味到的,正是这种内敛的幽默。从轻松独幕喜剧那外显的诙谐转化为内敛的幽默,体现了剧作家喜剧精神的升华与深化,即从对事物表面的滑稽性的表现,深化为对生活之本质的喜剧式感悟。《万尼亚舅舅》这部充满忧郁之情的剧作内在喜剧性的生成,体现出剧作家思考人生的深刻喜剧精神。正是凭藉着将外显的幽默内敛化,戏剧舞台上方才呈现出淡淡的抒情氛围。这时,契诃夫已不再是一个逗人发笑的诙谐家,而是将幽默诙谐内化为超然于上的对生活的审视眼光。以冷峻的眼光俯视剧中人物的生存境遇,使契诃夫的剧作具有了真正的喜剧本质。

《樱桃园》导读

时间与命运之谜

作者:彭涛

一九〇二年至一九〇三年,《樱桃园》写作的年代,正是俄国历史变革的年代:旧的生活结束了,新的生活却还没有到来,在这新旧交替之际,出现了一处空白,每一个人都在挣扎、彷徨、等待……契诃夫敏感地捕捉到这种时间的变化,他的艺术视觉聚焦在旧的生活已然结束,新的生活还未到来的空白点,为我们描绘出主人公的时间焦虑。俄国文艺学家金格曼曾经指出,契诃夫戏剧创作的主调就是时间,契诃夫将主人公放置在瞬间与永恒的对峙中,放置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环节的连接处。“契诃夫的主人公们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悲欢交织地去回忆时间。他们谈自己已度过的青春和人类的未来,谈偶然的、瞬间的幸福和单调的日常生活的流逝。”

《三姊妹》导读

“我的心就像一架贵重的钢琴……”

作者:吴小钧

契诃夫戏剧的特点之一是“多主人公”,因此很可以将“三姊妹”视为知识分子的群体象征。当时正在创作剧本的契诃夫给他的恋人奥尔加的信中明确表示,“你们应该解读现代生活,就是那知识分子正亲身体验着的生活”。

《三姊妹》在结构的空间和时间的处理上,明显区别于他的其他六部多幕剧……剧作在时空构思的特点正是要表现出,三个优雅的知识女性在一座“没有一个人懂得音乐”的死气沉沉的小城里的生活与处境,她们在“散文战胜诗、庸俗战胜美”的过程中,细腻而紧张的心理活动,这是一个想要“改变”却因自身的软弱而无力改变的过程,也是一个想要出走最终却无法离开的过程,又是一个将“奴性从自己身上一点一滴挤出去”的艰难而痛苦的过程。

《海鸥》导读

为另一种生活而改变

作者:杨申

正如 “海鸥究竟象征和表达了什么”这一话题有无穷解,契诃夫没有给出“生命与生活的正确答案”,他用他的作品,召唤我们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经历中求索,要如何面对环境与自我,如何面对现实生活和理想的生活。契诃夫也不会把所思所想付诸直白的表述,而是要我们学会寻找“文字下的潜流”,通过一个单词、一个典故、一个舞台提示、一个停顿而展开研究和联想,打开其本意表达的各种可能性。而这把“打开潜流大门”的钥匙,正是我们对于世界、对于人的认识与判断。而如果我们再把自身经验引入其作品之中,还会发现:他和我们普通的人拥有同样的感悟和表达,只是他更加内敛,更加幽默,更加宽和。

《伊凡诺夫》导读

你好,伊凡诺夫

作者:邹卓凡

伊凡诺夫和里沃夫共同建构了此剧最重要的主题,那就是当一个人刚刚过完青年时期就丧失了人生全部的希望,他将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作者不仅通过主要戏剧人物之间的戏剧冲突来表现这一点,也通过两代人之间的新旧对比进行了深入的表达。……契诃夫借助了两代人之间并不清晰的联系,通过他们不同年龄段的人生状态,展现出一个俄国人一生的样子。

《没有父亲的人》导读

普拉东诺夫是个现代人

作者:王晓鹰

契诃夫是个医生,他的戏里经常有一个医生的角色,特里列茨基就是个医生,但是他早已不知道如何给病人开药方了,就像契诃夫也不知道如何给生活开药方一样。但是特里列茨基和契诃夫都清楚地知道,人的现状不那么健康,生活现状也不是应该的样子。

普拉东诺夫是高贵的还是卑劣的?是悲剧性的还是喜剧性的?会给人带来哭泣还是嬉笑?该同情他还是鄙视他?十九岁的契诃夫让今人无所适从,而《普拉东诺夫》的现代性也许正在于此。我们所处的时代距离契诃夫已十分遥远,可是我们内心的感受却距离“普拉东诺夫”越来越近,我们也许在重新认识契诃夫的同时,也需要重新认识自己。

《林妖》导读

《林妖》里的“黑暗森林”法则

作者:徐乐

众所周知,契诃夫终生未写过长篇小说,但他的确以《林妖》为起点,开创了一种以往舞台上从未有过的长篇小说式的戏剧,在这样的新型戏剧里,生活的真谛并不表现在激烈的冲突和巅峰的体验中,剧作家尽力在日常的交谈、吃喝、散步、读报、打牌这些细节中,在无声的停顿或者意味深长的弦外之音中,展现人内在的、长久的、习惯性的苦闷心理和时代的隐秘潮流。剧情主线不再围绕单一的、异于常人的主角行动推进,而是由一大群不同人物的复杂关系构成,剧终也不意味着切断了生活的总体进程。在某种程度上,《林妖》就是对新的长篇小说式戏剧的一次“排练”,而这一新创制的体裁将在之后的《万尼亚舅舅》和其他大戏中得到完美的实现。

《天鹅之歌》导读

不简单的“小形式”

作者:彭涛

在契诃夫的文学遗产中,独幕剧创作占有特别的位置。契诃夫一直对通俗喜剧这样的“小形式”情有独钟。当时,有地位的文学家一般不太看得上通俗喜剧这种“小形式”,契诃夫却独具慧眼,认为这是“最崇高的戏剧类型”。

契诃夫的独幕剧与多幕剧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戏剧艺术世界:在这不起眼的“小形式”中,契诃夫看待生活的深邃目光与幽默的笑声融合在一起,忧郁的气质与乐观豁达的精神相伴相随,“情绪的潜流”与情节的发展有机结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契诃夫的独幕剧是解读他的多幕剧的一把钥匙。

除了全新的《契诃夫戏剧全集》,译文社还推出过《契诃夫中短篇小说全集》《契诃夫书信集》《契诃夫传》,囊括了契诃夫多种体裁的文学创作,为喜爱契诃夫的读者们提供进入其文学世界的多种选择。


上海译文官方微信视频号@译文CLUB 正在连载契诃夫相关视频节目,欢迎观看、关注。

点击观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