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光大证券研究
发布光大证券研究所研究成果,沟通证券研究信息,交流证券研究经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长安街知事  ·  嘀嗒出行回应“19岁女生被扔高速” ·  2 天前  
北京亦庄  ·  实事回头看 | ... ·  3 天前  
长安街知事  ·  江苏大学报案 ·  4 天前  
半月谈  ·  李石松被逮捕!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光大证券研究

【固收】从3种理论框架和6个特征事实看本轮全球通胀——通胀再研究系列之五(张旭/李枢川)

光大证券研究  · 公众号  ·  · 2021-08-08 09:00

正文

点击上方“光大证券研究”可以订阅哦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固收】从3种理论框架和6个特征事实看本轮全球通胀——通胀再研究系列之五

报告摘要

本轮全球通胀的8个特点

特点1,疫情发生以来,各国通胀大致经历了从“探底”到“恢复性回升”到“加速上升”走势,目前维持在高位;特点2,与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相比,本轮通胀表现更加强劲,广度也更深,出现了全球联动的情况;特点3,各国通胀内部均呈现一定的分化;特点4,宽松的宏观政策是通胀的重要推手,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需求扩张的能力;特点5,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本轮通胀的助推器,也是影响全球通胀传导的重要因素;特点6,目前相关指标将美国中长期通胀预期大致锚定在2%,债券市场对通胀的影响钝化;特点7,当前各国央行对待通胀的态度不同;特点8,疫情期间,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对货币政策框架进行了调整。  


综合3种理论框架得出的关于通胀的6个特征事实

我们综述了货币主义、信用周期和供给冲击下的通胀理论框架,得出通胀的6个特征事实。包括:

特征事实一,供需两端的变化带来通胀的变化;特征事实二:在现代银行信用货币体系下,需求与信用创造紧密联系,而信用的创造易受到宏观政策的影响,从而带来信用的扩张与收缩,进而引发需求波动,带来经济周期和通胀的变化;特征事实三,宏观政策主要从需求侧影响通胀,货币供给如果不能引发供需的变化,则很难对通胀产生实质性影响;特征事实四,经济主体的信用扩张能力还与其资产负债表的健康程度有关,因此低杠杆国家信用扩张能力更强,通胀波动更大,通胀的中枢也相对更高;通缩往往在遭遇债务危机的经济体发生;特征事实五,对通胀有影响的供给冲击有短期和中长期之分。短期的供给冲击只能影响一定时期的通胀水平,对通胀的冲击也有极限;特征事实六,一些中长期的供给冲击,如劳动工资、全球化、人口老龄化等,会影响或者改变宏观经济演化的路径,从而影响经济体通胀的中枢水平。


后续展望

需求影响减弱带来全球通胀高位回落,通胀短期内无忧。目前全球经济景气指数高位回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也出现冲高回落后趋稳迹象,全球范围通胀压力迈过高点。4月以来,主要国家M2同比增速均现明显下降,同样预示着影响通胀的需求端因素在减弱。


供给端影响逐渐显现痕迹,可能抬升中期通胀中枢水平。疫情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冲击使得新兴国家为应对通胀压力而过早加息。新兴国家的遭遇,可能提醒一些重要的经济体,需要进一步完善本土产业结构、产业链。劳动力市场摩擦加剧情况开始显现,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上议价能力上升,从而改变新世纪以来全球化大背景下劳动议价能力不足的现象,推动劳动工资水平的整体上升,提升通胀中枢。我国的低碳政策对通胀的影响目前处于引而不发阶段。


风险提示:近期疫情有所反复,后续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因素仍存;国内经济仍处于恢复进程中,疫情也有所反复,后续经济恢复仍有不少不确定性,疫情带来的衍生风险也不能忽视。


发布日期:2021-08-06

免责声明

本订阅号是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依法设立、独立运营的官方唯一订阅号。其他任何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名义注册的、或含有“光大证券研究”、与光大证券研究所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订阅号均不是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光大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投资者不应将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归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光大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光大证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