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英国电力市场专家David Newbery提出的边际弃风/光机制,用于解决英国电力系统中弃风弃光问题。该机制通过收费机制、调度规则和定价机制来重新设计电力市场的调度和定价方式。文章还分析了这一机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包括避免过度投资、优化电力系统平衡性和灵活性,以及促进电力价格合理等方面。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什么是边际弃风/光机制
机制旨在解决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导致的弃风弃光问题,通过特定的收费机制、调度规则和定价机制来重新设计电力市场的调度和定价方式。
关键观点2: 为什么需要这样的机制
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带来的电力供应波动性增加,导致供过于求现象,现行的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应对这一问题。边际弃风/光机制的设计旨在解决这些痛点,确保市场长期稳定。
关键观点3: 对中国有什么借鉴意义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弃风弃光问题日益突出。英国边际弃风/光机制能为中国电力市场带来启示,如避免过度投资、优化电力系统平衡性和灵活性,促进电力价格合理等。
正文
全文
1607
字,阅读大约需要
3
分钟
未经许可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
南方能源观察
微信号:energyobserver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占旭豪 郭伯威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近两年,英国电力市场专家David Newbery教授提出了一项名为“边际弃风/光”机制的方案,用于解决英国电力系统中日益严重的弃风弃光问题。多篇学术论文中探讨了他的这一理念,并引发了业界更为广泛的讨论。那么,这项机制到底是什么?它有什么实际意义?本文将揭开这一复杂机制的面纱,并探讨其对中国未来电力市场的启示。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风电和光伏发电的两个关键特点:一方面,它们的边际发电成本极低,光伏的边际发电成本几乎为零;另一方面,它们的发电量受天气等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导致发电高峰和平均发电量之间的差距十分显著。在英国,风电的峰值发电量可以是平均发电量的3—4倍,而光伏发电甚至达到4—10倍。
这种波动性使得在可再生能源占比高的电力系统中,某些时段电力供应会远超需求。为了防止电力价格过低并保护传统电厂的最低运行负荷,一部分风电和光伏发电被迫“弃用”,这就是所谓的“弃风弃光”现象。
David Newbery提出的边际弃风/光机制,旨在通过对新增可再生能源的弃风/光情况进行评估,重新设计电力市场的调度和定价方式。其核心在于:
1.
收费机制
: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商收取额外的传输费用,用于提高电网传输的稳定性,促使他们在电力外送和削减发电之间做出平衡。
2.
调度规则
:遵循“后进先出”原则,优先弃用最后投资进入市场的可再生能源,以避免市场无序扩张。
3.
定价机制
:实行节点边际定价,确保电价反映真实的边际发电成本,在风光发电较多的时段甚至可能出现零/负电价。
可再生能源的普及为清洁能源的未来发展铺平了道路,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在风光发电占比逐渐提升的情况下,电力供应的波动性增加,导致供过于求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当电力需求低迷且发电高峰来临时,电力市场中的供需失衡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现行的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应对这一问题,电价会因供应过剩而大幅下降,甚至出现负电价的情况,传统化石燃料发电厂也会面临关闭的风险。而传统电厂仍然在维持电网的稳定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旦其经营难以为继,整个电网的安全和稳定性可能受到威胁。
边际弃风/光机制的设计旨在解决这些痛点。采用“后进先出”的调度规则,也能防止市场上的过度投资和无序扩张。例如,在一个已经过饱和的区域,边际弃风/光机制能够优先限制新进入的可再生能源机组发电,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确保市场长期稳定。通过这种机制,市场不仅能够更好地应对电力过剩问题,还能推动资源配置和投资决策更加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