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方的朋友们
出门总有一种“人在烤箱”的感觉
热浪滚滚
本周要继续“蒸桑拿”了
接下来又是晒成“包拯”的一周
有一种住进冰箱的冲动
但过度贪凉却会损害健康
那如何健康地避暑呢?
小编为大家送上避暑妙招
第一招:防晒
你选对了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教授赖维说,优质的防晒化妆品防晒效果较好,防晒光谱涵盖长波紫外线(UVA)和中波紫外线(UVB)。此外,安全性和耐受性高,不易产生刺激和过敏,并且对光稳定,不使衣物着色。易于涂抹,透气性好。
许多人都有共同的疑惑,SPF值越高越好吗?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前任会长、北京大学皮肤性病防治中心朱学骏教授表示,SPF超过50其实没有太大意义。
“普通人群日常防晒使用SPF值在15—30的防晒用品即可,去三亚、马尔代夫等强光照地区可选择使用日光防护系数(SPF)>30、PA+++的防晒用品。”朱学骏说。
1.油性皮肤的人选择清爽的防晒喷雾、乳液或凝胶剂,尽量不用油剂;
2.中干性皮肤的人选择防晒霜或者防晒乳液较好,如果外出游泳可选用防晒油。
室内不用涂防晒?孩子晒得越多越好?
这些误区你要当心!
不同人群应如何选择?
普通人
1. 室内工作者:使用SPF=8~15、PA+~++的防晒剂,每4小时使用一次。
2. 室外工作者:使用SPF>15、PA++~+++的防晒剂,每2~3小时使用一次。
3. 水边和高原地区:使用SPF=30、PA+++的防晒剂,每1~3小时使用一次。
4. 婴幼儿:6个月以下的婴儿以遮盖防晒为主,6个月~2岁在遮盖防晒的基础上,挑选SPF10PA+的物理性防晒产品。
5. 孕妇:防晒产品使用方法同普通人,但防晒剂配方应更加简单、风险评估要求更高。
许多人在出门的时候才涂防晒,其实这样是不对的!
皮肤病患者
1. 光直接引起的皮肤病(如多形性日光诊、慢性光化性皮炎):急性期暂时不用防晒用品,以遮盖防晒为主;亚急性及慢性期可选用SPF>30、PA+++的防晒霜。
2. 光间接引起的皮肤病(如痤疮):重型痤疮暂不用防晒用品,以遮盖防晒为主;轻型痤疮可选用SPF>30、PA+++的防晒乳、防晒喷雾或凝胶。
3. 黄褐斑:全程防晒,可选用SPF>30、PA+++的防晒霜。
赖维提醒,在出门前15分钟涂抹产品,每隔2—3小时重复涂抹,涂抹量以约1分硬币大小为宜,并涂抹整个脸部。暴露部位都要涂抹。
除了涂防晒,别忘了遮阳伞和帽子!
遮阳伞、太阳帽和衣物等织物产品可直接遮挡日光。织纱密度越高、颜色越深,或加有防晒涂层,其紫外线吸收能力就越强,防晒效果越好。建议选购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大于25,UA透过率小于5%标识的织物产品。
>>提醒:
1.帽檐的边长最好在7.5cm以上,才有较好的防晒效果。
2.防紫外线的遮阳伞一定要有UPF系数,数值越高、防护效果越好;
3.应选购覆盖全部UV的遮阳镜,并尽量减少蓝光和紫光透过。镜面足够宽大能完全遮盖眼睛和眉毛。镜片以深色为宜,但不宜过深影响视觉。
海边沙滩、雪地、城市高层建筑的墙面或幕墙玻璃、汽车窗玻璃、地面硬化如沥青/水泥路都会反射紫外线,从而增加紫外线指数(UVI值)。室外活动要注意规避UVI数值高的时段和地点,或在树荫、山坡阴面从事户外活动。
夏日炎炎
我们几乎都离不开空调
但是也不能太贪凉
据专家介绍,夏天大汗后贪凉,使用空调、风扇不当,温度突然变化,对面部神经造成刺激,会引发神经管功能性障碍,症状包括一侧面部僵板、麻木流涎、口眼歪斜。
1.26℃最适宜
一般成年人在空调房内最适宜温度为25-26度,体弱者27-28度,室内外温差最好不超过8度,如温差过大,很容易造成头晕,口干舌燥,咳嗽流涕等不适,严重时可能引发中风。
2.空调风往上吹
开空调时,冷空气向下沉,因此风最好向上吹,避免冷风直吹身体。靠近空调的人,最好面对空调坐,因为冷风从后面吹着你的背部、腰部,比迎面风对人体造成的损害更大。坐办公室的朋友,如果座位挪不开,最好多预备一条小丝巾,围住颈部。
3.进屋10分钟后再开空调
出了一身汗,此时毛孔完全打开,还来不及闭合,容易让体温急剧下降,诱发感冒等病症。因此,从炎热的室外进入室内,应至少10分钟以后再开空调。
4.每隔1小时开会儿窗
开空调会使室内空气变干,并且由于空气不流通,环境得不到改善,容易让人鼻塞、喉咙干、打喷嚏等。因此,应该注意时常换气,建议1个小时左右开一次窗,每次约15分钟。
一是“吃苦”,一般苦味的食物都是具有清热解暑、泄热养阴、入心经、脾胃经的作用,在过了芒种之后我们可以适当的吃一些苦味的食物,例如苦瓜、莲子、芥蓝、荞麦、生菜等,对人体大有裨益的,正所谓苦夏食苦夏不苦。
二是“饮酸”,酸味能敛汗、止泻、祛湿,一些酸味的水果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作用,如乌梅、山楂、柠檬、葡萄、草莓、番茄、菠萝、芒果、猕猴桃之类,因其适度进补,还能预防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也可以榨汁饮用,但不可以用饮料代替水。
三是“食粥”,古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提出,粥是夏季最佳饮食,可将绿豆、莲子、荷叶、芦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中煮粥,凉后食用可起到健脾胃、祛暑热的功效,此外薏米赤小豆粥清热健脾,利湿养肝,冬瓜荸荠粥补益胃肠,生津除烦,都是不错的搭配。
四是“清补”,“清补”并不意味着单吃素菜、水果之类,也不是追求饮食的绝对清与素。事实上,“清补”重在强调补养,只不过在补养的同时兼具解热消暑的功用,比如鸭肉和泥鳅等。
第四招:静心
芒种季节适合调畅情志,可以适当的晚睡早起,避开太阳直射。夏日昼长夜短,中午小憩可助恢复疲劳,有利于健康。保持心境平和,宁静畅达,也可取得“心静自然凉”的效果。
来源 | 南方名医帮(nfmingyibang)记者 朱晓枫 实习生 庞丽媛 部分内容来源于搜狐新闻、新浪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