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吃货研究所
【用科学来解答一切关于吃的疑问】 撸串喝啥啤酒最配?回复“啤酒”查看; 蓝色的肉你吃过吗?回复“蓝肉”; 想挑到最好吃的水果?回复“水果”; 夏天吃什么最解暑?回复“解暑”; 吃什么能越吃越瘦?回复“越吃越瘦”; 关注所长,多知道点不吃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吃货研究所

外国人爱上中国的原因竟然是它?这里一定有什么误会

吃货研究所  · 公众号  · 美食  · 2017-08-10 21:4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美国一个肉类网站在介绍中式猪肉脯时,语重心长地告诉读者:你怎么可能不爱上这个国家,他们的文化可是互相送肉当礼物的!……呃等等,什么?有吗?(还真有的......


反正所长这里有肉


▐  俘获了男女老幼的肉脯


穿越古旧澳门的明艳窄巷,小伙伴的眼神一直在路边店招上徘徊,琢磨要给女孩子们买什么手信。免税护肤美妆不会挑,饼家的糕点徒有美貌,甜食也未必讨姑娘喜欢。直男逛街不像逛街,像被押着游街,花花世界满眼都是痛。直到路过一家家肉脯铺子,这人逐渐昏沉的眼神才忽然凝聚起一丝光,像只秋天的花栗鼠一样弹跳进去。我后脚跟进店里,此人已试吃完毕,正在指挥店员:“这个,这个,这个各来一份……哦那个要两份,不,三份吧!”


澳门街上是各种肉脯店  图:wx.abbao.cn

猪肉脯这种东西,是个谜。既没有夺目美貌,也不会一想起来就咽口水,但见了就走不动道,也不知有什么魔咒。对此魔法缺乏抗性的不独我一人,小时候在南京路的人民食品商店,妈妈生怕小孩子眼神黏上什么华丽的糖果包装撕不下来,好像穿越塞壬海域一样拖着我快步走过玻璃锃亮零食闪闪的欲望山谷。然而她突然停下了脚步,仿佛自言自语又仿佛在问我:“猪肉脯吃不吃?”


翻修的食品商店  图:you.big5.ctrip


在糖纸闪耀如珠宝,年货堆积如肉林的食品商店里,我狐疑地咬了一口我妈递到我手里的肉脯,装在牛皮纸袋里,看起来不怎么高级。但那种出乎意料的味觉冲击—— 甜与咸碰撞出的奇鲜,弹性口感中蕴藏着浓郁肉汁 ,丰富厚重,绵密悠长,就像在所罗门王的宝窟里,莫名其妙地盛开出一朵饱含露水的玫瑰花。大概这美食的人间里,规矩就是这样:有些好吃的就只是好吃的,另一些好吃的则意味深长。


后来我才知道,这可能是乡愁的味道之一。在许多国家的中华街,一拐进那些个浮夸造作的“中式”牌坊,你就会闻到一种名为“过年”的气味——具体来说,是烤肉的香气混合着酱油、蜂蜜、胡椒的气味——再具体一点,就是肉脯的香味。每当这种时候,虽然眼睛还知道自己身在异乡,鼻子已经带着胃一起回到了热闹兴奋的食品商店,小姨家永不枯竭的零食罐子,淮海路的小摊上冲破牛皮纸袋,拍进鼻子里的热气。


简朴的包装  图: shrimplitw.com


我不知道同样的气味是否能燃起同样的回忆。不过在猪肉脯的故事里,老外和我们的心情大概是一样的——他们安利中华城新开的肉脯店时说: “你会因此爱上一个国家,因为他们的文化是互相送肉当礼物。” 其实我们也没有那么执着于送肉脯啦,比如江南人还送火腿,浙江沿海会送咸鱼(鲞)对不对,反正提着一包吃的走准没错。


香港的肉脯店  图:en.wikipedia.org


▐  肉脯的前世今生


肉脯的口味就说明了身世的风土。 据说在福建两广的炎热地区,人们用香料和调味料腌制肉片,以便把新鲜肉类保存到新年豪华大餐,也能方便地带着走亲戚。这东西营养价值高又耐保存,关键还挺好吃,大约后来福建人把肉脯和春节的丰足带给了全世界,现在英语中的肉脯一词(Bak kwa)据说就是来自闽南语。至于我家亲戚们,与粤闽本无关系,但小时候过年也是家家有肉脯待客,从牛皮纸包里比脸还大的大方块,到如今小托盘塑封的一口装,根本无从考据从哪个年代起就被这种美食迷了心窍。


新加坡的“美珍香”肉脯店  图:en.wikipedia.org


兜兜转转,肉脯这种传统美食大概已经俘获了全世界,在不同地区也开始出现更多元的肉脯——在美亚食品搜一下就会看到各种土耳其烤肉,培根美乃滋之类的离奇口味,也有店家直接把肉脯夹在汉堡里,覆盖厚厚的沙拉酱和松软面包,看得人心情复杂。 在这条数百年的航路上 ,每一站都多少做了些本土化改良,现在常见的烤制肉脯就是在新加坡升的级 ——我思考了一下新加坡的湿度,仿佛明白了最初的华裔移民是怎么放弃了风干的。无论是天才之作还是民间 智慧,使用木炭或碳火烘焙为肉脯提供了更丰富的口感,并且增加了烟熏的风味,成为了肉脯全球制霸道路上关键的一步。


炭烤


不过零食界的发展并不能代表美食家们的偏好,他们仍然会千里迢迢地前往肉脯最初的港湾,品尝大航海时代福建爸爸们传下的手艺。肉脯爱好者们歌颂亚洲猪肉的浓郁鲜香,烤制肉脯脆硬的焦边,赞美它的纹理如凝固在琥珀中的海浪,锁住重重叠叠的鲜美肉汁,只在舌尖一遍又一遍释放。他们从各国中华城吃到新加坡和上海,吃遍了各种传奇品牌与不同工艺,最后得出结论:


1, 猪肉的好吃 ,鱼肉鸡肉虾肉脯难以传达出肉本身的鲜美和弹性。

2, 碳烤最香 ,香到迷离。

3,中华城的不好吃,宝宝要 去中国吃猪肉脯 ,嘤嘤嘤。


图: m.gzhphb.com


昨天所长跟我说,这帮发达国家小可怜魂牵梦萦的 烤猪肉脯,所长的店铺里就有 。用江苏本地黑猪肉竹架碳烤,只加少量盐和胡椒调味,宜中宜西,亦古亦今。类似这样的故事总会让我感到一丝恍惚:远航者把肉脯送给了世界,而今日世界亦行礼如仪,回赠我们似旧还新的肉脯。总之,出门和回家时带着肉就对了。


所长的小广告


特邀米其林三星大厨技术指导

精选太湖猪肉

独立包装,携带方便的

炭烤猪肉脯

反正所长把二维码戳这了

本文来自果壳网

如需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好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