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4 月 14 日,工信部发布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对十四五期间智能制造领域提倡大力发展的技术、产业与基础保障设施提出了具体意见与指标。在政策的推动下,行业有望迎来高景气周期。
智能制造行业享受长期政策驱动
根据《规划》征求意见稿,到 2025 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此外,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要显著提升,国内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 70%和 50%。主营业务收入超 50 亿元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达到 10 家以上。到 2035 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转型。我们认为智能制造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
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按现价美元测算,2010 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2019 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达 28.1%,连续 10 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命脉,目前,中国拥有 41 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 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智能制造将成为未来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
自 2016 年以来,中国人口增速日益下降,2019 年总人口数达到 14 亿人,但年增速仅 0.33%,人口红利日渐殆尽。工信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指出,预计到 2025 年,全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缺口将接近 3000 万人。
随着制造业无人化趋势日益加剧,数字化、无人化的智能制造将会成为未来制造业竞争力的核心。十三五期间,国家智能制造推广应用成效明显,试点示范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高 45%、产品研制周期平均缩短 35%、产品不良品率平均降低 35%,根据最新规划,未来也将进一步扩大智能制造的发展与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