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烁
过去一年主要在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游学,下面是所读书的简评,数量跟往年比并不增加,真是意外,其中一些是再读。我读书不论新旧,涉猎亦广,照惯例凭主观作三星评级,三星为不可不读,两星为不妨一读,一星为不如一读。
方法与科学
Impro: Improvisation and the Theatre ***
Keith Johnstone
一本老书,却是今年读到的最喜欢的书。Impro是improvisation的简写,即兴。作者Keith Johnstone是话剧导演、表演导师、无剧本即兴演出的大师,体察人性深刻细密。
他说,与人对话,要多说yes少说no。说no显得聪明,但阻碍对话展开。对话是邀请,你只有接受才能展开。当然接受并不只是说yes,只要能推进展开,都是接受。优秀的即兴表演者顺流而下,配合默契,彼此似有通灵,因为他们接受来自对方的所有表达。接受一切,获得自由和从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宠辱不惊。
我知道为什么自己是谈话杀手了。
Peak: Secrets From the New Science of Expertise ***
by Anders Ericsson
通过刻意练习,在绝大多数领域,每个人都有机会达到专家级的表现。本书来自专家表现研究的顶级专家。一万小时定理就可以溯源于他的研究,在书中你还会读到坊间流传的一万小时定理到底错在哪里。本书已有中文版《刻意练习》。
Pre-Suasion: A Revolutionary Way to Influence and Persuade**
Robert Cialdini
30年前出版的《影响力》,首创将心理学用于商业实战,作者再出新著。他说写《影响力》的初衷是让读者学会识别从而免于心理操纵,结果发现真正读这本书的人往往想学会如何操纵他人心理。新书《预说服》干脆放弃幻想,直接讲如何说服他人。说服的关键不是说服本身,往往在你张嘴的时候,成败已经决定了。要使对手接受到你释放的信息之前,就将他调整到会自然而然支持你的状态,而关键在时机——预说服。
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 **
Amy Chua
虎妈的育儿逻辑说到底是这一条:小朋友学习任何东西,都会遇到难关,父母应该帮助他们越过难关,鞭策乃至辱骂比鼓励和尊重小朋友意愿(包括放弃的意愿)更有效。
你同意吗?
Connected: The Amazing Power of Social Networks and HowThey Shape Our Lives ***
Nicholas Christakis & James Fowler
肥胖可以传染,快乐可以传染,慷慨可以传染,人际关系中的许多社会属性,Chirstakis发现都可以传染,而且其传染链符合三度影响力。以肥胖为例,如果你是胖子,那么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你的朋友也是胖子的机率有40%,朋友的朋友也是胖子的机率有25%,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也是胖子的机率是10% 一级,二级,三级分别是40%,25%,10%。已知你的体重,有助于预测你的朋友,朋友的朋友,朋友的朋友的体重。
如果想要获得信息,呆在网络中央;如果不想被传染,呆在边缘。
Uncontrolled: The Surprising Payoff of Trial-and-Error forBusiness, Politics,and Society ***
Jim Manzi ***
这本书讲如何将随机受控实验方法用于社会研究、商业实战、政治操作,以及个人决策,其中用了一个概念,causality density,因果密度,简单地说就是因果关系的复杂性。从物理学到生物学到社会科学,因果密度越来越低,到最后找因果关系没有什么意义。从靠谱程度来说,他认为随机实验优于专家判断,而专家判断优于回归分析。
Whistling Vivaldi **
Claude M. Steele
女生数学成绩不如男生,是因为不擅长数学吗?伯克利大学心理学家Steele认为不是。他做了一个开创性的实验,在数学测验前告诉女生,这个测验男女生表现一样。结果令人震惊,女生表现变得与男生一样。这个实验奠定了Steele的学术道路。在无数类似实验之后,他发现,一个群体某项技能表现不佳,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自我认知:对自己身份的认知影响表现。他称之为定型威胁(stereotype threat),定型威胁来自于社会偏见的内化,它会影响、干扰你的表现,很难摆脱,因为只要你意识到,干扰就如影随形。
出路何在?Steele建议要找到中性的、与职业相关的自我身份认知。
Originals: How Non-Conformists Move the World ***
Adam M. Grant
讲创新的书多了,这本也讲创新,却极有特点,讲创新者怎样在现实中审时度势,存活下来,利用杠杆,选择时机,何时应韬光养晦,何时一飞冲天。如果书名是《马基雅维利会这样创新》,会更贴切。
How to Solve It: A New Aspect of Mathematical Method ***
George. Polya
George Polya是匈牙利大数学家,这本书本来专讲数学教学的,教师学生皆宜,据说是史上最畅销数学书,第一强调思路,第二强调思路的完备,第三强调思路的提升。而且没有任何奇技淫巧,气象堂正。如果当年的中学数学老师用过这本书,我的数学就不会这样渣了。而且,这套解题方法也会适用于其他领域,绝不止是数学。
The Death of Cancer **
Vincent T. Devita
“如果大夫对你说已尽全力而无力回天,那就换个大夫。” 文森特·德维塔(Vincent DeVita)跟我说。德维塔是那种为一丝希望也要动用大炮的医生,他也这样建议病人。
如何与癌症共存,德维塔最有资格作答。他曾是美国国家癌症中心负责人,也曾是美国国家癌症计划第一任主管。他是组合化疗路线的领袖,将霍奇金淋巴瘤病的治愈率从0升到70%。他本人也是癌症患者,与前列腺癌共处十余年。在癌症战争中,作为医生,作为病人,比他更清楚战场的人没有几个。
他说,癌症将死。至于为什么,要读这本书。他跟我说已有中国出版方拿走中文版权。
The Laws of Medicine **
Siddhartha Mukherjee
Mukherjee出身医学专业,又精于写作,前两年写的《万病之王:癌症简史》暴得大名,拿下普立策奖;今年又有新书《基因》,同样广受好评。这本《治疗的定律》是本小书,来源于他的TED演讲。面对医学世界的不确定性,他总结出三定律:第一,强假设(prior)胜过弱检测;第二,常态告诉我们规矩,异常(outlier)则告诉我们法则;第三,每个完美的实验都有个完美的偏见(bias)。
Seven Brief Lessons on Physics ***
Carlo Rovelli
当代一流物理学家写的小书,一小时能读完,而且物理学零基础也能读。没有不读的理由。
经济、金融与商业类
An Economist in the Real World: The art of policymaking inIndia ***
Kaushik Basu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突然出任印度总理经济顾问,直接参与政策制定。现实经济版的爱丽丝漫游奇境,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Between Debt and the Devil: Money,Credit, and Fixing Global Finance **
Adair Turner
作者特纳曾担作过英国金融服务局主席,这个机构是英国的金融综合监管机构,相当于中国的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合一。他为应对金融危机开出的药方是:第一,为了防止未来出现新危机,必须要降下来并限制住银行的杠杆率;第二,如果危机来临,那么央行应印钱为财政融资,直升机撒钱。这两个都是极端建议,出自老手之口。
The Euro and the Battle of Ideas **
Markus K. Brunnermeier & Harold James & Jean-PierreLandau
一个德国人,一个英国人,一个法国人写了这本关于欧元的书,本身就是个象征。这书讲欧元今天的问题与应对中的失措,与德国和法国不同的经济观念息息相关。欧元未来取决于两大经济体的观念对话与融合。
Rise of the Robots: Technology and the Threat of a JoblessFuture **
Martin Ford
在2015年出版的关于人工智能冲击现有经济和社会体系的书中,这本书评价最高。我印象比较深的是这一点:到目前为止,历次对技术进步的恐慌事后看都是错误的,因为技术消灭了一些工作,会创造出新的更多的工作。作者认为这次不同,因为人工智能打破了比较优势理论。以前是只要有比较优势,人们就可以分工生产。现在竞争者却是AI,随意复制,这头生产A,那头生产B,想要多少AI就复制多少。人哪里还有机会?这个看法对吗?
本书已有中文版。
The Future of Law and Economics **
Guido Calabresi
前耶鲁大学法学院院长卡拉布雷西是法律经济学的三位创建者之一,其余两位大名如雷贯耳,科斯和波斯纳。卡拉布雷西称法律经济学应作法和经济学,也就是说,法律经济学中,法学不是经济学的侍从。
Tragic Choices: The Conflicts Society Confronts in theAllocation of Tragically Scarce Resources ***
Guido Calabresi & Philip Bobbitt
《悲剧选择》是卡拉布雷西的名著。本书副题是“社会在分配悲剧性稀缺资源时面临的选择”,专讲社会怎么分配悲剧:怎么确定悲剧总量,以什么方式分配给谁。社会分配悲剧有四个策略:市场、政府、摇号、惯例,但没有哪个能长期维持分配的稳定性。
“我们都想活下来,但做不到;我们希望人人平等,但却不是;我们盼望苦难结束,但它不会。”
悲剧的分配无处不在,但大多数时候链条较长,因果关系隐而不彰,所以褪去社会选择的色彩,变成仿佛是个人无从摆脱的命运:值得同情,但无人需要对此负责。只是在少数时候,如果有人、组织或者机制走上前台分配悲剧,那么,社会价值观的冲突就会集中投射在他们身上,直到其不堪承受,崩塌,社会转而寻找新的分配机制。
The Globalization of Inequality ***
Francois Bourguignon
作者是关于不平等问题的专家。都说全球化增加了收入不平等,他说,且慢,全球化确实增加了一国之内的收入不平等,但国家之间的收入不平等却显著下降了。一点就透。全球化毫无疑问增进了全球总体福祉,可惜政治总是本地的。
Efficiently Inefficient **
Lasse Heje Pedersen
作者是AQR资产管理公司合伙人,也是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教授。在市场有效是个问题上,他认为市场当然时常定价错误,但发现市场错价并从中获利的竞争却是高度有效的。这书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主要大类资产及主流策略的分析;一部分是相应策略的传奇投资人的访谈。我认为价值主要在第二部分。
An Introduction to Investment Theory ***
William Goetzmann
如果想了解投资理论,Wlliam Goetzmann的投资理论入门是很好的选择。Goetamann是耶鲁商学院国际金融中心负责人,出身学术世家,既通理论,又做实务,还精于金融史,实远胜于名。投资理论入门这个系列他直接放在网上了,可免费阅读。网址在此:http://viking.som.yale.edu/will/finman540/classnotes/notes.html
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 ***
Andrew S. Grove
必须做到这三点,才能在新时代出头:
第一,不要追求差异化,不要想着去造“更好电脑”——通往“更好电脑”的路上,处处都是先烈的尸体;
第二,抢跑,抢跑,抢跑,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先发优势至关重要,利润属于且只属于先发者;
第三,按大规模生产预估产品可行的最低售价,剩下的事情就是把成本降到与之相符,一句话,血拼成本。
这是20年前的顶级商业智慧,凝聚在英特尔公司创始人安迪·格鲁夫这本《惟偏执狂生存》之中。20年后,格鲁夫去世,人们称他为硅谷教父、思想家。我则第一次读到这本1996年首版的书,仿佛挖出了时间胶囊——这些智慧已经走完一个周期:被证实,广泛接受,变成公理,然后褪色,被颠覆。
我们会看到格鲁夫三原则卷土重来,再次成为主流商业智慧吗?
Concept of Corporation ***
Peter Drucker
My Years With General Motors ***
Alfred Pritchard Sloan
1943年秋,二战犹酣,彼得·德鲁克接到了来自通用汽车公司的邀请,由此开始了对通用汽车长达18个月的调研,成果是1946年出版《公司的概念》(The Concept of Corporation)。这本书引爆了企业研究,不仅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一位外人在企业内部的深度研究,还成为管理学的开创之作,甚至通用汽车传奇总经理阿尔弗雷德多年以后的自传《我在通用汽车的岁月》,也被视作关键内部人对这本书的系统回应。一宗事件,引出两本名著,成就一段佳话。
政治类
Imagined Community: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s and Spreadof Nationalism ***
Benedict Anderson
《想象的共同体》是关于民族主义的当代名著。作者安德森·本尼迪克特说,民族主义理论家面临三大矛盾:民族主义客观上是一个现代概念,但在民族主义者的主见中却是古已有之;民族既有普遍性——每个人都属于一个民族,又有特殊性——每个民族都是独一无二的;民族主义有强大的政治力量,但其义理贫乏,甚至自相矛盾。
本尼迪克特建议,不要把民族主义首先当作与自由主义或法西斯主义并列的一种“主义”,而是把它当作与血缘和宗教同类的文化构造:民族是一个想象的政治共同体,既受限制,又至高无上。
之所以说是想象的,是因为大多数同一民族的人彼此并不认识也没听说过,但共同体的观念存在于每个人心中。
之所以说是受限的,是因为哪怕10亿人的庞大民族,也有其边界,边界之外是其他民族。没有一个民族主义者会幻想天下大同,尽皆归于其族。
之所以说是至高无上的,是因为民族概念产生于启蒙与革命年代,在推倒君权神授体制之后,各民族各有其信仰、土地、民众,要求获得梦想中的自由,而民族国家就是这种自由的最终表达。
之所以说是共同体,是因为不管内部有多少不平等,一个民族总是被视作在内部拥有既深且广的同志情谊。不然,怎么会有多么多人为这种想象,去牺牲自己的生命,去夺取他人的生命?
Zapata and the Mexican Revolution ***
John Womack
《查巴塔和墨西哥革命》,是一本你找不到理由去读的书:谁会对墨西哥革命感兴趣呢?我之所以会读,是因为周雪光的推荐。周长期研究组织社会学,现任斯坦福大学社会学教授。他在《寻书记》里讲述了寻找这本书的有趣经历,也激发了我的兴趣。他只讲寻书经历,没讲书的内容。我就很好奇,这到底是本什么书呢?
找不到理由去读的书当中,不时会有最值得一读的书,这本即其一。作者JohnWomack一辈子就这一本书,便成这个题材的扛鼎之作,拿到哈佛教授,然后就再也不写了。
书好的第一个理由是写作,学术著作写成非虚构,非虚构又写得时不时像小说。开篇村民公选村长的一幕,栩栩如生,如身临其境;第二个理由是它讲清楚了一个问题:旧体制与旧体制下无法解决的重大分歧,可以是两件事。旧体制崩溃后,重大分歧还在,变成新体制的问题,然后持续解决失败,这是查巴塔与墨西哥革命的故事。
我读后有两个体会:
第一,贫富分化过于剧烈则均贫富不可避免,理由不需要,谈是非无意义。
第二,你以为地狱有十八层,但第十八层之下,还有地下室。大地主无法想象让寸利于农民,查巴塔们无法想象失去全部土地,但这些当初无法想象的事情其实并非末日,因为还有家园涂炭、亲人屠灭在远处等着他们双方。暴力的螺旋不饮够人血不会停。
The China Model: Political Meritocracy and the Limits ofDemocracy *
Daniel A. Bell
这本书出自贝淡宁之手,已有中译《中国模式:贤能政治与民主的模式》。作者认为中国式的任贤选能政治(meritocracy)可纠正一人一票式的选举政治缺陷,道义上更可取,政治上更稳定。我在耶鲁选课《全球政治》,这书列在要求阅读书单上,如果想知道最为看好中国政治模式并为之论证到了什么地步,看这书就够了。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 **
Paul Kennedy
《大国的兴衰》,一本老书,出自保罗·肯尼迪之手。这本书经历了大火和被遗忘的周期,在今天重回视野:经济实力增长和组织效率改进,推动军力扩张,造就帝国,然而无一例外,帝国最后都衰败于过度扩张,军事消耗过多经济资源。这书在80年代预言美国的衰败,显然为时太早;今天读来则更有意义。
The Unraveling: High Hopes and Missed Opportunities ***
Emma Sky
艾玛是耶鲁世界学人项目的负责人,把与中东难解难分的个人史写在了《崩解:宏大期望及错失良机》书里。这本书出版得太匆忙,来不及找到哪怕一个名人推荐,却上了纽约时报、金融时报、泰晤士报年度好书榜,还上了纽约时报书评头版,它塑造了今天美国精英对伊拉克战争及对美利坚帝国衰败之源的理解。最终,它是个悲伤的故事:要有好结果,一切都得做对,而且最多只有一次机会,还不知道机会多大;要有坏结果,只需要做错一件事就足够,肯定够。
中文版即将出版。
The New Arab Wars **
Marc Lynch
作者是中东问题专家,本书三大结论:第一,动荡远未结束;第二,美国在中东没有真正的盟友;第三,IS只是开头。
The Confidence Trap ***
David Runciman
这本书出版于川普崛起之前,而在川普崛起的对照下有特别意义:民主体制不是没有危机,而是始终有危机,而民主又几乎总是能战胜危机。这使得人们有可能掉入对民主的信心陷阱:反正它总能履险如夷,所以这次也不算什么。
Blueprint for Revolution **
Sroja Popovic
一本奇书,作者是当年推翻米洛舍维奇政权的塞尔维亚民间运动领导人之一,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非暴力反抗不仅在道义上也在功效上优于暴力。
Why Civil Resistance Works?**
Erica Chenoweth & Maria J. Stephan
上一本来自街头活动家,这一本则来自学院派。两位作者统计了现代以来历次暴力和非暴力革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非暴力更有效。最主要的原因是,非暴力降低了参与的门槛,使运动更能获得广泛支持,而后者是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作者还有另一个重要发现,对于暴力革命而言,获得国际支持是最关键因素,但非暴力革命有没有国际支持几乎无差别,而且实际情况是对非暴力革命的国际支持总是很少。
War and Conflict in Africa **
Paul D. Williams
非洲为什么多战乱?不是因为资源的诅咒,它只是次要因素;而是因为大多数国家已经锁死在失败的政府-社会关系之中,对统治者来说,政权存亡比国家发展紧迫得多。
按图索骥
我这些年读的书【第一辑】
我这些年读的书【第二辑】
我这些年读的书【第三辑】
我这些年读的书【第四辑】
我这些年读的书【第五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