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许倬云:我陈述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  昨天  
真实故事计划  ·  榜单 | 真故2023年最值得阅读的7篇故事 ·  1 周前  
三联生活周刊  ·  你可曾听到过栀子花开的声音? ·  1 周前  
单读  ·  这就是我们坚持工作的意义啊!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生活周刊

轻话题 | 上海的精致与落寞

三联生活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7-09 21:33

正文

中午,去小绍兴吃三黄鸡,并喝一碗滚滚的鸡粥。在纷繁复杂的点菜体系中难免有些张惶。于一个看上去就很精刮的女收银员那里买下要吃的东西。付款后拿着账单,去门口白斩鸡窗口排队拿着鸡。一群操着本地口音的人嘤嘤而语。

鸡肉细滑,蘸料标致。鸡皮滑腻如膏,仿佛夜幕下女人织锦缎的旗袍,攀着宛若游龙的腰,掠过裸露的肌肤。

张月寒 摄

玫瑰红色口红像血似的脱落在雪白鸡骨,我内心突然涌上一股残阳如血意味。人生,如果没有艳红色的青春,就永远非常不想要,一种苍白平稳的现实。偶尔和吃鸡拼桌的本地人,相视一笑。双方共同沉浸在一种对于鲜嫩鸡肉的单纯喜悦中,除此以外,并没什么其他。旁边坐着买电风扇回来的一对夫妇,很实惠地吃着一盘四分之一鸡,并配一碗小馄饨和焖肉面。北方口音的带小孩女子,问我这份鸡要多少钱、能不能外带。



在上海,甚喜欢逛那种沿街老宅。长乐路800号那幢古典式花园洋房,邪魅狂狷似的,引人进去看个究竟。

打开厚重的拱形大门,一股悲哀立时浮上心头。这座昔日瑰丽宅邸,如今也变成了一间似乎最普通不过的群租房。细卵石墙面依稀诉说当年风华,勒脚镶清水红砖如今却大大褪色了。不能水洗的柚木楼梯经大量水洗后已然接近白色,表面的光滑尽皆落了。可是走上去依旧木质俨然,沉稳持重。心痛的是曾经质地良好的柳安木地板,也斑驳得不成样子。一、二、三层全被隔成了一间一间的小隔间,便于出租。原本的客用盥洗室如今是几家合用的卫生间,污糟得不成样子。



华山路一所宅邸。旧时大宅顶角线的跳舞厅,如今被当成打工者一个人的小卧室。泛黄浮雕配着劣质家具,又杂七拼凑着古中国的藤椅、没有个性的白色电脑桌,带拉链的那种简易衣柜。所有一切都是拼凑的,拼命呼唤一种不得已的尴尬。

曾几何时,这里曾飘着多么一片衣香鬓影的繁华。女人们梳着时髦的爱司髻,男人们穿着板正西装。云母石吊灯悬在挑高吊顶上,起居室内的壁炉架上放着主人的肖像油画。香槟林立,杯盏碰撞,留声机放着美国的爵士乐唱片。鸽子蛋钻戒、进口丝袜、荷兰水……男男女女欢乐地在客厅里跳舞,仿佛没有明天。那是天天开舞会和乔琪纱裙子的日子,乱世中的绮丽。

上海晚间有那种让人心猛地一沉的昏黄色路灯光。每次在这样的路灯光下,我都不可抑止地想起曼桢和世钧(《半生缘》),小馄饨摊和爱情的落寞。华亭路夜晚的寂静,是我最喜欢的。在这样的路下逛,总觉得一股无限接近“传奇”的意味。

有时寂静无人的晚上,望着外滩一座建筑的科林斯柱以及树木阴影投射在白墙上的样子,会突然觉得白天这些已然融入现代的建筑,重新活了过来,默默诉说上海那些盛极一时过往。

张月寒 摄

白先勇小说里的样子。法国总会曾让落魄女演员羡慕而不得入的灯火热闹,白俄公主沦落为舞女,整箱金条买的花园洋房,以及,各国的丰厚物质,突然涌入这个神秘的远东城市。

曾经看完《谪仙记》,对小说里的李彤格外心疼,格外唏嘘。但凡貌美些的女子,年轻时大多能傲死。可那时她们没有意识到,有些事的错过,是一种终身错过。全盛时代你看不上的或因为骄傲而没有争取的,过后就都会碎成齑粉。上天当年把那么多机会呈在银盘里放在你面前,你还淡淡的,不以为意。

任性而孤独的日子,女神们自己所耽溺的,也无非是生活本身。

有时我路过那种沿街二楼的小亭子间,总幻想生在其间的小家碧玉,在屋内香红木桌椅的映衬下,梳辫子头,搽双妹嚜生发油。底下厨房常州来的小保姆正为她做着午饭,荠菜肉丝炒年糕和五香茶叶蛋豆腐干。空气中她闻到一股属于南方才有的饭气味,逼近、精致的,又永远有着一种她在北方体会不到的,家的味道。

晚上,她躺在自己亭子间那张小小板床上,望着窗子上陈年的雨痕,心里寂寞得说不出话来。

后来景况变好,她从石库门里弄搬到那种高层公寓,在一间贸易公司作打字员。午休时间,狼狈地啃一块三文治,用报纸接着碎屑,边脱下高跟鞋,一双穿丝袜的脚,搭在贸易公司的灰色地毯上。

晚上公寓内老式的大搪瓷浴缸内,她放了广阔的玫瑰花瓣泡着澡。薪水大部都付了房租,也因为她对从小的逼仄,厌恶怕了。喝着在和平饭店工作的男朋友,偷来的南法进口葡萄酒。

他比她也好不了多少的。一个帅气的本地人酒保,会看眉高眼低,会几句洋文。小费,倒是比那些笨眉粗眼的略多些。

2017年的今天,当我走在上海写字楼林立的一些区域,看着那些发型、妆容、穿着,全身上下没有一丝可挑剔的女子时,总也不免想,她们是否也像上海曾经那些传奇的红颜,心怀大志、不甘海内。每次在21层茶水间泡速溶咖啡的时候。她们会觉得自己的人生,终究还是太小了吗?或是自己的人生,应该远不止如此?



最后一天,我坐在淮海中路一间设计师开的咖啡馆,点了一杯叫“含羞草”的鸡尾酒,边望着街对面一座老旧的三层楼房。杏黄色墙面,翠绿色的窗棂,浅灰色窗帘。破旧的可乐色遮阳蓬,迎风飘荡着破布。往前,转角的街心公园,一个老人平静地坐在长椅上。如果在欧洲,他说不定会喝一口怀中匣子口袋里的威士忌。可这是在中国,他拿出随身携带的菊花茶喝了起来。边望着头顶熹微的阳光。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看过一部古老的电影,《人约黄昏》,根据上海作家徐訏的《鬼恋》改编。梁家辉主演的,女主角长得非常像张爱玲。

一个男人,莫名迷上自己在深夜中遇到的一个诡异的女子。然后,跟踪、寻找、不能忘。以为自己是发疯了可后来终于寻到真相。

《人约黄昏》剧照

电影其实拍得非常有格调。而且感觉如今,这样熨贴深情的精致,估计是很难寻了。我有时看一个人表现出来的状态,或说出来的话,不由感觉女人一旦牵涉到自己容貌这个领域,其实总是一种很狭隘的动物。

曾经的价值观变得模糊浮凸。被质疑后再也无法拼凑自己的自信。有一股非常绵远的悲伤,在心中化不开。然而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会怜悯你的悲哀。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回顾往期可点击: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以下封面图

一键下单「走向“最后关头”」

 点击阅读原文,今日生活市集,发现更多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