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干倘卖无》是一首80年代经典歌曲,当年从台湾传遍华夏大地的歌曲,在南方地区也广为传唱。
这首由苏芮演唱的影片主题歌曲于1984年获得第三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此后曾被多次翻唱。
“酒干倘卖无”是闽南语“有空酒瓶卖吗?”的意思
但其实,这首歌来自于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跛脚的老人靠收集空酒瓶养活自己,老人有些聋哑,不会说话,孤单的一个人,生活够苦的了。
有一天他在街上捡到一个孩子,他欣喜异常,认为是上天赐给他唯一的礼物。老人将孩子带回家,用辛苦收来的空酒瓶,换钱买廉价的奶粉,让那个小女孩活了下来。
《酒干倘卖无》音乐剧照
女孩在6岁的时候捡了一条小狗,取名旺才。小狗,聋哑老人,小女孩相依为命地生活在一起,小女孩的童年就在那一堆如山的空酒瓶中成长。
天生的好嗓子让她成为聋哑人的传话机,在每个清晨女孩牵着老人拄着拐杖。女孩大声的喊着:酒干倘卖无、酒干倘卖无。再后来小女孩长大了,恋爱了,她爱上了一个作词家。
年青的作词家一穷二白,但很爱她,带她走进了艺术天地,为她写了很多歌,对老人也非常好,每次来都会帮老人运酒瓶,和老人比划着说话,逗旺才……
然而有一天女孩成名了,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房子,汽车,周围追求的人……女孩还是很爱男孩,劝他和她一起住进大别墅,不要回酒瓶屋了,因为又聋又哑的父亲,让她觉得羞辱!
男孩不愿意,仍和老人来往,后来女孩越来越忙,名气越来越大,生活完全由经济人安排。老人想念女儿,央求男孩带他去找女儿,但是还没进演唱会的大门就被哄出来了……
再后来女孩也烦了,丢给老头一笔钱让他不要再打扰,老人擦干了含泪的眼睛,没要女孩的一分钱,走时还留下女孩一直爱吃的一小袋松子!
男孩看不过去了,找女孩理论,女孩心里听不进任何劝言,因为两人地位悬殊,最终只能分手。但老人终因思念女孩终于病倒了,男孩只好央求女孩,希望她能回家看看老人,女孩没听他的!
就在这时,男孩打听到女孩唱歌的地方,他告诉了老人,老人挣扎着要去看女儿最后一面。不料走在路上,一辆卡车飞驰过来,眼看就要撞着老人了,老狗旺才猛地拱向了老人,旺才就这样死了。
男孩知道后决定为女孩写最后一首歌,他连夜赶,顶着长期的贫困和思念,在他身体快不行的时候,写下了这首歌,让人送给了那个女孩。
男孩写完歌词后也离开了人世间,演唱会上女孩不情愿地打开纸条,这首歌的歌词大意是:
多么熟悉的声音,陪我多少年风和雨,
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
没有家哪有你,没有你哪有我,
假如你不曾养育我,给我温暖的生活,
假如你不曾保护我,我的命运将会是什么!
是你抚养我长大,陪我说第一句话,
是你给我一个家,让我与你共同拥有它,
虽然你不能开口说一句话,却更能明白人世间……
虽然你不会表达你的真情,却付出了热忱的生命,
远处传来你多么熟悉的声音,
让我想起你多么慈祥的心灵,
什么时候你再回到我身旁,让我再和你一起唱,
酒干倘卖无,酒干倘卖无……
多年前的往事一一再现,堆积如山的空酒瓶,聋哑的父亲,为了给她买一包松子累晕在酷暑的街头,还有小狗旺才拖着尾巴和她玩耍!……
女孩哭了,她终于良心发现,愧疚伤心与不安齐上心头。她反复学着这首歌,最后登台的时候,她通知乐队加最后一首歌《酒干倘卖无》。
女孩忘情地唱着,台下所有的人震惊了,所有的人都流下了眼泪,女孩在台上讲述了自己的身世,然后不顾一切地跑向了医院,她要见自己的父亲。
当老人看到女儿时,一行老泪缓缓从腮边流下,老人什么也说不出口,只是微笑的看着女儿,慢慢的闭上了眼睛,女孩撕心裂肺的哭喊着,泣不成声……
这就是《酒干倘卖无》,一个真实的故事,而歌曲贯穿的主旋律歌词也正是表达父爱的伟大之处。
至今,人们对《酒干倘卖无》的回忆已经有30余载,当年正值青春的少年,如今已是年逾半百,并早已为人父母。
看了这个故事,相信今后再听到《酒干倘卖无》,你一定会有更多感动。
但这可能还不够满足我们对这首歌背后故事的遐想,于是中国音乐剧教父李盾把这个故事直接改编成了同名音乐剧。
音乐剧《酒干倘卖无》的故事主线,就是围绕其背后的感人亲情故事展开的。
细细讲述了一位烧伤的拾荒者与急于实现歌唱梦想而被迫离开父亲的养女之间的羁绊。
该剧在经典名曲《酒干倘卖无》原有背后故事的基础上,融入了当今社会热门的“选秀”、“造星”、“追梦”等内容。
把女儿在梦想与亲情之间的选择、父亲在“保护女儿”与“让女儿放飞梦想”之间难以抉择的困境推向极致,更让人深深地感受父爱的力量。
从来不需要想起,
永远也不会忘记。
亲情音乐剧《酒干倘卖无》
演出地点:天津礼堂大剧场-河西区友谊路24号
演出时间:9月26-27日19:30
演出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