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辩论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他身为雅典的公民,据历史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酒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
苏格拉底本人具有雄辩的口才,喜以论辩的方式传播学术思想、传授知识,但是却没有留下著作。关于他的人格和学说的资料主要见于柏拉图的《对话录》和色诺芬的《回忆录》。他在逻辑学上的重要贡献是:注重“普遍的定义”和“归纳的论证”。
“苏格拉底的讽刺”,在西方哲学史上,是最早的辩证法的形式。苏格拉底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辩论,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它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
“学生: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学生:是恶行。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
学生:是善行。
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
苏格拉底一个能说会道的哲学家,他总是在大街上与人们辩论各种哲学话题,他并不据理力争,而是不断地发问,让对方回答,使对方不知不觉地在他的追问下露出破绽。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
在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中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他的谈话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思维漏洞,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
1.他的谈话借助问答,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对方自己发现真理。在谈话进行中,苏格拉底偏重于问,不轻易回答。
2.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是对方陷入逻辑误区。
3.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以逻辑辩论的方式启发思想、揭露矛盾,以辩证思维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