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自营商场:进入平稳发展期,经营质量提升。
按照产品分类(下同),报告期内自营商城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9.5亿元,占营业收入 51.0%,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为11.8%,毛利率增加1.3pct至79.5%,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基本符合预期,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受益于经营面积增长。截止报告期末,新增自营商场4家至84家(32 家自营商场尚在筹备),出租率下降2.9 pct 至95.0%,成熟商场同店增长率为6.7%(受益于单位经营面积收入提升)。目前公司自营商场以稳固市场地位为主,门店拓展速度放慢,经营质量值得关注。
②委管商场:深入三四线城市,以轻资产运营模式快速占领市场。
报告期内委管商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1.6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为23.6%,毛利率增加4.9pct至65.5%,营业收入同比增速符合预期,毛利率表现良好,委管业务经营质量稳步提升。截止报告期末,新增委管商场3家至231家(新开12家,关闭6家,3 家转为自营商场;筹备中的委管商场中,有 353 个签约项目已取得土地使用权证/已获得地块),出租率下降2.6pct至95%。我们预计公司下半年将维持30+家的新开店速度,继续深入三四线城市,拓展渠道深度和广度,收入规模将进一步提升。
③建造施工和设计&商品销售和服务:
建造施工和设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4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4.3%,实现高增长,毛利率减少9.1pct至31.5%;商品销售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2.1亿元,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9%,毛利率增加2.8pct至30.8%。
④新零售:阿里战略加盟,业务推进顺利,助力收入增长。
公司报告期内大力推进新零售业务发展,截至报告期,前端设计方面,自有新零售平台入驻设计师4.8万人,带动线下成交金额达8.7亿元;商品零售方面,大力推进线上APP和微信小程序开发,目前累计入驻商家约1.6万家,实现54座城市103家线下商场同线上渠道的互联互通;与阿里合作方面,在新零售门店、电商平台和引流方面已有成效,报告期内公司已上线了天猫“同城站”,这有助于提高用户体验。我们预计公司将进一步加大新零售升级力度,推动公司从家居连锁商业模式向大家居综合服务模式进军
。
⑤快速拓展期,费用整体走高,预计下半年盈利质量有所改善。
综合毛利率为 67.0%,相比 2018H1减少了 2.3 pct,主要是因为建造施工和设计业务营业收入占比提升而业务毛利率下降。销售费用率增加1.9pct至12.0%,管理费用率增加0.8pct至9.1%,财务费用率增加3.5pct至12.7%(为拓展业务进行筹资所致),研发费用率增加0.1pct至0.2%,由于公司目前处于为委管业务快速拓展期,在扩大渠道深度和广度的同时需要投入大量宣传和促销费用,扩展性业务团队也使得管理费用有所提升。综合来看,由于同比基数较高和费用率提升的原因,净利率下降13.5pct至36.9%,我们预计随着委管业务拓展程度不断加深,销售和管理费用率会有所降低,净利润相对会有所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