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鸿观
中国财经界最权威大号,金融,货币,财经,历史,世界,观鸿观,知天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经杂志  ·  十年间A股市值增长倍数十强公司 ·  昨天  
洪灝的宏观策略  ·  2025年伊始,市场开始疯狂地囤积黄金和白银 ... ·  5 天前  
华尔街见闻  ·  打到美国死穴,DeepSeek真正动摇的是什么?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鸿观

33岁的C罗,23岁的肉体:自律的人究竟有多可怕?

鸿观  · 公众号  · 财经  · 2018-06-21 12:03

正文

关注 鸿观 一起涨姿势~



今年5月份,C罗面对媒体自豪的说 “如今的我,有着23岁的身体。”


33岁的年纪,不输23岁的体能和竞技状态,C罗到底是如何越活越年轻的呢?


篮球界的詹姆斯,足坛的C罗,是当代职业运动员的楷模! 越是站在世界之巅,越懂得自律的意义!



看看C罗的肌肉金刚腿,就知道他对自己的身体状态有多专注。运动员的体脂率通常在10%左右,他的体脂率仅有7%,这个数字甚至低于超模。


自18岁加盟豪门曼联起,为了能在推崇身体对抗的英超立足,C罗便开启了疯狂健身模式,肌肉变得越来越漂亮。



从一撞就飞的花瓶到满身肌肉的“绿巨人”,C罗的进化只有一个秘诀,那就是苦练。



关于他的勤奋,有三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1、英媒爆料,C罗在曼联效力时,每天最少花一个小时锻炼腰腹肌肉,转会皇马之后更加疯狂,每天3000个仰卧起坐。


2、前皇马主教练此前表示C罗甚至会训练到凌晨三点,将娇美的女友扔在家里独守空房......


3、自律还体现在C罗的饮食上。


他所有每天摄取的食物都是低糖、低脂,而且他从不饮酒。偶尔的“放纵”就是吃上几片自己最钟爱的葡萄牙烤鳕鱼。


在皇马,工作人员喜欢用“瑞士手表”来形容C罗的规律性,而这只手表过去20年一直走得很精准。


欧冠客战尤文做出惊天倒钩后,C罗在ins上发了一句话:


“hard work pay off”

努力锻炼,终有回报!


即使是在休赛期,C罗在家里也会健身撸铁



多少人羡慕着C罗的身材与样貌,羡慕着别人的成功与精彩。但是当了解到其背后付出的艰辛和近乎残酷的自我管理后,又迅速打起了退堂鼓。在浑浑噩噩、随波逐流的日子里,继续毫无意义地耗费生命。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你最深刻的错误认识是什么?


点赞最高的回答是: 以为自由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后来才发现自律者才会有自由。


当一个人缺乏自律的时候,他做的事情总是在受习惯和及时诱惑的影响,要么就是被他人的思想观念所扰,几乎永远不可能去做内心真正渴望的事。


你会发现: 那些自律到极致的人,都拥有了开挂的人生。


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



谷歌有位高级工程师,叫马特·卡茨。


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30天改变的计划,每天做一些之前未能坚持的事。


比如:每天骑自行车上班,每天步行10000步,每天拍一张照片,写一本5万字的小说;


不看电视,不吃糖,不玩推特,拒绝咖啡因.....


可以说这份计划充满了挑战性,做不到自律的人势必无法完成。


但马特坚持了下来。


30天后,昔日那个肥腻的宅男工程师不见了,他开始发自内心地喜欢上骑自行车去工作,甚至完成了在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的远足。


心理学家曾经总结过这样的规律:


自律的前期是兴奋的,中期是痛苦的,后期是享受的。




但有没有发现,大部分人都在自律的中期——痛苦期徘徊太久,以至于把痛苦当作是自律。


而当你自律到极致,你会发现:自律能够带给你发自内心的平静和享受。


因为你知道,自己在一天天地改变, 自律已经变成了一种深入骨髓的习惯


前不久看到新闻说,“小李子”又瘦了,但去翻了翻照片,瘦的确是瘦了,但比起巅峰时期的身材来讲,还是相去甚远。

再看看同样是混好莱坞的,演《速8》的67年的杰森.斯坦森。今年已经51岁了,身材保持的特别好,看上去甚至比小他七岁的小李子年轻一大截。


单从体格上来看,一个放任自由的帅小伙,一不小心变成了只能演发福大叔的中年人。


一个从20岁出头开始演硬汉的男生,30年后依旧能保持着自己硬汉本色。


当你的生活被“情绪”,“懒散”和“欲望”占据的时候,你可能就会生活的毫无秩序,活成成一团混乱不堪的情绪,活着一滩毫无节制的肉。


你为什么不自律


为什么自律的人生,可以像开了挂一样,但现实中,却很少有人做得到?


因为自律意味着你必须有所放弃,不能全部都要。


就像你想要保持完美的体型,维持身体的健康,你就必须和垃圾食品说再见,你不能肆无忌惮地吃麦当劳和肯德基;


就像你想要成为学霸,拿到奖学金,那舍友半夜三更还在玩游戏,谈恋爱煲电话粥,你就不能如此放纵;


就像你毕业后想要拥有自己的事业,那你必须在周末的时候,继续加班研究自己的感兴趣的领域,同事发起的聚会,你都得加以拒绝。


这个世界上,太多事情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你必须有所放弃。


但人做为一种社会性动物,十分厌恶损失带来的阵痛感。


一个人得了2000元钱和丢了2000元钱对内心的冲击,哪个更大?


显然,丢钱冲击更大,真可谓“相同得失,不同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同样的得失,“失”的影响是“得”的两倍


由此看出,人对损失更敏感。这就是“损失厌恶”。


基于这样的一种本性,很多人不断被它牵着鼻子走。


于是我们一边狼吞虎咽地吃着垃圾食品,一边幻想自己拥有八块腹肌;


一边和舍友通宵达旦地LOL,一边期盼着期末考试可以门门功课都过90分;


一边和同事周周出去KTV游山玩水,一边希望自己能够在30岁前实现财务自由。


这样的痴人说梦,你不知道做过几次?


知乎上曾经大热过这样的一个回答:


既然整天不思进取,浑浑噩噩,没有半点目标可言,就不要做什么英雄式的梦,好好地甘于平庸。既要前程似锦,又要毫不费力,你咋不上天?


年轻的时候,我总以为什么都想要,都后来才发现,真正厉害的人,懂得为人生做减法,知道哪些东西不该要,哪些东西即使拼了老命,也要去争取的。


自律,其实并没有那么难


自律这件事情,不仅仅局限于肉体或者是时间。


更重要的是, 思维模式的修正和改变。


只有思维转变了,才会从时间,精力,情绪和身材各个方面,都形成“自律思维”。


自律本身就是一件艰苦的事情,因为自律意味着你需要和自己的天性作斗争。


这些天性包括“懒惰”,“好吃”,“贪婪”和“愤怒”...等等,是对自己欲望的节制。


所以自律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相反,它非常艰难。


就像我们常见的各种21天打卡训练营,最终坚持下来的,都不到1/3。更别说,当把时间轴拉长,拉到100天,或者更长的时间线上,能坚持下去的幸存者,还有多少?


那么,如何才能将自律坚持到极致?


设立具体目标,坚持无一例外原则


我的表妹小蕊,每天嚷嚷着减肥,却从未成功过。


原因之一,想必就在于没有设定具体的目标。


无数研究显示: 当人们用具体的条文对他们的目标进行定义后,他们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大多数制定了明确目标的减肥者(比如:我要在2个月内瘦下10斤),会比那些目标含糊不清的减肥者减肥效果要好得多。


目标明确是很重要的,因为明确的目标可以减少思想上的歧义和执行中的变异。


设定目标之后,需要坚持“ 无一例外 ”的原则。


比方说,目标是在2个月内瘦下10斤,就坚持在达到减肥目标之前,一点甜点都不吃。


如果不坚持这项原则,那么每次面对甜点时,都必须决定是否要放纵自己。


在进行考虑的过程中,将会耗费能量,而这些能量,是维持毅力的关键。


所以,一旦给自己下了绝对不破例的原则,就不会再把能量花在一遍又一遍、无休止的自我纠结上。


那些自律到极致的人,都坚持了无一例外原则。


蔡依林从不吃任何有油的食品,甚至有三年的时间内没有吃过米饭;


杨丽萍为了呈现最完美的舞蹈,几乎没有吃过一顿饱饭;


刘德华为了保持身材,几十年来都保持着每天一杯酸奶的习惯。


一旦你对某件事情百分之百地投入,那就不可能再有例外。事情已成定局,再也没有商量的余地。


放纵如山倒,自律如抽丝。


不要给自己找借口放纵,对自己严格一点,让自律成为一种习惯、原则。



一次只完成一项任务,不要过多消耗毅力

在改变自己的道路上,许多人会一次性给自己定下太多目标:


比如,半年内练出马甲线、考过XX考试、看50本书、看美剧不需要字幕......


然而, 毅力就像人的肌肉一样,会产生疲劳 同时接受太多挑战,通常无法坚持实施下去。


有一个著名的实验:


100个人被随机分为三组。


A组中的每个成员都得到了一盘小萝卜,并被要求全部吃光。


B组中的每个成员都得到了一盘饼干,并被要求全部吃光。


C组中的每个成员可以选择他想要吃的东西,或者什么都不吃。


在所有的萝卜和饼干都被吃光以后,每个人都被要求解答同一道难题,这道难题实际上根本没有答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