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乌里单刀
奥可奥,自然奥。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山西省邮政管理局  ·  七九开端回暖至,后天冷空气再来,风力加大…… ·  昨天  
武汉大学  ·  谁给我的寒假安了摄像头? ·  3 天前  
山西省人民政府  ·  山西商务事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开始申报 ·  2 天前  
武汉大学学生会  ·  青春本就是一片液态的疆域 ·  3 天前  
浙江大学  ·  浙大病理AI助手,3秒锁定癌症病灶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乌里单刀

天越热,心越热——世道不好,越要搞事

乌里单刀  · 公众号  ·  · 2024-07-07 22:19

正文





文/可二

有人跟我说,你讲错了吧,应该是天越热,心越凉。

你看看这世道。

所以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不过,有时凉热也可以同体。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纳粹甚嚣尘上,米塞斯在维也纳跟朋友们打笑,说,

未来可能要去南美了,我可以在那里做门童,我当过兵,站姿好。

笑声背后,是这 个狂热世道给他带来的彻骨凉意

然而,他终究没有去南美冷眼避世,打发余生,

而是转头去了同样讲德语的中立国瑞士,在那里写下了一本书《国民经济学》。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1941年,米塞斯流亡美国,寻大学有薪教职无果,生活拮据。

但仍不愿曲学阿世,不向罗斯福新政及其知识祭司——凯恩斯主义妥协,不向新政府献媚。

大约同一时期,他的半个学生,早已在英美学界立足的哈耶克出版了《通往奴役之路》(1944年), 在安全的美国对着苏联和纳粹法西斯一通猛烈输出。

米塞斯则写下了《全能政府》(1944年)。

与哈耶克不同,他左手批纳粹和苏联,右手批英美,说 二战的根源是全球盛行的国家控制主义和干预主义。

直指民主世界对战争也负有极大的责任。

接着又抖擞精神,将《国民经济学》改写成煌煌巨著《人的行动》,成为奥地利学派的集大成经典著作。

它没有主流经济学明里暗里对权力的谄媚。

也没有后者那种晦涩佶屈,似乎可任意解释的象牙塔流弊。

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整套观 察和认识世界的工具。

所以,它不仅仅是经济学,而是 大社会学 (Grand Sociology)。

借助这套工具 ,它清晰一致地理解和分析人与社会,系统地审视和批判着社会、经济与政策方面的各类愚蠢与错误。

凭着这些努力,他几乎以一己之力在美国重建了奥地利学派传统,惠及后世,一至于今。

可见 ,刺骨的凉意从来没有浇灭米塞斯的热情, 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



这个夏天,有一个人大概也想做一点类似的事。

萤火自不能与日月争辉,但在暗夜中亮出一点微光的心志是一样的。

掐指一算,用经济术语来说,我们现在处于商业周期的萧条期。

物价下跌、投资低迷、失业增加。天气很热,人心很凉。

他说,要不,正好,我们来读一点经济学吧。

就读八十年前老班长米塞斯的《人的行动》——他喜欢按不对习惯,见到老兵就叫班长。

无论是衰世避祸自处,还是盛世趁势进取,都需要系统的分析视角和工具。

他说,要看清这个世道的迷眼乱花,了解这个世界的底层逻辑,静心读一读米塞斯,会大有裨益。

经济周期的衰退期,各经济部门都在清算和调整,暂时的困难,是未来起飞的前奏。

具体的个人也需要停下来整理自己的思路,如果被形势逼停,更需要学习和思考。也只有这种时候,才是最好的内省时机。

越是这种紧要时刻,越是心要静,脑要灵,但血不能凉,斗志不能熄。

要不然,繁荣期一来,有机会搞钱时,又容易手足无措。

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那怎么读呢?

他说,可以有很多姿势,站着读,坐着读,走着读,找牛逼人的带读,还可以带着孩子,带着夫人(老公)或别人的夫人(老公)一起读。

这个人哪,名叫张是之,这些年陆陆续续出了 什么 《经济学入门五十讲》 ,《米塞斯行动学100讲》 之类的书。

还搞翻译,出了本美国当代大帅哥奥派学者裴德荣 的译著 《如何思考经济?》

还在《南方周末》开什么经济学专栏,我也不懂是不是专栏,反正左一篇右一篇,隔三岔五地见报。

还开了一个公众号,名字就叫《奥派经济学》。像条不知疲倦的黄牛一样,勤耕(更)苦干好些年了。

总之,比许三多还能整活。

冬寒夏暑都坐得住,做人做事都很靠谱

一句话,耐得烦,信得过。

他的暑期读书方案点击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