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乡恋
介绍鄞州镇乡街道特色,推介新闻,新鲜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乡恋

鄞州乡味 | 亦诗亦食,看似平凡的南瓜竟能吃出人生百味

乡恋  · 公众号  ·  · 2018-08-05 11:0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视频拍摄/剪辑 任宁 配音 张璐科 视频文字 卢霞




南瓜,常见、普通,普通得如同草芥和路石一般。因其生长不择条件,生命力极强,自古就有“宅前屋后多空地,稼啬难成种南瓜”的说法。而从幼年到老年,南瓜一生与美丽结伴,亦有“亦诗亦食是南瓜”之说。南瓜,大概就是如此,平凡而不平庸。


南瓜的种植历史非常悠久


南瓜,作为蔬果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早在 9千多年前南美洲就开始栽培南瓜,明代时开始进入中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南瓜种出南番,转入闽浙,今燕京诸处亦有之矣。”


南瓜的优点非常明显,它产量大、易成活、营养丰富,荒年可以代粮,故又有“饭瓜”“米瓜”之称。《北墅抱瓮录》中说:“南瓜愈老愈佳,宜用子瞻煮黄州猪肉之法,少水缓火,蒸令极熟,味甘腻,且极香。”所谓“子瞻煮黄州猪肉之法”,就是苏东坡制作东坡肉的方法,可见人们已将南瓜视为珍物。



那个口感软糯,又带有淡淡甜味的南瓜,其实一直受到人们的偏爱。眼下,又到了吃南瓜的季节,如今这个注重健康饮食的年代,南瓜更是变成了蔬果中的“贵族”。餐馆里,用南瓜做的美食也不少,如南瓜饼、南瓜糕、南瓜煲、南瓜糯米饭、南瓜粉蒸肉、蛋黄南瓜等等。所以想用南瓜做一桌口感各异的南瓜宴,其实也并不是一件难事。


南瓜能做出多种美味佳肴


在那个温饱不及的年代,南瓜就是乡邻们的救命瓜。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在自家的“自留田”里种上几株南瓜,嫂子婶娘们也会用南瓜变着法子做出很多花样来。


今年64岁的毛桂香,嫁到下应湾底村已40年,在她的记忆里,当年湾底还是穷得将破庵当仓库的小村庄,用南瓜来充饥、当“下饭”是件太稀松平常的事。用她的话说,那会儿谁家没种过南瓜,吃过南瓜啊。


后来,村里办起工厂,毛桂香就做起了厨师,一干就是数年。在做厨师的那些年头,做各种关于南瓜的菜肴也是经常的事。



咸菜南瓜,是毛桂香做得多的一道菜。在三伏天,来一碗咸菜南瓜,既可以做菜,也可以当填饱肚子的主食。咸菜南瓜的做法很简单,为了保持咸菜那种口感,毛桂香做咸菜南瓜时从不倒油。把咸菜洗净后切成小粒待用,把新鲜的南瓜去皮切成薄片倒入锅中,然后加入适量水,煮少顷后,就可以把咸菜倒入,大火将咸菜南瓜烧开后,换小火焖煮一会,加少许盐,就可以出锅了。用毛桂香的话讲,这道菜谁家不会做啊。



做南瓜馒头,就需要些许技术了。以前,毛桂香也经常给大伙儿做南瓜馒头当点心。南瓜泥 、酵母和面粉是做南瓜馒头需要用到的三种材料。首先是将南瓜切成小块,用高压锅蒸成南瓜泥待用,然后在盆中倒入适量面粉,少许酵母,再将南瓜泥也倒入其中,这时就可以揉面了。面团揉到软硬适中后,需发酵几分钟,将面团掐成一个个小剂子,揉成圆形,再在撒了面粉的案板上一压,馒头的形状就出来了,就可以拿到蒸笼里蒸。如果没有蒸笼,也可以用电饭煲代替,但毛桂香特别强调,在馒头未彻底蒸熟之前,千万别去挑锅盖,蒸汽一旦跑出,馒头的口感就会相差很多。



南瓜饼虽然也是点心,但是和南瓜馒头用的材料却大相径庭,糯米粉才是做南瓜饼的主要材料之一。同样用高压锅将南瓜蒸成南瓜泥,然后加入适量糯米粉揉搓成团,取鸡蛋大小的面团,搓圆后按扁,将做好的南瓜饼两面沾裹白芝麻。平底锅中倒少许油,烧热后将南瓜饼放入,中小火煎至两面金黄即可。无论是做南瓜馒头,还是南瓜饼,都不需要在面团里放糖,南瓜独有的淡淡的甜味,足够满足你的味蕾,如果实在喜欢吃甜食,蘸着白糖吃就可以了。


红豆南瓜是当下盛行的甜品之一,这个季节很多餐饮店里都有出售红豆南瓜汤,贪凉的人更是喜欢放冰箱中冷藏后再食用。红豆南瓜的做法也不难,只需将红豆洗净,浸泡一小时,将南瓜切下一部分,削皮洗净,切成小块,然后把两者倒入锅中加水煮软后,放入少许糖,就可以食用了。



另一个“网红”菜肴,那就非蛋黄南瓜莫属了,甬城一半的餐饮店里大概都能吃到这道菜肴。毛桂香说蛋黄南瓜以前可不盛行,用蛋黄做菜在贫苦年代那是多么奢侈的事。随着蛋黄南瓜越来越流行,毛桂香也学着做起了蛋黄南瓜。先将咸鸭蛋蒸熟,挖出里面的蛋黄待用,将南瓜切成小片。锅中留油,将蛋黄倒入其中用小火熬匀,此时一股香味早已扑鼻而来,等有泡抹浮起,就可倒入南瓜,再放入少许盐,炒匀,口味咸甜,色泽金黄、皮酥质糯的蛋黄南瓜就可出锅了。



要说南瓜浑身是宝,则一点也不假,南瓜藤也是一道口感极其清爽的菜肴。从农田里摘来新鲜南瓜藤,拗成一小段一小段的同时,要耐心去除藤外面的表皮,然后用清水焯熟,无需过凉水,直接切成小粒,放入少许醋、盐、味精、糖、蒜泥后,拌匀就可以食用了。脆生生、绿莹莹的一盘南瓜藤,入口毛毛的,却并不恼人。咬下去,茎是糯的,还有柔韧弹性,丝丝松脆入口。几口下去,留下满口清香,一股田园气息在喉舌间弥散开来。


湾底大南瓜重量创历史新高


相信每个走进下应街道湾底村的人,都会被那里别墅林立、花果飘香的优美环境所吸引:天宫庄园植物世界、天宫南铂玫瑰园、西江古村、鄞州非遗馆……


三十年前,湾底村并不起眼。这片土地与周围普通的村庄一样,村民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生活十分贫困。当然,那个时候,村里人也会种南瓜,一来南瓜容易种植,二来也是充饥的绝佳食品。



1997年,为走好集体发展、共同致富道路,湾底村在实行土地二轮承包分配后又将村民的土地流转到村里,由村集体统一经营,最终探索出了一条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高效化、精品化的现代农业之路。


刚开始,这里种的最多的是桑果,桑果种植从最开始的50亩直到巅峰时期的3万亩。随后,为来实现“季季有果、月月开花、天天可摘”富饶情景,湾底开始尝试种植草莓、七彩番茄、蓝莓、火龙果、无花果以及大南瓜等。



就在几天前,在天宫庄园的种植大棚里,采摘了几只巨型南瓜,其中最大一只直径有72厘米,重量达89.5公斤,创下近三年来的记录。


湾底村妇女主任章雪萍称这些巨型南瓜的种子去过太空,种下后更是需要精心培育。他们也是经过三四个月的栽培后,收获了这几只巨型南瓜。现在这些南瓜正摆放在湾底村的几个景区,供游人欣赏。


关于南瓜的那些事


关于南瓜的由来,民间流传着一个传说:很久以前,南山脚住着一户穷人,家有一女,名黄花,有年灾荒,黄花的父母年老多病,奄奄一息。那天正值八月十五,黄花在南山杂草丛中,发现两个圆形野瓜。她采回来煮给父母吃。两老吃了后,病愈。后来,黄花把瓜子种在地里,第二年收获了许多同样的圆瓜,因为这是从南山采来的,就叫它南瓜。因此,八月十五吃南瓜治病的风俗也由此传了下来。其实,在江南一带,还有每逢立春家家吃南瓜,以示迎春的习俗。


到了清代,有个人叫张艺堂,欲拜大学问家丁敬身为师,却无钱交纳学费。第一次上师门时,身后背着两只大南瓜,每只约重十余斤。旁人看了皆大笑,而丁敬身先生却欣然受之,并当场烹瓜备饭,招待学生。这顿饭只有南瓜菜,但师生却吃得津津有味。所以“南瓜礼”一直被传为美谈。曾有写金瓜诗句:金黄灿灿天雕琢,万千宝藏地收获,自古艺堂金瓜礼,任谁评来任谁说。


平凡的南瓜,被赋予了如此多的色彩后,变得不平凡起来。如今,南瓜做的食物五花八门,南瓜形状的饰品琳琅满目,无疑给人们的生活平添了许多精彩。


网友说


@往事如风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家人口多,兄弟姐妹小,在生产队挣不了工分,分的粮食就少,所以青黄不接是常有的事。母亲便把门前屋后的空地辟成菜地弥补饥荒。春天栽上南瓜、冬瓜;秋后种下萝卜、白菜。“一仓萝卜省一仓稻,一担‘饭瓜’省百斤粮”的经典谚语,被我母亲演绎得淋漓尽致。


@红心

南瓜浑身都是宝,连那南瓜籽都是我童年时代的回忆。在我小时候,物资匮乏,能吃的零食实在太少,要是有南瓜籽可以嗑,也绝对是件幸福的事。


记得小时候,母亲每次将南瓜剖开后,总会将南瓜瓤连瓜子全部掏出来,放到淘箩内,待空闲时端到河埠头,从南瓜瓤中将南瓜籽一粒一粒挤出来,慢慢洗净,然后再将南瓜籽晒干,装进干净、干燥的瓶中。从一只南瓜中提取到的南瓜籽毕竟是有限的,所以得积好几次,才能够炒一次南瓜籽。


来源 | 鄞响客户端

编辑 | 方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