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民日报评论
人民日报评论部微信公共账号。秉承党报评论的厚土,我们向新媒体平台伸出小小一枝,期待与您一起见证复杂而深刻的转型中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HINADAILY  ·  Editorial丨EU ... ·  昨天  
政事堂2019  ·  美联储降息,中国开启创投 ·  3 天前  
政事堂2019  ·  三只羊的后台是谁? ·  4 天前  
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  ·  确保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风险可控 ·  6 天前  
人民日报评论  ·  持续增进群众医保获得感 | 人民时评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民日报评论

偌大的景区,该如何安放一碗泡面?丨睡前聊一会儿

人民日报评论  · 公众号  · 时评  · 2024-09-25 21:40

正文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们,晚上好。
人生大事,吃喝二字。出门旅游的时候,去哪吃、吃什么,成了许多人衡量旅途质量的关键变量。然而也有人发现,从烤肠到玉米,从茶叶蛋到方便面……不知不觉间,千篇一律的食物已然成了许多景区的标配,大江南北、大差不差。特别是最近这段时间,还出现了“景区拒绝‘泡面’”的不小争议。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客观来说,景区各有千秋,所提供的食物自然也就不能一概而论。打个比方,去个城市景观、逛个非遗集市,尝尝当地的特色美食、见识独特的烹饪技艺,大排档之流自然“难入法眼”,要求“高”点也是人之常情。然而,倘若去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地方,筋疲力尽之时、饥肠辘辘之际,简单便利的一口热水、一碗热面,就足以“救老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大快朵颐还是勉强果腹?或人头攒动或人迹罕至的景区里,还是要讲究个因时因地。
当然了,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不少游客追求旅途的性价比,主打一个“该省的省、该花的花”。只要眼睛能饱览河山,心灵能得到治愈,委屈一下“口舌之欲”又算得了什么?如果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那就灵魂优先、身体次之。在这种情况下,再如何咏唱“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现实里也得清醒懂得:所仗的不是剑,而是泡面自热锅;所求的不是美食佳肴,而是冒着热气的开水。

景区禁止泡方便面。图源网络
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就看供给如何适配了。可惜的是,“泡面之争”的出现,表明供需显然失了衡。必须要承认,景区食物再特殊,也不能无视市场规律。此前,我们聊过关于一些景区刻意延长入口线路、强行为观光车揽客的话题,说的是一样的道理。物以稀为贵,我们理应尊重景区的“难”,理解“挑山夫们”的“苦”,接受为额外的成本支付一定程度上的商品溢价。然而要强调的是,倘若一边是“禁止泡方便面”的明令禁止,一边是远高于市场价的专卖特卖,这样的“双标”肯定无法服众,让人难免狐疑:这是在保护环境,还是在垄断买卖?
有一说一,以生态环保为由拒绝方便食品进入,的确反映出一些景区的难言之隐。禁了吧,游客肯定不买账;不禁吧,随意丢弃的残渣汤汁是个大问题。“远赴人间惊鸿宴,老君山上吃泡面”,因为打卡吃泡面走红的老君山景区,就被结结实实“上了一课”,缥缈的仙境与流淌的面汤格格不入。山上的商户“十几分钟就得扫一次”,稍微慢点就垃圾遍地,网友也纷纷指责“吃完泡面丢颜面”。介于这种情况,一些地方委婉表示“不提倡”“不鼓励”,一些景区则干脆“眼不见、心不烦”,一禁了之。
事实上,环境治理的努力有目共睹,个别不文明的行为也遭到众人唾弃。问题的关键在于,“泡面难题”的最优解,该不该不分青红皂白“一刀切”?要知道,这样的做法,会让游客反感,“我的食物还不能我做主?”也会给景区添争议,“在优化管理和优化环境之外,选择了优化游客”。
小小一碗泡面,其实也构成了透视治理的一个独特视角。景区的政策初衷再如何正确,也需要多一些“效果意识”,考虑利益影响、舆论影响、社会影响,避免把“好事办砸”。当发生龃龉时,动不动就念“不字决”当然容易,可效果恐怕只会南辕北辙。千万别忘了,游客是用脚投票的,“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偌大的山河,总能找到可以安放一碗泡面和一颗心灵的地方。
这正是:
泡面不进景区,
治污还是添堵?
大家晚安。
(文丨风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