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月球将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穿过,形成
日全食
。这也是2019年的
唯一一场
日全食。从西太平洋到南美洲的
小部分地区
可以观赏到此次日全食。这场日全食将穿过智利和阿根廷,而后在傍晚时分退场。本文将盘点此次日全食的7个真相。
月球靠近近地点,太阳靠近远日点,三者拍成一线,形成难得一见的日全食奇观。7月2日的日全食将是2027年之前持续时间最长的日全食
7月2日,月球将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穿过,形成难得一见的日全食奇观。由于每一次的日食都是独一无二,天文学家每次都能进一步丰富相关知识。例如,日食允许科学家对日冕进行可见光成像,不同波长条件下的观测有助于他们加深对日冕磁场和结构的认知。
7月2日的日全食轨迹,从西太平洋到南美洲。这场日全食将穿过智利和阿根廷,而后在傍晚时分退场
日全食观测能够帮助科学家解答一些长期存在的太阳物理学疑问。例如:日冕的温度为何远高于太阳表面?哪些因素导致日冕升温?又有哪些因素阻止其升温?
日全食发生前后,望远镜还可以将对
水星
进行细致观测。具体地说,就是趁太空暗淡的机会,对水星表面的温度范围进行测绘,同时确定水星的
土壤构成
。
智利和阿根廷的一小片区域是唯一能够观赏到此次日全食的大陆块。其它观赏区域均在海上
智利和阿根廷
的一小片区域是唯一能够观赏到此次日全食的大陆块。其它观赏区域均在海上。
1999年从太空观赏到的日全食,月球的影子投射在地球表面。在任意时刻,地球上只有小部分地区能够观赏到日全食,但任何地区都有观赏月全食的机会。庆幸的是,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播的方式让全世界人们观看日全食的全过程
艺术概念图,7月2日在智利的拉希拉天文台观赏到的日全食。日全食登场时,太阳的位置较低,如果天空晴朗,我们还能看到多颗行星和明亮的恒星。这一次,托洛洛山美洲天文台、南双子座望远镜和拉希拉天文台都处在日全食的轨迹上
智利帕琼山顶座落着大量天文望远镜,包括南双子座望远镜(塞罗托洛洛天文台的一部分)。
这一次,托洛洛山美洲天文台、南双子座望远镜和拉希拉天文台都处在日全食的轨迹上。南双子座望远镜的口径达到8米,是一架世界级望远镜。大口径综合巡天望远镜(LSST)也将建在帕琼山顶
对日全食进行广角长曝光能够揭示白天无法看到的惊人细节,包括背景恒星、日表的等离子环和日冕。日食的持续时间越长,天空亮度越低,日冕和背景恒星的能见度越高。此次日全食将持续4分33秒,是2017年日全食的近两倍
这一次的日全食将持续
4分33秒
,是2017年日全食的
近两倍
。
太阳、地球与月球排成一线,形成日全食。当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穿过,影子投射到地球上,我们将迎来日食。当月球穿过地球的影子,我们便迎来月食。地球暗面的每一个地区都能观赏到月食。7月2日,月球靠近近地点(5日进入近地点),太阳靠近远日点(4日进入远日点)
2017年的日全食,日冕清晰可见。日全食是从地球观测日冕的最佳时期。在遮挡阳光方面,任何日冕仪都无法与月球相提并论
日全食登场时,科学家将对
日冕
进行成像,同时收集光谱学、偏振光和辐射线数据。
32幅照片拼接在一起,构成了这幅2016年日全食图像。图像中,我们能够看到日冕和等离子体环。日全食登场时,科学家能够对日冕进行细致观测。观测结果可加深我们对太阳磁场、日冕温度、构成和密度的认知,同时还能进一步了解哪些元素、离子和分子被激发并产生辐射线
随着日全食的结束,太阳的“珠光”再次出现,此时的阳光对眼睛和天文仪器的危害最大。阳光直射可在视网膜烧出一个洞,破坏或者如天文学家所说“油炸”任何望远镜的光学仪器。对于一架先进的地面望远镜,这种破坏可造成数百万美元的损失
加那利大型望远镜的外部结构和主反射镜。加那利大型望远镜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光学望远镜。望远镜的反射镜采用特殊涂层,在设计上用于测算和聚焦极其微弱的光线。即使非常短暂的直射阳光暴露,也会导致过载并破坏整个下游设备以及主反射镜和次级反射镜的涂层
此次日全食将从智利进行直播。智利所在时区与美国东部时间相同,比中欧夏令时晚6个小时。你可以根据地图上的不同颜色,确定本地区的播出时间
协调世界时晚上
7点23分至9点46分
,旧金山探索博物馆和美国宇航局将向全世界直播此次日全食。
俄勒冈州马德拉斯,一名女士正在拍摄日全食。随着月球遮住太阳,照射到地球的阳光越来越少,气温随之降低。7月2日的日全食在下午登场,由于持续时间较长,气温降低幅度可能接近历史纪录。通常情况下,日全食期间的气温平均下降10华氏度,最高纪录为28华氏度
日食的持续时间越长,天空亮度越低,日冕和背景恒星的能见度越高。日食会降低天空的亮度,有助于科学家对日冕进行观测。
太阳的大气层并不仅限于光球层和日冕,而是向太阳延伸数百万英里,甚至在不发生耀斑或者物质喷射的情况下也是如此。虽然我们可以借助日冕仪进行观测,但在遮挡阳光以获得更高的观测质量方面,任何日冕仪都无法与月球相提并论
太阳出现粉红色边缘是因为光球层上方出现了等离子环。炙热的等离子体与日冕连接在一起,最终向太空延伸很远的距离。日冕的亮度是新月的1万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