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关乎人才选拔和社会流动的大事,所以每年高考都会成为社会热点,微思客在往年都会推出相关文章,但今年,我们更想把话语权交给青年人,他们有的仍在大学,有的已经走出象牙塔,关于中国的教育制度,他们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微思客的记者邀请了几位青年人,就高考的话题聊了起来,以下是采访实录。(为保护受访者,名字皆为假名)
问题一:每年高考,甚至不在高考的时间段,衡水中学都会是网友讨论的重点,例如“真实故事计划”发布的《衡水中学的反叛者》,就引起了舆论的撕裂。有人抨击衡水的教育方式犹如军事管理,有人认为,在社会资源不均等、高考成为少有的改变个人命运的渠道的背景下,衡水的教育模式无可厚非,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对衡水中学的教育模式,你是持激烈批判的态度,还是认同,或者其他感受?
百成(历史学博士):从教育理念看,衡水中学的教育模式自然不应提倡,对衡水中学的批判也都是从教育理念本身出发的,所言基本都有道理,也无需过多论证和反驳。问题在于对任何事情的看待都不是简单的从某一方面出发的,太多争论焦距于正确与错误本身,但往往忽略角度或立场问题,正确和错误从来都不是绝对的。
中国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普通民众对子女教育的投入越发加剧。乡村学校衰落,城市学校拥堵,天价学区房,父母伴读,狂热的补习班,教育资源争夺空前激烈,教育竞赛白热化。在城市化大浪潮下,其背后是生存资源与生存空间的争夺。在中国古代及当代,普通民众看待教育,主要不是为了贯彻某种教育理念,这是教育家和统治者的考虑,而是谋求个人和家庭的生存和上升,这是千百年的常态。因此衡水中学是上述种种现实或现象的必然产物。
当然,分析衡水中学产生的“合理性”,并不代表社会价值追求的合理性(如教育理念)。但问题是要实现这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个无比复杂的系统工程,并非中学教育界可解决,在此我无力给出解决方案。很多问题分析到最后,就目前的社会发展程度而言,我倾向是个死结。因此我对衡水中学教育模式的基本态度是中立的或温和的。
阿噗(1995年,当代文学专业):衡水中学是现在少有的普通地级市(非直辖市)的超级中学,应该属于超级中学的第一种发展模式的遗留成果。这一点和长郡中学、成都七中等很不一样,但认清这一点非常重要的。衡水中学的具体情况我不了解,讲个亲身经历过的小例子:2015年暑假,我在北大担任了一期优秀中学生夏令营的班主任,班上成员一半来自衡水中学,一半来自海南中学,都是高考前筛选出来的尖子;最后高考结果出来,海南的几位拔尖同学稳录清北,但衡水同学的波动性就大得多:可见竞争形势之不同。
箱子(九零后编辑):只要还有高考,就会有衡水中学。所谓“衡水中学的反叛者”,其实只是在反面佐证了衡水中学的逻辑——只有考了状元,你的声音才会被听到。无论如何,她都是既得利益者。既得利益者是没办法反叛的,那只是事后的一种撒娇。事实上,在今天要做一个反叛者,无论是什么意义上的,都要付出极其巨大的代价。
公孙大娘(已为人母,热爱电影):首先澄清一下,衡水中学,并不是针对底层人士逆袭的手段,相比之下毛毯厂中学可能更草根一些。衡水模式,简单说就是掐尖,把全省最优质生源聚集然后高强度应试训练。是否选择这种模式,我认为各家教育理念不同,自己判断。在衡水三年是否接受,也要看孩子的个性。现在很多省份都在推广衡水模式,因为优质教育资源有限,大家就要靠高强度训练来争夺,拼命应试也无可厚非,本来人适应能力就很强,很多人也未必被这种模式扭曲了,但有些孩子接受不了喊口号打鸡血玩命刷题这种模式,如果家里条件也不错,可以出国留学或者根本不在乎文凭,就没必要非选择这种模式了。
微安(媒体记者):我偏不认同。社会不均等靠高考体制来跨越,我认同要好好高考,但好好准备高考不等于要在强高压下准备,因为很容易受到反作用力,比如一旦跟不上了,就放弃自己,这种模式忽视了个体的差异。应该尊重不同个体的特性,调整每个学生的心态,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法。我们喜欢用片面的数据看成果,容易造成片面的评价,它能激发适应它制度的人更会考试,也就拔高了名校名额数,底下还有一堆不适应的,我们没有看到差值的数据或更多的数据。
反抗是必然发生的,迟或早的问题,反科学反人性的,总归是遭到摒弃的。
我有一些大学朋友是这个学校出来的,也听到他们提起很多进去复读失败或原地踏步的例子。
Noodles(海外留学生):在中国的教育规则里,应试教育有人获益就有人质疑,如果有的学生是自愿进入衡水中学的话,那么我们有权利批判这些学生吗?应试教育简单讲是注重结果。以英国的教育为例。在升学的阶段竞争是同样激烈的。可以说一旦考试进入到选拔阶段,那么应试教育就不可避免了。应试教育考察的是人的记忆力。这与人的天性相违背。我们能改变的是考试的模式,而并非应试教育本身。当然,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辩前。我们可以改变的是对教育本身的认识。考试,是教育的起点,并非终点。中国人对教育整体认知的差异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
问题二: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争已然老生常谈,近年来,中国借鉴欧美的教学方式,稍微改变了原有的教育方式和高考机制,更强调素质教育所占的比重,但与此同时,也引起了“加剧社会阶层固化”、“便于权贵子女走后门”的担忧,你会有这样的担忧吗?对中国的教育改革(可以结合自己所在省份的情况),你怎么看?
百成(历史学博士):这一问题和前一问题本质上是类似的,衡水中学教育模式追求的是极致的应试教育成功,而批判它的多持素质教育立场。因此,我的总体观点与前一问题答案基本相同。具体到阶层固化问题,我的担忧是有的。
所谓生一利必生一害,在教育理念上,素质教育追求更健康的教育,努力方向可肯定。但在具体实践上操作不当,其危害则大于益处,一是素质教育本身难以量化,易走向主观化或模糊化,二是“人情社会”几乎是中国社会最大的特征之一。简言之,主观化和人情化,可参考两汉魏晋察举、九品中正制到隋唐后的科举制。但问题在于,中国教育无论如何改革,都不可能彻底避免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各有的弊端,因此改革的方向在于选拔和评价的多元化和科学化,而非一味纠缠某种教育的弊端问题。那么从这一角度讲,增加素质教育的比重总体上值得肯定,一味批判者不能忽略了“彻底应试教育”的弊端。因主观和人情的掺杂,相比之前社会流动的通道会被缩小,但社会流动本身也并非唯一评价标准,参考文革时期的教育改革,工农兵子弟问题。
所以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何实现选拔和评价的多元化及科学化,如何推行素质教育,如何减少弊端,比重多大合适,而非要不要多元,要不要推行,否则只是僵死的科举,虽能保证流动,但教育质量如何?培养出的“人才”如何?这一问题当然极其复杂和有难度,但社会发展不可能停滞,只是历史的发展必然要以牺牲某些特定人群为代价,完全圆满的解决方案是不存在的,最终需要极其谨慎和循序渐进。
阿噗(1995年,当代文学专业):不反对素质教育改革,但应该从县级中学抓起;我之前在一个教育公益机构PEER工作过,目标就是通过短长期大学生志愿项目促进县级中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这个模式很赞。
箱子(九零后编辑):教育并不直接导致阶层固化,它带来的问题是:就算考了好大学留在大城市找了高薪工作,事实上也并没有什么会因此变好。在一个利维坦式的巨大权力与资本主义微观统治术紧密协作的世界里,每一个因素都只会加速不平等和不自由。
公孙大娘(已为人母,热爱电影):素质教育,在越偏远的地方越难以推行,这是经济决定的。素质教育并不是增加音乐体育美术课这么简单,而是完全不同的人才培养理念,小地方师资也不匹配,更主要的是,偏远地方家庭要实现阶层跃升,比如从小地方到省城甚至一线城市,自然会更加功利地选择应试教育。毕竟提分才能获得相对好的教育资源,更有希望逆袭。未来人需要什么能力,每个家长见识不一样,格局不一样,但是至少要先把孩子送进好大学找份好工作是家长的共识。
现在素质教育在下面执行是失败的。即使在北京,十一学校是素质教育的优秀典型,可如何能进入十一学校呢?北京的家长们为了孩子全面发展,其实也只能让孩子从小开始拼搏,而且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开花地学习。小升初现在派位最好的是西城,因为西城教育相对均衡。海淀为啥死活要考,奥数拉到外地偷偷考,因为海淀资源良莠不齐,家长为了不让孩子大派位到一个学风很差的学校,只能各显其能,考试还是比较公平公正的手段。海淀六小强之所以牛,靠的就是掐尖,为了进六小强,所谓素质教育也只是从小学更多,小学就要知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琴棋书画,当然语数英是打底的。
微安(媒体记者):我认同现有中国教育给予的这些知识体系,它帮我们建立了对世界的基本认知,起码知道什么营养元素对身体有利,什么物质对人体有毒,我们该怎么很好地运用语言表达,如何计算日常数目,等等。理性思维的建立帮助我们成为能自立自强的人,但感性思维能让我们变成一个良好状态的人,心态和感知一样是人活在世上很重要的部分。不认同一考定终身的体制,太一刀切了,也不认同填鸭式对思维发展的限制。
然而,一个新的办法提出的时候,总有它的漏洞。想办法去解决这个漏洞就好。不能因为一个漏洞就全盘否定素质教育,因为人的发展还是要讲求全面的,德智体美劳,就像全身的器官系统一样,是相互协作的,脑运作太多,就需要多动动身体来活络全身,不同方面的协调合作能相互促进和帮助。至于这个漏洞,休闲时间造成的素质差异,那就让学校也多开办一些免费的兴趣爱好班呗,政府能资金支持应试教育,为什么不能同时支持素质教育,一样是很重要的教育。
星瀚(海外留学生):简单讲两方面。第一是阶层固化,第二是各级官吏的盘剥。英国的公立教育与价格高昂的私立教育为什么不仅没有被取缔,反而越来越有名。一个原因是因为在那个社会里,人们会承认自己的阶级。选拔的门槛是阶级而不是一场决定终身的考试。而在这个社会里,突破自己的阶层是越来越艰难。在今天的中国。我们第一不愿意承认阶级的存在。这就让很多人在观念中对教育改变命运的执念越来越深,家庭条件越好,投入的教育资本越多,从而继续拉大而不是缩小这种不公平。
第二是各级官吏的盘剥。国家在教育中的投入,总数上来看是相当可观的。但为什么很多孩子依然没有接受到最基本的教育?原因是这笔钱经别人的手,最后到每个孩子头上的钱,还剩下多少? 这种体制性的腐败,导致官民相互不信任,即使国家二次分配后,政府有了很多钱。但需要钱的家庭与学校依然穷困。最后一点是中央与地方的政策不同,地区的差异与中央政策的脱节。政策的口号用一句俗语说就是“说的比唱的都好听”。政策与现实的落差太大。我想如果教育能向修路一样直观地体现政绩,那么我会相信教育的问题一定会改观。
问题三:对于教育,有人倾向于借鉴美国的模式,把它改造为社会稳定的调节器、加固阶层的方式,有人则关心社会的流动性,鼓励个人改变命运,通过升学机制的改良来调整阶层分布。你心中理想的教育是怎样的?对于现行的教育(结合你的日常经验),你认为存在什么缺失?
百成(历史学博士):通过前两个问题可发现,民众所纠缠的两个点,一是公平,如社会流动,二是效率,如素质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几乎是任何领域都存在的,因此理想的教育仍然是公平与效率的完美平衡。
所谓教育公平,大家最关心的在于寒门子弟和权贵子弟的机会均等、权利均等、资源均等,当然也包括地域、城乡、职业群体均等和公平,绝对公平是永远不存在的,但追求相对公平却是永恒的;所谓教育效率,就是坚守和贯彻优质教育理念,实践高质量的、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对优质教育理念的探索是杰出教育家的终生事业,当然社会民众也可参与其中。而作为具体教育者而言,如中小学教师,在社会机制改革尚未取得进展的情况下,只能尽自己最大努力追求平衡,在适应应试教育唯分数论的大前提下,适当兼顾其它优质教育理念。
当然这是一个理想化的目标和不小的挑战,但若完全放弃这种理想,所有的中学都将朝衡水中学模式迈进。就中小学教育而言,主要的不足还是应试教育下的功利化、利益化及模式程序化的凸显,教学方式僵化和技能缺失,学生的普遍厌学和压力,“考试训练”和优质教育理念的某些矛盾冲突,当然还存在教育资源集中流向等问题。
公平与效率是永恒的问题,也是解决诸多问题的核心及关键。因此对于很多社会问题,需学会辩证看待,切莫就一个思路或一个角度偏激走险,短期内或可达到效果,长期以来负面影响会逐渐凸显,再来改旗易帜,如此反反复复,不仅劳民伤财,也会使社会发展陷入停滞。我的回答更多偏于宏观概论,且只针对中小学学校教育,对具体的教育理念或实践本身的问题,因学科视野和实践经验所限,未能有太多见解。
阿噗(1995年,当代文学专业):不好谈什么是理想的教育,因为如果说是促进人的自由的全面的发展——听起来很空,但确实如此。只能说自己认为的理想的教育生态是教育资源分配的进一步均衡。
公孙大娘(已为人母,热爱电影):我们大部分人理解的美国模式,和现实的美国模式一样吗?我们一般认为,美帝底层在公立学校,自由放任,吸毒打架随便,基础教育很差。中产拼命学习避免跌落,顶层则藤校世袭。但美国模式真的这样吗?我们大部分人以为美帝只有大学教育好,但很贵,穷人负债上学毕业多年都还不清,事实是这样吗?我不知道,所以不想凭空讨论美国模式。
我说一下中国模式,这几年提倡减负并不是真的为了实施什么快乐教育。实际上竞争是越来越低龄化了,我娃三年级同学刷高考试卷,幼儿园娃考KET(相当于小学毕业英语水平),剧场效应有条件的人人抢跑,这是个社会问题不是个教育问题。我认为义务教育阶段不应该掐尖,不要人为增加马太效应,让牛校把优质生源师资全部带走。这样就不会导致普校老师和学生、学风都差的恶性循环。但是人和人能力有差异怎么办?我支持分层次走读,也可以有分班分层考试。我反对义务教育牛校掐尖模式,这样导致普通人接受义务教育的质量大打折扣,初中毕业有了基本常识和技能,到高中了出现衡水模式我还是理解的。
无论什么国家,阶层流动是要留有一定比例的,不能完全依靠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来维持社会稳定。实际上我们国家阶层固化程度,并不一定比美国好多少,只不过我们没数据不知道。我们的教育目的性太强,从小学到大学都缺乏学术自由,这是我个人很遗憾的一点。我们课改了,考试也增加很多课外知识和主观题,但依然是标准答案式的,根子上还是应试教育。
微安(媒体记者):我心中理想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都是公民享有的权利,政府可以提供资金上的扶持。不管城市户口或农村户口的孩子都能享受到相同机制的教育。虽然目前的问题是资源配置上的不足与不完善,但也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得到解决,比如开放网络学习系统院校,让政府也加入网络学习系统去完善资源配置的问题,目前网络学习还比较市场化。
往具体了,结合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有好长一段时间因为在应试教育上的受挫而怀疑自己的能力,直到出了社会,经历了好几份实习才慢慢建立起自我认同感。
我经常因为理解到位,但没有按照书面语回答问题而被扣分,我在记忆力上是比较薄弱的,应试教育,特别是政治和历史,为了评卷方便设定的统一回答标准让我抗拒。但我在语言的记忆上又没怎么受挫。数理化,好像大部分“文艺青年”都比较差,但我后来遇到好的老师数学成绩也便上去了。
我在广州读书长大,我的初中高中老师还比较开明,也会和我们分享他们对应试教育的批判看法,但最后还是都会叹气,让我们先对它妥协。而老师和学校也在业绩的压力下,往往会采取非常强烈的填鸭式教育,强调死记硬背,而我又是记性不好的人,便有些痛苦,偶尔遇到讲课有趣,非填鸭式的老师,才能轻松考出很好的成绩。
大环境对素质教育的轻视,和被灌输的单一成功观,导致我没能在其他方面肯定自己,比如,摄影,艺术之类。但还好我成长的环境比较开放,资源也比较丰富,我得以在摆脱高考任务后,去解决我对应试教育单一成功观的困惑,和去探索自己的擅长领域。大学志愿也做了个折中的选择,读新闻(接近摄影视频),去更大的城市(上海)。可以说,我的初高中时代,因为对考试制度的怀疑、对自我的否定、和自我探索的无方向感,让我非常痛苦。
我觉得目前是,大部分人觉醒了,但至上而下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机制。业绩标准应该更多元,才能贯彻到对学生培养的多元化上。
Noodles(海外留学生):我的一个朋友为我介绍一种教育理念。即 Inclusive Education. 即 “全纳教育”。简单说就是机会均等的教育。在教育中因为身体,心理甚至家庭背景的原因被歧视。这就是全纳教育所要改变的。让歧视远离校园。在这种理念的教育中。所有人应该被同等对待。全纳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潮,它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是一种没有排斥、没有歧视、没有分类的教育。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被提出的观念到今天的中国之教育现状。我相信可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