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法意读书
北大法意读书--在这里,有好书,有良友,有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法意读书

讲座侧记 | 中央重大决策是如何形成的?

法意读书  · 公众号  · 读书  · 2020-11-26 09: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法意导言

2020年11月14日,中央纪委研究室原主任、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特聘导师李雪勤,在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作了主题为“中央重大决策是如何形成的?”的学术讲座。讲座在北京大学陈守仁国际研究中心举行,由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和北京大学国家法治战略研究院共同主办。


中央纪委研究室原主任李雪勤 在北京大学主讲

“中央重大决策是如何形成的?”


中央纪委研究室原主任李雪勤在北京大学主讲


北京大学国家法治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强世功主持本场讲座。他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中央作出重大决策是党领导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方式。所以深刻解读中央重大决策、深入了解“中央重大决策是如何形成的?”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强世功介绍了李雪勤在中央纪委、中共中央办公厅等部门参与中央重大决策相关工作的基本情况,欢迎李雪勤前来北京大学分享他对中央重大决策制定过程的认识与理解。


在讲座中,李雪勤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为例,介绍了中央重要文件的起草情况,并且结合党的代表大会报告的诞生过程,将中央重要文件起草出台的基本过程划分为“作出召开党代会的决议”、“成立文件起草组”、“征求地方和部门意见”、“文件起草组调研”、“组织专家专题调研”以及“中央政治局审议报告稿”等12个程序。李雪勤认为,这12个程序是多年以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文件起草的工作惯例,也是党进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重要实践,表明了我们党的重大决策都是经过严密的程序和细致的工作来保证的。


讲座现场


然后,李雪勤论述了中央重大决策的构成体系,指出中央重大决策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党的代表大会的决策居于第一层次,中央全会的决策居于第二层次,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决策处于第三层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的决策处于第四层次,而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的决策则属于第五层次。其中,党的代表大会的决策具有重大意义,关涉党和国家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对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李雪勤结合实践中的具体例证,对各层次的决策过程进行了介绍,论述了文件起草工作在其中所发挥的以文辅政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李雪勤归纳总结了中央重大决策的基本特点,第一是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第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第三是坚持中国的基本会议制度,第四是坚持层次分明的重大决策体系,第五是坚持由党的总书记发表讲话代表党的意志,第六是坚持党的重大决策公开化透明化。、


讲座现场


主讲环节结束之后,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韩毓海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潘维教授,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欧树军副教授,对李雪勤的讲座内容作出了评议。韩毓海教授感谢李雪勤分享的丰富内容,认为这次讲座是一次非常深刻、非常新颖的高层政治决策过程的讲授。潘维教授认为决策文稿反映了决策的具体内容,一些文稿起草在创新的同时也带有了决策的意义,指出起草重要文稿、进行重大决策的过程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也是一个追求严谨的过程,进而提出可以根据这一过程将我国的民主理解为“会议民主”。欧树军副教授通过我国中央重大决策过程与美国决策过程的比较分析,进一步地论证了我国的中央重大决策具有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党的重大决策公开化透明化等等的特点。


在提问环节,听众们踊跃发言,提出的问题涉及了中央重大决策的具体流程、中央重大决策的执行效果、中央重大决策的学理化以及政府部门的文稿写作等多个方面,李雪勤进行了详细解答,听众们表示获益良多。


提问环节之后,强世功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总结了李雪勤所讲授的中央重大决策形成过程,指出中央重大决策形成过程中的政治共识与政治约束力,实际上都有着深刻政治文化根源。讲座的最后,强世功表达了对李雪勤精彩讲座的感谢。


讲座全体合影


讲座侧记:曹宇、李旭

技术编辑:徐梦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健康生活圈  ·  长寿图
7 年前
盖世汽车每日速递  ·  英国2040年起禁售汽柴油车 德国表示不跟风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