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古史
本公眾號專注收集、整理并發佈中國中古史領域相關學術資訊,以期達到交流的作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媒哥媒体招聘  ·  顶尖导演团队招新人!剧组资源同步开放 ·  2 天前  
天玑-无极领域  ·  #官方回应有智力缺陷孩子在校被霸凌# ... ·  昨天  
天玑-无极领域  ·  奇怪,连续多人问:怎样用deepseek赚钱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古史

羅禕楠:《反求諸己:歷史社會科學的實踐方法論》出版

中古史  · 公众号  ·  · 2024-06-16 01:45

正文

作者: 罗祎楠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历史社会科学的实践方法论
出版年: 2024-5
页数: 368
定价: 66.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00235037


本书简介


本书探讨的主题是,学者如何反观并分析自身的认识实践过程,照亮被“实证思维”长期遮蔽的方法世界。作者尝试以“史观”与“历史质性分析”勾勒这一方法世界的基本形式,以新的方法论重新认识“中国历史转型”“士大夫政治”等经验问题与“治理现代性”“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等理论问题。在“反求诸己”的认识实践过程中,“历史”可以获得远比“研究对象”丰富的意涵,为理解自身时代提供更多可能性。由此,本书以“方法”为切入点,讨论了时代变革中“为学”者可能的精神生活。



作者简介



罗祎楠,男,1979年生,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长期致力于以历史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路径,探索中国政治文明的历史性发展道路,以及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世界的创造性转化等问题。多篇论文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北京大学学报》《读书》《社会》、 Modern China 等中外刊物。

目录

引 言 理解我们的时代:社会科学“历史转向”的兴起
第一章 “认识实践”视域中的历史社会科学方法论谱系
一、“实证统计”逻辑的研究实践及其困境
二、“比较历史分析”超越“实证统计”的努力及其局限性
三、“理论建构”方法论对“因果识别”路径的超越
四、回到研究者自身实践过程的“反身性分析”
五、走向实践主体性自觉的历史社会科学方法论
六、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史观:进入“历史真实”背后
一、实证社会科学对“国家”与“个体行动者”关系的解释
二、超越实证:“史观”视野中的历史存在论
三、“认识实践”的方法之论:“史观”的特质
四、本章小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