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写财务自由实证的时候,总有读者抱着自己几千块的收入暗自神伤,表示这辈子都不能自由了。
这事我也琢磨了挺久,都说投资不确定,啥时候赚啥时候赔不能预测,但是投资的长期趋势就很确定了,而且时间越长可靠性越高。相比之下,
职业收入虽然短期看是非常稳定的现金流,但是长期反倒非常不确定
,能不能涨薪、到底能涨到多少、未来天花板在哪、会不会哪天公司突然倒闭了,没人能说得准。努力就能获得回报,就能加薪吗?其实也不确定。
但是,我真还找到了一条非常确定性的加薪之路。这条路不轻松,但是只要按部就班完成全部步骤,
年薪 40 万问题还是不大的
。
放心我不是被传销抓走了,我想和你们聊聊一个很少有人考虑的加薪思路——地理套利。国内有些人已经玩得很溜了,比如利用高考制度。不过这些事需要很大的能量,一般人也玩不了,我们吃个瓜看个热闹就差不多了。
我要说的地理套利是每个人都能做的,套那些固步自封、社会稳定的“邪恶资本国家”的利,我生活在德国,所以我给你们说说德国吧。
2015 年刚刚来德国没多久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了自己几年后毕业能赚多少钱,
因为德国社会工资收入是查表查出来的。
德国是个比较看重社会平均的国家,所以工资这事也一样,对于 99% 的人来说,工资收入无非就是一张表,
两个坐标,学历 和 资历
(工作年限)。我在下面贴了一张 TVöD 的月薪表格,单位是欧元,不同行业和地区会有所区别,但是差的不多。(德国南部工资普遍比北部高一些)
纵轴是学历,横轴是工作年限,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是从 E13 起跳,首年月收入就是 4000 欧元,年收入一般是乘 13 或者 13.5,起步年薪就已经 40 万人民币往上了。虽然税和社保会吃掉一半左右,到手大概 25 万左右吧,但是生活也够滋润了。而且在德国钱比在国内耐用一些,是全球生活成本最低的发达国家,据我所知没有之一。我主观估摸了一下,生活水平应该能和国内 35 万左右的税后收入齐平。
所以在读这篇文章的你想想自己的学历,再想想自己的工作资历,有没有觉得财务自由已经在向自己招手了?
所以下一步就是一堆非常现实的问题,怎么来德国?怎么学德语?耗时要多久……
先说结论,来德国“套利”最稳健的策略就是申请留学然后毕业找工作,乐观估计的话大概耗时 3 年左右,一般一点的有可能 4 年,不过好在这条路的确定性比较高。虽然也有直接签工作来德国的情况,但是比较个例,参考性不是特别大。
具体的流程和时间成本大概是这样的:
在国内稍微学学德语,拿到 800 学时证明,证明学过就行。具体耗时多久看你们愿意花多大精力。
然后开始申请留学学校的语言班,然后一边学语言、一边可以去学校上课,语言班一般半年到一年。语言考试最后没过也可以先正常上课,毕业之前把语言搞定就好了。我身边的朋友读完硕士学业一般用时是三年左右。然后就可以开始“愉快”地找工作了,比较理想的情况是毕业之前就签好工作,如果没有,毕业后还有最长两年的时间,只要要求别太过分,找工作还是不难的。
整个过程算下来的时间成本大概要 3~4 年,不算短,但是想想后面的年薪变化也完全不亏,剩下的每年 6 周带薪休假、朝九晚五不加班、生病正常领工资、全民医保看病不花钱都是免费附带的。
重点是这条路的重点是确定性比较高,只要一步一步完成,最后到手的结果不会差预期太远。
再说说反面
安利完各种优点了,再来说说可能面临的困难。
这几年你可能会非常无聊和寂寞。
一个人自己漂泊在外这是在所难免的,我自己算是相对幸运和也太一起过来的,所以好过不少。所以要不要考虑来之前先把个人问题解决下?
这几年的孤独对人也是个很好的历练,让我们有机会直面自己的内心,充足的时间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我觉得刚到德国的这几年对我自己是个重新塑造的过程,假如一直待在国内每天忙忙碌碌,我可能永远也不会开始考虑财务自由这些事。
德国经济不好,是不是要完蛋了。
欧美国家的经济周期表现会更明显一些,景气的时候一片繁荣,萧条的时候也是各种减工、裁员、破产。现在只是历史周期的一次重复而已,我觉得是没啥可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