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观三农
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村杂志社主办。最新政策、权威解读、实用信息、独家观点。本号已获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许可。投稿:[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微观三农

2025年番茄褐色皱果病毒监测与防控技术方案

微观三农  · 公众号  · 农业  · 2025-04-13 11: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是关于番茄褐色皱果病毒的防控措施的技术方案,旨在保障番茄、辣椒的生产安全。方案包括监测防控策略、监测防控重点、监测防控措施和防控处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监测防控策略

坚持关口前移、积极防御、主动治理,压实疫情防控属地责任和企业生产主体责任,实施种子种苗检疫监管等策略。

关键观点2: 监测防控重点

根据全国番茄、辣椒等茄科作物生产布局和病毒发生分布情况,重点关注制种区和生产区。

关键观点3: 监测防控措施

包括检疫监管、田间监测、病毒检测和防控处置等方面的措施,强调对种子种苗的检疫监管和田间监测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4: 防控处置

介绍了田间管理和疫情处置的具体措施,包括选择无病毒种子和种苗、隔离种植区域、销毁染病植株等。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为加强番茄褐色皱果病毒疫情阻截防控措施,保证番茄、辣椒生产安全,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监测防控策略

坚持关口前移、积极防御、主动治理,压实疫情防控属地责任和企业生产主体责任,抓好种子种苗检疫监管,强化生产期监测调查,及时上报处置新发疫情,力争疫情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二、监测防控重点

根据全国番茄、辣椒等茄科作物生产布局和番茄褐色皱果病毒发生分布情况,实施分类指导、分区治理。

(一)制种区。 重点关注甘肃、新疆、山东、江苏省(区)番茄和辣椒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县(市、区)和海南南繁育种基地。

(二)生产区。 重点关注商品番茄辣椒生产地区,包括河南,山东,河北,江苏等番茄主产区,以及贵州,云南,河南,湖南,四川,山东、广西等辣椒主产区。

三、监测防控措施

(一)检疫监管。 产地检疫监管。 严格落实产地检疫各项要求,督促指导制种企业落实检疫措施,对来自高风险区的种子和种苗加大田间调查次数。 调运检疫监管。 对从外地调入的番茄和辣椒种子种苗要查验植物检疫证书,必要时进行复检,亲本种子力争批批抽检。对申请从本地调出的要查验产地检疫合格证,按照程序开具植物检疫证书,无产地检疫合格证的应抽样进行室内检测,检测合格的方可开具植物检疫证书。 国外引种检疫监管。 对首次引进的番茄和辣椒种子,开展风险评估,按照《国(境)外引进农业种苗检疫审批单》的审批意见,做好隔离试种,加强疫情监测。

(二)田间监测。 重点在茄科作物苗期、开花坐果期和结果期等番茄褐色皱果病毒显症期开展监测调查。 制种区。 育苗圃在茄科作物出苗至移栽前,逐圃调查不少于1次。种苗移栽定植后田间调查不少于2次,调查面积应占种植面积的20%以上。如发现有疑似发病症状的植株,记录详细信息,采集样品送实验室检测,同时跟踪调查1—2次。调查过程中,按照五点法、棋盘法等抽样方法监测调查,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和随机性。 生产区。 田间调查不少于2次,监测时期和抽样方法同上。

(三)病毒检测。 田间检测。 在田间发现疑似病株或果实,可利用快速检测试纸条或试剂盒等进行快速检测。 实验室检测。 参照《植物病毒检测规范(SN/T 2964—2011)》,一般使用逆转录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对采集的叶片和果实样品进行检测,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种子进行检测。

(四)防控处置。 田间管理。 选择经过认证的无病毒种子和种苗,选育和种植抗病毒的品种。育苗田圃和制种田块,不同批次间做好隔离,生产作业的农具、机械设备、衣物等专田专用。 疫情处置。 发现疫情后,及时铲除染疫病株和周围的植株,检查清理周边寄主植物,统一带出种植区域后集中销毁。同时,进行高温闷棚和土 壤消毒,并及时对操作工具等消杀处理。染疫田块和大棚可采取3年非寄主作物(如禾本科作物)轮作或休耕。



来源:全国农技推广网

编辑:段伊鸣

监审:郭平稳、徐锋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