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谈 Facebook Libra 币 出来之后,各界大佬都异常关注,马化腾就曾在朋友圈说过,Libra 币的技术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看监管。
马化腾在朋友圈的评论中写道:
“(Facebook的Libra)技术都很成熟,并不难。
就看监管是否允许而已。
”随后,新浪科技向腾讯方面进行了求证,确认了这一评论是马化腾所写。
不代表技术很简单
我个人也非常认可马老板的观点,电子货币一直以来其实最重要的是监管问题,相比较技术难度来讲,监管其实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关卡。
近期美国就举行听证会来讨论此事,如果真的要做成无国界货币,那么对各方利益的冲突是非常巨大的,在上一篇文章
【Libra 加密稳定币:
Facebook 的"野心"?
】
中有介绍,对 Libra 项目是干什么的同学可以详细了解。
虽然大佬这样讲,但并不意味着 Libra 币的技术难度就非常低。
Libra 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那么,要满足十亿用户的实时交易,对任何系统来讲都是一个挑战,并且区块链效率相对并不是很高效。
那么 Libra 项目到底有哪些技术特点呢?
从 Facebook 发布的中文白皮书可以窥探一二。
Libra 区块链
Libra 货币建立在“Libra 区块链”的基础上,Libra 区块链满足下面三个条件
Libra 区块链就是为了全面满足这些要求,在现有项目和研究的基础上从头开始设计和构建而成的,集合了各种创新方法和已被充分掌握的技术。
Libra 区块链之所以这么厉害主要有几个原因:
设计和使用 Move 编程语言
”Move”是一种新的编程语言,用于在 Libra 区块链中实现自定义交易逻辑和“智能合约”。
由于 Libra 的目标是每天为数十亿人服务,因此 Move 的设计首先考虑到安全性和可靠性。
Move 是从迄今为止发生的与智能合约相关的安全事件中吸取经验而创造的一种编程语言,能从本质上令人更加轻松地编写符合作者意图的代码,从而降低了出现意外漏洞或安全事件的风险。
具体而言,Move 从设计上可防止数字资产被复制。
它使得将数字资产限制为与真实资 产具有相同属性的“资源类型”成为现实:每个资源只有唯一的所有者,资源只能花费一次,并限制创建新资源。
Move 语言还便于自动验证交易是否满足特定属性,例如,仅更改付款人和收款人帐户余额的付款交易。
Libra 发布后,不少⼈都认为,Move 语言才是 Libra 最大的创新。
使用拜占庭容错 (BFT) 共识机制
Libra 区块链
采用了基于 LibraBFT 共识协议的 BFT 机制来实现所有验证者节点就将要执行的交易及其执行顺序达 成一致。
这种方法可以在网络中建立信任,因为即使某些验证者节点(最多三分之一的网络)被破坏或发生故障,BFT 共识协议的设计也能够确保网络正常运行。
与其他一些区块链中使用的“工作量证明”机制相比,这类共识协议还可 实现高交易处理量、低延迟和更高能效的共识方法。
采用和迭代改善已广泛采用的区块链数据结构
为了保障所存储的交易数据的安全,Libra 区块链中的数据受梅克尔树的保护,它是一种已在其他区块链中广泛使 用的数据结构,可以侦测到现有数据的任何变化。
不同于以往的区块链都将区块链视为交易区块的集合,Libra 区块链是一种单一的数据结构,可长期记录交易历史和状态。
这种实现方式简化了访问区块链的应用程序的工作量,允许它们从任何时间点读取任何数据,并使用统一框架验证该数据的完整性。
初始为联盟链,未来或转为
公链
白皮书中说明 Facebook 表示其推出的 Libra 区块链最初将以「联盟链」或「许可型区块链」的形式起步,在构建的初始系统中,招募 100 个验证者节点,实现每秒 1000 笔交易,之后会与社区合作,研究和实施从许可型区块链向「非许可型区块链」或「公链」过渡,Facebook 称,将力求在五年内启动这一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