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头条
上海吃喝玩乐第一榜,提供最鲜活的城市资讯,记录最有温度的城市生活。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关于上海城市美学的补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本地宝  ·  上海“居转户”配偶可以随迁吗? ·  2 天前  
大华那点事  ·  20号线一站点房屋征收新进展→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头条

震惊全世界!嘉定竹刻笔筒拍出1200万天价!都不敢想象上海人多有钱

上海头条  · 公众号  · 上海  · 2017-04-24 18:34

正文


如果你有一个混迹于古玩界的朋友

那他最近的朋友圈里很可能

会出现下面这只 竹刻笔筒



因为就在北京时间4月20日凌晨

法国一家小拍博桑—勒费福尔拍卖行

拍卖这件竹笔筒

126万欧元 的高价落槌

震惊一众吃瓜群众



用欧元汇率换算一下

再加上25%的佣金

这只笔筒的成交价约合 1163万人民币

这价钱绝对能够在上海市中心

换一套还算马马虎虎的住房了



这件天价竹笔筒 还刷新了以人民币计价的

中国古代竹刻拍卖成交的世界纪录

这一纪录已经保持了 近12年

当时创造纪录的是2015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上的

一件“清康熙竹高浮雕山水人物图笔筒”

成交价是1076万港元

以当时的港元汇率

约合人民币为 1140万人民币



更有趣的是拍卖场上拍出过

千万价格的中国古代竹刻

总共就只有这么2件

都是笔筒,落的都是同一人的款

他就是清代嘉定竹刻名家

顾珏



据嘉定竹刻名人的著作《竹人录》记载

顾珏大约活跃于康熙雍正时期

对每一件作品的创作极为用心

“一器必经二三载而成”

雕琢一件作品需要两三年

就算顾珏的创作生涯维持了50年

其一生的作品也就只有十几件而已

足见其珍贵



这种精细的艺术

在上海的嘉定已经拥有500多年的历史

以刀为工具,以竹子为载体

作品风雅绝俗是历代文人的雅玩

清代时的嘉定县城更是成为了竹刻工艺的中心

流派纷呈,技法多样,名播海内外

(嘉定竹刻博物馆:南大街321号嘉定别墅内)


在如今这个大产出时代

一条流水线能制造出一大堆商品

这样一只精雕细镂的竹刻笔筒

当然变成了千金不换的“奢侈品”

这么一看1200万也是小数目

毕竟真正的艺术是无价的



而在阿拉上海

像嘉定竹刻这样的民间传统工艺不在少数

也深受艺术收藏人士的喜爱

在拍卖市场上都有不俗的表现

当它们用人民币衡量时

千言万语就只剩下哇塞

都是上海人无价的财富


朵云轩木版水印




“镂象于木,印之素纸”的传统木版水印艺术,在唐朝时就相当成熟。创立于 1900年 朵云轩,就是传承这一传统技艺,最后发展为 综合了绘画、雕刻和印刷 的再创造艺术。




在江南温暖湿润的地理气候环境中,受“海派文化”的滋养,朵云轩木版水印形成了 作品用料考究 精致 典雅 秀润 的风格特征,与荣宝斋木版水印形成了中国木版水印“ 南朵北荣 ”两大流派。



朵云轩惟妙惟肖、几可乱真的木版水印作品,为大家 学习、欣赏和收藏各朝各代的佳作 提供了机会,它不仅是一种传统技艺,更是一种优秀文化,一种文明。


海派剪纸



上海剪纸自 十九世纪 就已出现,当时时常出现在民间的门笺、鞋花、绣花样上,在一百年多年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海派”风格,在中国剪纸这一传统技艺中具有相当地位。



上海剪纸其实有很多分支,比较活跃的有 闵行区颛桥剪纸 奉贤剪纸 松江剪纸 ,也是各有特点,异彩纷呈,深受艺术收藏人士的欢迎。



红红火火的剪纸看着就喜庆,比如今年春节前夕,田子坊就展出了“金鸡报晓,迎春纳福”的海派剪纸组合,让这条 石库门弄堂更具上海韵味。


金山农民画




乍看金山农民画,是不是觉得花里胡哨的有点土气,但就是这样 朴素的乡土人情味 受到了中外专家们的肯定和广大观众的厚爱。



金山农民画看似土气,实则蕴含了很多“前卫的东西”,总是在无形中暗合了西方现代画家的创新之处,所以能够引起国外人士的兴趣。




据悉金山农民画每年能够创造 1000多万元 的收入,在国外拍卖时还曾达到过一幅 12.5万元 人民币的价格。同时面对市场上仿冒泛滥的问题,农民画也正不断加强品牌化建设。


曹素功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