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左岸读书
致力于美好的阅读体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创意铺子  ·  79 元 2 ... ·  15 小时前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一天被问三次!这瓶花香调好闻到爆! ·  昨天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不带轱辘,能调节高度自适应的儿童椅真好用! ·  2 天前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厨房断舍离Top1!这口锅承包煎炒炖炸,不黏 ... ·  2 天前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日本16岁高中生妈妈,每天只睡3小时,既当学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左岸读书

姜萍事件,无需自证

左岸读书  · 公众号  ·  · 2024-06-26 22:32

正文

文/开膛手贝塔

1

关于姜萍的事情,网上已经撕扯得不可开交。

本来是一件好事,一个中专女生,参加一个世界性的数学比赛,勇冠三军,获得12名的好成绩。

这是一个现实世界里并不常有的爽文剧本。

按照网络热点一贯的走向,姜萍也就免不了要被放在聚光灯下审视。

除了所在的学校,考试的成绩,不上高中的原因,家里几口人,房子里有没有树,全都被扒得清清楚楚。

只是跟一般的网红不同的是,这一次盯上姜萍的,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群体——学数学的人。

2

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数学不像文学,它是一门非常严谨的科学,讲求逻辑论证和因果关系。

在数学的圈子里,大部分人,都不是像她那样的自学。更多的人,是苦读很多年,用了很大的功夫,才得以找到一个自己钻研的领域。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过程,很多人也就知道,即便阿里这样的民间数学竞赛,要拿名次,拿到像姜萍那样的名次,究竟意味着什么。

另外一个让人感觉不解的,则是姜萍在阿里竞赛的宣传片里,所表现出来的样子。

那个样子,很青春,但谈的都是一些形而上的东西,说实话,在那一段访谈里,除了翻一翻书,说一说自己学习数学的经历,我也没感受到她与数学之间的那种无形的联系。

当然,不是所有的数学天才都长了一个韦东奕那样的典型模样。你要允许事件的参差。

而这种不解,在姜同学的板书里,则呈现得更多。各路数学行家已经把她板书里出现的错漏之处一一指出。

从39个同专业人士的联名信来看,这些错漏,包括了把πz写成π的平方这种低级错误。也有博主指出,她讲“ƶ̇=6” 写成了“主=6”,简直就像是没有学过数学一样。

而姜同学的老师王闰秋也参加了比赛。这之后,王老师的过往,也被一一扒出。包括了他曾经参与这一赛事,需要靠这件事获得名次从而为自己读博获得一点声誉,以及有可能用多个人的账号(包括姜萍的)答题,进而延长了自己答题时间。

3

当然,另外一派,大部分是非数学圈里的人,是不同意的。

不同意的原因,也有很多,大概试着总结一下,基本上有——

1.你们为什么不去质疑那些清华北大的?不就是觉得姜同学不是科班出身又比你们强吗?

2.你们这些男的,只会为难一个小姑娘。

3.那么多造假的海淀子弟,你们却只盯着一个寒门女孩。

4.你们已经是既得利益者,遇到一个挑战者就要抓狂,吃相太难看了。

5.为什么你们不愿意相信一个奇迹?

……

这里面牵扯到了阶层、性别、学历、教育公平等等话题,每个人都可以在里面找到自己叙事的空间。

所以,也就带来了莫大的撕裂感。因为大家都不在一个话语体系里讨论这一切。而能够找到的确切证据,却又是那么贫乏,并不足以支撑任何一方得出自己主张的结论。

4

罗素在《神秘主义与逻辑》里写过一句话——

洞见,未经检验和证实,就不能保证其充分的真实性。

现在事实是,大家都在推理、猜测、怀疑,按照自己的经历和经验,找到一个自洽的结果。

但还是那个问题,没有回应、没有佐证,事件里重要的几方,现在都沉默是金。

赛事的主办方阿里,之前有多么高调地宣传,现在就有多么讳莫如深。

当事人姜同学跟导师王润秋,处于暴风眼之中,也非常冷静。

唯一有效的信息是,姜同学还是参加了决赛。

5

问题是,然后呢?接下来事情要如何演绎呢?

无外乎就是

1.姜萍在决赛里大杀四方,狠狠打脸那些质疑了自己的人。

2.姜萍在决赛里并没有很好的发挥。

但无论是哪个结果,可以预见的是,新一轮的质疑和站队,也会接踵而至。

当然,最好的方案,就是姜同学站出来,开一个直播,或者跟某个第三方数学人士做一个对谈,说一说解题思路。甚至当众做一个题。

但这并不现实。

第一,她没有义务这样做。 别人说你吃了粉,你就要抛开肚子给他看,没有必要。阿里也没有权力去要求别人这么做。除非为了自己的清白,她已经足够愤怒。

就像当年的韩寒一样,卯足了劲儿,要去干掉方舟子。拿了1000页的手稿资料为证据去起诉方舟子名誉侵权。但后面又撤诉。时至今日,这件事还是没有定论。

第二,她这样做,也未必能够平息这一切。 因为信的人,会信,不信的人,依然会说这是串通好的,对好了答案的。姜萍接下来要做的,也许是要在每一个质疑的人面前去单独做题。

因为立场往往比证据更加令人坚定。相比铁定的事实,相比一个人的清白,很多人更愿意维持自己“一直是对的”的幻觉。

无论她有没有世界12名的实力,她始终是一个未成年的17岁女生,这个世界对她来说,太复杂了,也太难以理解了。

她站出来,站在聚光灯下,一定又会延伸出其他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一阵狂欢过后,只有她自己来解决。

而阿里,则更加不会站出来了。

在他们那里,所有的选手,不过就是选手而已,不是客户,也不是金主。选手的名誉和清白,她们是不在乎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