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资讯
]分
享资产证券化领域的最新动态,关注行业发展变化情况,开阔眼界。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社会力量提供教育服务。在政策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教育产业市场规模日趋扩大,教育资产证券化的力度逐渐加大,一股兼并重组教育资产的热潮正席卷A股。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国内共发生26起涉及教育行业的并购案,2016年则达到52起,同比翻了一倍。其中,2016年涉及A股上市公司的教育资产并购案共25起。而2017年至今,A股涉及教育资产的并购案已有19起。有专注教育行业的投资人表示,伴随今年9月新版《民办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产业资本将加速在教育市场“跑马圈地”,教育资产证券化速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教育资产迎来并购潮
尽管华图教育两次借壳A股上市公司均以失败告终,但这并未影响A股公司加速掘金教育产业的“势头”。细看2016以来的相关并购案例,幼教、教育信息化、K12、职业教育及国际教育,已逐渐成为A股上市公司布局教育产业的五大细分领域。
自2016年将龙文教育招致麾下,主营LED照明的勤上股份便加速在教育产业“跑马圈地”,打造“LED+教育”的双主业模式。龙文教育主营中小学课外辅导,勤上股份通过此次收购顺利切入K12教育领域。此后,公司迅速发力教育类热门资产——婴幼儿教育,拟收购柳州市小红帽教育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以及旗下直营的75家幼儿园。5月15日,勤上股份进一步透露,公司拟通过设立并购基金收购爱迪教育,进而进军国际教育。
有意思的是,今年2月,勤上股份曾停牌筹划收购成都高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简称“高达投资”)90%股权,进而间接控股高达旗下的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后于4月21日铩羽而归。然而,一周后,高达投资却又成为皖新传媒的收购对象,皖新传媒与其联营企业皖新金智拟共同收购高达投资65%股权,进而拿下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控股权。由此不难看出,产业资本对教育资产并购的热度正持续升温。
对于教育资产并购的逻辑,华图教育董事长易定宏日前表示,教育产业布局的一个核心逻辑就是抢占“赛道”。“对投资人而言,你们不要看教育机构本身,一定要看背后的故事,它有多少盟军,占了多少‘赛道’,这才是这个企业的价值。”
依此逻辑,A股公司对教育资产的并购此起彼伏。如雪莱特收购明师教育1.88%股权,布局K12课后辅导业务;时代出版并购径成英51%股权,进入少儿英语教育培训市场;世纪鼎利收购并增资获得佳诺明德55.74%股权,切入大学生职业培训领域;汇冠股份通过并购小凡教育4.34%股权,布局K12及教育信息化市场。
更有一些上市公司直接转型教育产业,如银润投资(现*ST紫学)收购学大教育、立思辰收购康邦科技、文化长城收购联汛教育等。
目前仍有不少上市公司在积极探索“从教”之路。5月16日,长方集团停牌称,公司正在筹划涉及教育行业的对外投资;5月9日,三垒股份公告称,公司目前正在筹划重大事项,涉及收购重大资产,交易标的为教育行业资产;百洋股份对数字艺术教育公司火星时代的收购则已获证监会受理。
今年并购案规模趋小
相比2016年A股公司并购教育资产的大手笔,今年以来的相关并购案体现出数量多、规模小的特点。
记者采访了解到,随着越来越多的教育资产进入资本市场,其业绩表现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回看2016年教育行业业绩情况,教育行业各个子板块业绩分化明显。有券商报告显示,2016年,在教育行业的各板块中,幼教板块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最高,其次为教育信息化板块,而K12、职业教育和国际教育板块的业绩均有所下滑。更令市场意外的是,勤上股份、全通教育等上市公司所并购的所谓优质教育资产屡遭业绩变脸。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产业资本并购教育资产的心态趋于谨慎,相关并购案的规模有所缩减。